華文網

宜賓2017城市記憶:以“酒”為媒,笑迎八方客

彌漫著千年酒香的宜賓作為“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區,醇香的酒,蕩漾著時代的嬗變,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人言:宜賓有“三海”,即碧波萬頃的蜀南竹海、鬼斧神工的興文石海、香溢滿城的五糧液酒海,

這番比喻恰如其分,足以見得,酒都宜賓不僅僅是以酒聞名天下,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更是魅力無限。

1—10月,全市旅遊總收入489.29億元、增長32.13%,實現旅遊招商簽約150.77億元……一連串的數字,正是全市旅遊業呈現持續快速發展良好勢頭的最好證明。

今年以來,我市把旅遊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富民強市的幸福產業來培育和發展,正逐步把傳統優勢資源中的“酒”與旅遊資源相融合,深挖細掘,加快打造以五糧液為龍頭的中國酒都文化旅遊品牌。

借力“酒文化” 酒都處處皆風景

川酒甲天下,精華在宜賓。

千百年來,宜賓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水質等自然條件孕育出不可複製的釀酒生態環境,數千年獨具匠心的釀酒勞作,集三江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而成的瓊漿玉液成為宜賓人的驕傲。

悠悠四千載,酒香浸潤戎城的同時,獨特的酒文化,亦已成為宜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最大特色。酒文化的積澱,伴隨著馥鬱芬芳的酒香融入到宜賓的各個角落……

在宜賓高速公路北站出口不遠處,矗立著一座外形古樸、線條流暢飄逸的酒樽雕塑,大氣、雄渾間又不失靈動感,與酒之神韻一脈相承,給八方賓朋帶來強烈視覺衝擊的同時,仿佛又在傳遞“朋友來了有好酒”的美好寓意。繞酒樽雕塑轉盤沿五糧液路繼續行駛,

臨近岷江橋北橋頭的流杯池公園便映入眼簾。北宋年間,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居戎州時,仿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意境,于此鑿石飲水為池,曰“流杯池”。近年來,我市也投入資金對流杯池進行保護治理及公園升級改造,流杯池這處集歷史文化、酒文化為一體的公園早已成為廣大市民和遊客休閒玩樂、讀書會友、揮毫潑墨之地。

在岷江橋南橋頭,緊鄰濱江路而建的酒之源廣場散發著悠悠古韻,

漫步於此,與酒文化有關的名人雕塑栩栩如生,典雅別致的酒韻廊庭為遊人提供休憩之處,別具一格的釀酒歷史牆訴說著佳釀飄香背後的故事,就連廣場內的垃圾桶也是仿古設計的酒罈子模樣……一步一景,皆展示著宜賓濃厚的釀酒文化和歷史。

酒都劇場、酒都飯店、酒都路……在宜賓,還有不少景觀設計和城市建設都與“酒”結下不解之緣。酒都宜賓的城市品位和風景正借力底蘊深厚的“酒文化”愈發彰顯魅力。

做足“酒文章” 各類酒企展風采

在白酒產業發展之時,宜賓不少酒企也做足“酒文章”,將“酒”作為特色資源,積極推動相關特色旅遊的融合發展。

五糧液作為全球知名的酒企,一流的技術與品質已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而其雄偉壯觀、如詩如畫的十裡酒城更被業界譽為白酒文化體驗和酒文化旅遊的新標杆。

從五糧液的東大門進入廠區,門上五糧液巨型不銹鋼廠徽令人歎為觀止,廠區進門處的酒文化博覽館通過5000件文物、文獻、模型彙聚成一部濃縮版的中國釀酒歷史。而位於十裡酒城中部的酒聖山景區由“日月宮”建築、奮進等雕塑和藝術園林組成,形成了五糧液獨創的綜合藝術勝境。登臨酒聖山頂,縱目遠眺,鱗次櫛比的建築盡收眼底。

五糧液瓶樓、安樂泉、五糧瑤池……一座座風格獨具的人文雕塑,一處處使人留連忘返園林景觀,如今,五糧液十裡酒城已然成為中華酒企百花園中絢麗多彩的那一朵。

除了五糧液十裡酒城以外,長寧縣開佛鎮的安寧酒廠,2013年11月,其5000噸技改擴建項目正式破土動工,該專案專門請到專家設計,以打造山水園林景觀,體現傳統釀酒文化為宗旨,同時依託於竹海和佛來山旅遊觀光特色而設計,2015年4月已正式投產使用。

“來我們這裡參觀的師生、客戶、業界同行絡繹不絕,酒廠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將增添更多韻味十足的傳統中式建築。”談及企業對酒旅融合發展的想法,安寧酒廠銷售總監余儀說,酒廠下一步還將著重探索打造觀光體驗式旅遊,完善相關商業等配套設施,爭取酒廠所在的產業園區能爭創為景區,提升品牌影響力。

打響“旅遊牌” 走互動發展之路

“我們來宜賓旅遊前先諮詢了旅行社,後來又在網站上自己做攻略開始了自駕遊,宜賓這個地方果然沒讓我們失望!”回想起前不久與朋友來宜賓遊玩時的經歷,來自雲南省昆明市的康佳讚不絕口,其中,讓她難以忘懷的要數五糧液十裡酒城、長寧的竹筒酒還有興文苗族的敬酒歌。“可以說,這趟旅行一路走來,一直都跟‘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幸好我酒量好,不然肯定會醉在宜賓了。”康佳笑言。

