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育+健康+產業”多輪驅動,鏈家精准扶貧全發力

修建愛心小學、建設電腦教室、救助孤貧患兒、助力產業扶持……這些都將是鏈家明年為甘肅靖遠縣提供的扶持。

今天,鏈家集團與甘肅靖遠縣人民政府關於“教育、健康、產業精准扶貧專案合作” 簽約儀式在靖遠舉行。

明年,將在靖遠縣深入開展教育、健康和產業扶貧專案,包括教育設施改造、資助孤貧患兒手術治療、支持貧困學生家庭發展種養殖業、幫助拓展農產品銷售管道等近十個專案,從而實現農村發展、農民致富。

由此意味著,鏈家對當地的精准扶貧戰略全面實施。

一、立體教育扶貧更進一步

“我們(教師)問題不大,只是中午不休息而已,關鍵是學生娃,他們一直沒有地方上課,現在終於有地方上課了”, 靖遠縣劉川鎮範窯村明德小學校長魏晉明說。

由於雨水較多,地基下沉,導致學校的唯一教學樓成了危房,學生不得不移至教師宿舍上課,於是僅有的6間教師宿舍變成了6個年級的課堂。

(明德小學的學生擠在教師宿舍上課)

11月鏈家的工作人員來當地考察,將其定為鏈家的第九所愛心小學,新的教學樓預計將于明年夏天建好。

明德小學只是此次鏈家進行教育扶貧的其中一個專案,根據協定,明年在教育扶貧方面,鏈家將支持靖遠縣教育領域公益事業發展,

根據靖遠縣教育的實際需求,實施和試點一批有利於靖遠縣教育設施改造、素質教育提升的項目。

明年,鏈家將出資30萬元援建“鏈家第九所愛心小學”,學校建成後將同期配套“愛心圖書館”1個、“鏈·未來電腦教室”1間、更新課桌椅設備、補充文體器材。屆時,鏈家在當地將有兩所愛心小學。對於當地師資薄弱問題,鏈家將對這兩所學校啟動遠端網路教育“智播啟賦計畫”,

為山區學生架起通向外界的平臺,讓他們感受和體驗與教育資源發達地區同等的受教育機會。

同時,鏈家將在靖遠縣圖書匱乏學校實施“愛心圖書館”專案,為學校提供圖書和書架設備。在有需求的學校實施“鏈·未來電腦教室”專案,為學校配備電腦設備,説明學校解決電腦教學設備緊缺困難。

除了針對教育教學的整體幫扶,鏈家還對學校裡家庭貧困、成績優秀的小學生提供資金資助。

鏈家將出資45萬元,在靖遠七中設立2個太陽花班,資助家庭特困、品學特優學生60名,並為學生們的品格教育和素質提升提供必要的協助。

靖遠縣政府副縣長張啟業在接受採訪時說:“一方面靖遠的脫貧離不開有社會責任企業的幫扶,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鏈家一直能夠關注靖遠方方面面的發展,經濟方面、社會事業方面,也希望更多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企業能夠加入靖遠,給靖遠更多的幫助。”

面向靖遠全縣所有鄉鎮學校的特困小學生,鏈家將實施“鏈·未來成長計畫”小學段學生資助專案,每個孩子每年將獲得1000元的學業生活補助,從而減輕家庭供學壓力。

由此意味著,一個家庭貧困的孩子,他可能就讀鏈家愛心小學,在鏈家愛心圖書館裡閱讀課外書籍,使用鏈·未來電腦教室學習電腦,在鏈家智播啟賦計畫的支持下跟著大城市高水準的老師學習美術,接受鏈·未來成長計畫提供的學業生活補助資金,從而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可以改變孩子的未來,也能夠改變一個家庭的未來”,鏈家副總裁賈生平表示,鏈家對當地的幫扶之所以從教育著手,採取資金與教育、產業並進的方式同步推進,就是希望能夠“授之以漁”,説明貧困地區從源頭上解決貧困。

二、資助孤貧患兒手術治療

2016年,鏈家就開始對靖遠進行摸底考察,意向將其定為精准扶貧對口縣。一年多以來,鏈家除了在教育扶貧上貢獻力量,還與愛佑慈善基金會、蘭大一院在靖遠縣人民醫院開展了“0-14歲”貧困先心病患兒義診活動,將靖遠縣0-14歲兒童先心病、白血病和出生缺陷兒童救助列為鏈家救助範圍。

明年,鏈家將聯合愛佑慈善基金會,在靖遠縣實施“愛佑童心”、“愛佑天使”貧困患兒救助專案。靖遠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將對農村14周歲以下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患兒進行摸底登記,並由愛佑慈善基金會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醫學篩查,符合手術條件的患兒將接受治療,其費用由鏈家捐贈給愛佑慈善基金會,轉而撥付定點醫院。

同時,鏈家將繼續支持靖遠縣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三、助力拓展當地農產品銷售管道

“我跑遍整個蘭州市場都賣不出去一顆棗,當時都覺得沒有救了。”陸正乾說,“直到11月底12月初,聽到縣政府通知說鏈家要來收購棗。”

今年大棗掛果期間,靖遠遭連續半月的陰雨災害,當地大棗品質下降,致使農戶大棗無人問津,嚴重影響農戶的經濟收入。陸正乾往年能賣1萬多斤大棗,今年只賣2千斤不到。

陸正乾還說:“未來的這幾年,我們必須靠他們(鏈家)了,我們當地所有的土地都只種大棗,沒有別的東西。”

