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灣區“三角戀”——焦慮的浙江、糾結的上海和觀望的江蘇

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得到了國家層面認可並迅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粵港澳三地的大融合、大協作箭在弦上。而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中心位置的杭州灣區域被外界一致看好是下一個國家大灣區。

大灣區的風口、絕佳的地理位置,具備天時地利的杭州灣大灣區的晉級之路卻並不順利。因為在杭州灣或者是長三角區域,上海、浙江、江蘇三地之間的“利益糾結、情感瓜葛”要比粵港澳地區複雜得多,而面對大灣區這個大機遇,

他們三方更是有著不同的複雜情感,要協調三方關係達到“人和”並非易事。

雖然杭州灣從名稱到地理範圍幾乎都是浙江一省的事兒,但是對於“大灣區”這個級別的國家戰略來說,絕對不是一個省能夠支撐起來的。對於這一點,不論是浙江還是國家,

都有清晰的認識。所以,最終國家層面的“杭州灣大灣區”戰略,一定是覆蓋上海和浙江的,而“江浙滬鐵三角”的另一方江蘇,最終入圍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以,杭州灣大灣區最直接的利益相關方就是浙江、上海、江蘇兩省一市,而杭州灣大灣區的推進過程,也必然伴隨著浙江、上海、江蘇的三方糾纏拉扯。

焦慮的浙江

不論是名稱還是地理範圍,浙江都是杭州灣的“最大股東”,所以對於杭州灣大灣區,浙江省是表現最積極的一方。

為了杭州灣大灣區,浙江省層面多次在重大場合全力推介,甚至還特地登門遊說上海市參與共建。而浙江省內的環灣城市——杭州、寧波、舟山、紹興、嘉興、湖州等也在大灣區建設中躍躍欲試,

大手筆謀劃大項目。

杭州灣大灣區很可能是浙江省歷史上極少的能夠主導一個重大國家戰略的機會,這對浙江來說,不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實際利益上,都具有重大意義。所以,面對杭州灣大灣區這個能夠逆襲上位的天賜良機,浙江上下是齊心協力、不遺餘力。

不過,浙江也有煩心事兒。浙江擔心自己在杭州灣大灣區太過積極主動,搶了老大哥上海的風頭,如果上海不配合,

江蘇不支持,杭州灣大灣區就很難得到國家層面認可,浙江的努力可就前功盡棄了。

希望上海和江蘇參與進來共同推動大灣區,但是又害怕在大灣區中的權重被稀釋,所以大灣區中的浙江,很焦慮。

糾結的上海

對於“到哪兒都是大哥”的上海來說,利益和面子同等重要。

對比浙江的積極主動,杭州灣的另一個“相關方”上海,則有點“反應遲鈍”。或許是對“杭州灣”這個名字不太感冒,又或許是對在杭州灣大灣區當帶頭大哥信心不足(因為浙江已經搶佔了先機,並且更加名正言順),在大灣區這件事情上,上海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定。雖然上海也曾明確表示“將積極回應浙江省提出的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但是不難看出這更多的是出於友好和風度,實質的舉動並不多。

坦白來說,在狹義的杭州灣大灣區,不論是名義上還是實質上,上海都很難跟浙江競爭主導地位,即使杭州灣這個名字改成“滬杭甬灣”,上海的境況依舊如此。

但是無論上海是積極還是猶豫,杭州灣大灣區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確定的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上海的猶豫只會讓自己的處境更糟,甚至錯過大灣區的風口都有可能。

所以大灣區中的上海,很糾結。

觀望的江蘇

在杭州灣大灣區,上海是糾結“入不入夥”,而江蘇的問題是“讓不讓我入夥”。

作為經濟總量坐二望一的大省強省,江蘇向來是自帶“主角光環”的。在以往的眾多國家戰略中,江蘇都是常客,而且官方定位也多在浙江之上。另外,在經濟文化等許多方面,“江浙滬”都是不可分割的鐵三角關係。

但是這一次的杭州灣大灣區,浙江搖旗,上海響應,好像沒江蘇啥事兒。浙江早早地就向上海發出了“共同建設環杭州灣大灣區”的邀請,卻並未對江蘇伸出橄欖枝。雖然從實際的地理區位來看,江蘇確實跟杭州灣沒啥關係,但是從“江浙滬鐵三角”的感情上來說,此時的江蘇肯定是倍感失落的。

不過江蘇也沒閑著,最近在張羅“揚子江城市群”,你們不帶我玩兒,我自己玩兒!

目前這個階段,杭州灣大灣區更多的是在概念萌芽期,所以上海、江蘇、浙江三方的意見不一甚至暗自較勁其實是一種良性的競爭,最後得到官方認可的杭州灣大灣區,很大概率是包含浙江、上海、江蘇兩省一市的,至於名字是不是還叫杭州灣就未可知了。

利益和面子同等重要。

對比浙江的積極主動,杭州灣的另一個“相關方”上海,則有點“反應遲鈍”。或許是對“杭州灣”這個名字不太感冒,又或許是對在杭州灣大灣區當帶頭大哥信心不足(因為浙江已經搶佔了先機,並且更加名正言順),在大灣區這件事情上,上海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定。雖然上海也曾明確表示“將積極回應浙江省提出的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但是不難看出這更多的是出於友好和風度,實質的舉動並不多。

坦白來說,在狹義的杭州灣大灣區,不論是名義上還是實質上,上海都很難跟浙江競爭主導地位,即使杭州灣這個名字改成“滬杭甬灣”,上海的境況依舊如此。

但是無論上海是積極還是猶豫,杭州灣大灣區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確定的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上海的猶豫只會讓自己的處境更糟,甚至錯過大灣區的風口都有可能。

所以大灣區中的上海,很糾結。

觀望的江蘇

在杭州灣大灣區,上海是糾結“入不入夥”,而江蘇的問題是“讓不讓我入夥”。

作為經濟總量坐二望一的大省強省,江蘇向來是自帶“主角光環”的。在以往的眾多國家戰略中,江蘇都是常客,而且官方定位也多在浙江之上。另外,在經濟文化等許多方面,“江浙滬”都是不可分割的鐵三角關係。

但是這一次的杭州灣大灣區,浙江搖旗,上海響應,好像沒江蘇啥事兒。浙江早早地就向上海發出了“共同建設環杭州灣大灣區”的邀請,卻並未對江蘇伸出橄欖枝。雖然從實際的地理區位來看,江蘇確實跟杭州灣沒啥關係,但是從“江浙滬鐵三角”的感情上來說,此時的江蘇肯定是倍感失落的。

不過江蘇也沒閑著,最近在張羅“揚子江城市群”,你們不帶我玩兒,我自己玩兒!

目前這個階段,杭州灣大灣區更多的是在概念萌芽期,所以上海、江蘇、浙江三方的意見不一甚至暗自較勁其實是一種良性的競爭,最後得到官方認可的杭州灣大灣區,很大概率是包含浙江、上海、江蘇兩省一市的,至於名字是不是還叫杭州灣就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