毋庸置疑,在以酒聞名的宜賓來一場這番別具特色的白酒之旅,對於初到宜賓的遊客而言,可謂是一場與“酒”的奇妙邂逅。

在酒旅融合興起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市提出了《關於加快建設旅遊強市的意見》,其中專門指出了要加快打造以五糧液為龍頭的中國酒都文化旅遊品牌,挖掘深化以五糧液為龍頭的白酒文化和4000多年的釀酒歷史,打造酒窖、釀造技藝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改造升級酒博物館,把五糧液及周邊區域作為5A級景區打造,強力推進五糧液等文化旅遊景區建設,辦好國際名酒文化節暨合作項目洽談會等展會,打造文藝產品、文創產品和旅遊商品,建設集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特色釀酒專用糧生產基地,打造一批“種養加”迴圈,一二三產互動,集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生態白酒產業園和現代農業體驗園,推動酒產業與酒文化互動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五糧液園區5A級景區創建方案的逐漸編制完善,以五糧液為龍頭的中國酒都文化旅遊品牌也必將如世界名酒五糧液一樣聞名天下,喜迎八方賓客的到來。

酒都宜賓的城市品位和風景正借力底蘊深厚的“酒文化”愈發彰顯魅力。

做足“酒文章” 各類酒企展風采

在白酒產業發展之時,宜賓不少酒企也做足“酒文章”,將“酒”作為特色資源,積極推動相關特色旅遊的融合發展。

五糧液作為全球知名的酒企,一流的技術與品質已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而其雄偉壯觀、如詩如畫的十裡酒城更被業界譽為白酒文化體驗和酒文化旅遊的新標杆。

從五糧液的東大門進入廠區,門上五糧液巨型不銹鋼廠徽令人歎為觀止,廠區進門處的酒文化博覽館通過5000件文物、文獻、模型彙聚成一部濃縮版的中國釀酒歷史。而位於十裡酒城中部的酒聖山景區由“日月宮”建築、奮進等雕塑和藝術園林組成,形成了五糧液獨創的綜合藝術勝境。登臨酒聖山頂,縱目遠眺,鱗次櫛比的建築盡收眼底。

五糧液瓶樓、安樂泉、五糧瑤池……一座座風格獨具的人文雕塑,一處處使人留連忘返園林景觀,如今,五糧液十裡酒城已然成為中華酒企百花園中絢麗多彩的那一朵。

除了五糧液十裡酒城以外,長寧縣開佛鎮的安寧酒廠,2013年11月,其5000噸技改擴建項目正式破土動工,該專案專門請到專家設計,以打造山水園林景觀,體現傳統釀酒文化為宗旨,同時依託於竹海和佛來山旅遊觀光特色而設計,2015年4月已正式投產使用。

“來我們這裡參觀的師生、客戶、業界同行絡繹不絕,酒廠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將增添更多韻味十足的傳統中式建築。”談及企業對酒旅融合發展的想法,安寧酒廠銷售總監余儀說,酒廠下一步還將著重探索打造觀光體驗式旅遊,完善相關商業等配套設施,爭取酒廠所在的產業園區能爭創為景區,提升品牌影響力。

打響“旅遊牌” 走互動發展之路

“我們來宜賓旅遊前先諮詢了旅行社,後來又在網站上自己做攻略開始了自駕遊,宜賓這個地方果然沒讓我們失望!”回想起前不久與朋友來宜賓遊玩時的經歷,來自雲南省昆明市的康佳讚不絕口,其中,讓她難以忘懷的要數五糧液十裡酒城、長寧的竹筒酒還有興文苗族的敬酒歌。“可以說,這趟旅行一路走來,一直都跟‘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幸好我酒量好,不然肯定會醉在宜賓了。”康佳笑言。

毋庸置疑,在以酒聞名的宜賓來一場這番別具特色的白酒之旅,對於初到宜賓的遊客而言,可謂是一場與“酒”的奇妙邂逅。

在酒旅融合興起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市提出了《關於加快建設旅遊強市的意見》,其中專門指出了要加快打造以五糧液為龍頭的中國酒都文化旅遊品牌,挖掘深化以五糧液為龍頭的白酒文化和4000多年的釀酒歷史,打造酒窖、釀造技藝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改造升級酒博物館,把五糧液及周邊區域作為5A級景區打造,強力推進五糧液等文化旅遊景區建設,辦好國際名酒文化節暨合作項目洽談會等展會,打造文藝產品、文創產品和旅遊商品,建設集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特色釀酒專用糧生產基地,打造一批“種養加”迴圈,一二三產互動,集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生態白酒產業園和現代農業體驗園,推動酒產業與酒文化互動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五糧液園區5A級景區創建方案的逐漸編制完善,以五糧液為龍頭的中國酒都文化旅遊品牌也必將如世界名酒五糧液一樣聞名天下,喜迎八方賓客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