副縣長張啟業說:“我們這樣大的縣,這麼多的貧困人口,這麼重脫貧攻堅的任務,鏈家這樣的企業來此地幫扶,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得到的幫扶不光是物質上的,比如項目的投入資金,另外像今年鏈家知道我們的大棗受災以後,購銷一批大棗發放給員工和家屬,作為禮物,今後還會持續。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幫助。”

同時,鏈家還會繼續支持靖遠農業發展,幫助拓展農產品銷售管道,增加農民的收入,實現農業進步、農村發展、農民致富。“得知靖遠縣大棗因連續陰雨受災後,決定對靖遠的大棗種植產業給予一定的支持”,鏈家副總裁賈生平表示,鏈家希望能夠通過多管道多形式的扶貧,幫當地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因此,在產業扶貧上,鏈家也突破了單純的產品收購,採取扶持產業的形式,實現可持續扶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隨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節點不斷迫近,我國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拔寨階段,正在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四、鏈家公益十一年惠及數千人

事實上,鏈家在近十六年的發展史中,著手志願公益事業已十一年。

自2006年開始,鏈家至今已經捐建並投入使用了8所愛心小學,覆蓋甘肅、內蒙、安徽、陝西、湖北、山東、雲南等地,受益學生達1511名。

為了讓貧困地區兒童體驗新科技,鏈家早在多年前就將內部閒置的電腦重新配置,為邊遠山區兒童創立電腦室。同時還修建了135所愛心圖書館,收集約49萬冊書籍。

“扶貧、脫貧依靠國家力量,但同時也需要社會力量,比方就像鏈家這樣的企業加入,”張啟業說,“也希望由此帶動更多的企業幫助當地脫貧致富。”

鏈家在全國擁有15萬經紀人和超過8000家線下門店,依託多年植根社區的優勢,從2014年開始,鏈家開始開展“鏈家在身邊”社區公益項目,免費為居民提供應急列印複印、應急雨具、愛心圖書捐贈點、便民飲水、應急電話、應急上網、應急充電、詢路指引等便民服務。今年9月底,在北京團市委和北京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的大力指導下,鏈家聯手朝陽團區委成立了“志願服務隊”,並加入“志願北京”平臺。可以說,鏈家志願服務隊正逐步形成常態化、標準化的志願服務,努力打造成熟、系統的服務管理體系。

“鏈家不僅承擔著一個企業的責任,更承擔著千千萬萬家的責任”,鏈家副總裁賈生平表示,公益已成為鏈家人的一種習慣,鏈家也希望能夠利用在社區裡面的資源和優勢,帶動各界社會力量一起參與到扶貧項目當中。

給靖遠更多的幫助。”

面向靖遠全縣所有鄉鎮學校的特困小學生,鏈家將實施“鏈·未來成長計畫”小學段學生資助專案,每個孩子每年將獲得1000元的學業生活補助,從而減輕家庭供學壓力。

由此意味著,一個家庭貧困的孩子,他可能就讀鏈家愛心小學,在鏈家愛心圖書館裡閱讀課外書籍,使用鏈·未來電腦教室學習電腦,在鏈家智播啟賦計畫的支持下跟著大城市高水準的老師學習美術,接受鏈·未來成長計畫提供的學業生活補助資金,從而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可以改變孩子的未來,也能夠改變一個家庭的未來”,鏈家副總裁賈生平表示,鏈家對當地的幫扶之所以從教育著手,採取資金與教育、產業並進的方式同步推進,就是希望能夠“授之以漁”,説明貧困地區從源頭上解決貧困。

二、資助孤貧患兒手術治療

2016年,鏈家就開始對靖遠進行摸底考察,意向將其定為精准扶貧對口縣。一年多以來,鏈家除了在教育扶貧上貢獻力量,還與愛佑慈善基金會、蘭大一院在靖遠縣人民醫院開展了“0-14歲”貧困先心病患兒義診活動,將靖遠縣0-14歲兒童先心病、白血病和出生缺陷兒童救助列為鏈家救助範圍。

明年,鏈家將聯合愛佑慈善基金會,在靖遠縣實施“愛佑童心”、“愛佑天使”貧困患兒救助專案。靖遠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將對農村14周歲以下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患兒進行摸底登記,並由愛佑慈善基金會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醫學篩查,符合手術條件的患兒將接受治療,其費用由鏈家捐贈給愛佑慈善基金會,轉而撥付定點醫院。

同時,鏈家將繼續支持靖遠縣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三、助力拓展當地農產品銷售管道

“我跑遍整個蘭州市場都賣不出去一顆棗,當時都覺得沒有救了。”陸正乾說,“直到11月底12月初,聽到縣政府通知說鏈家要來收購棗。”

今年大棗掛果期間,靖遠遭連續半月的陰雨災害,當地大棗品質下降,致使農戶大棗無人問津,嚴重影響農戶的經濟收入。陸正乾往年能賣1萬多斤大棗,今年只賣2千斤不到。

陸正乾還說:“未來的這幾年,我們必須靠他們(鏈家)了,我們當地所有的土地都只種大棗,沒有別的東西。”

副縣長張啟業說:“我們這樣大的縣,這麼多的貧困人口,這麼重脫貧攻堅的任務,鏈家這樣的企業來此地幫扶,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得到的幫扶不光是物質上的,比如項目的投入資金,另外像今年鏈家知道我們的大棗受災以後,購銷一批大棗發放給員工和家屬,作為禮物,今後還會持續。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幫助。”

同時,鏈家還會繼續支持靖遠農業發展,幫助拓展農產品銷售管道,增加農民的收入,實現農業進步、農村發展、農民致富。“得知靖遠縣大棗因連續陰雨受災後,決定對靖遠的大棗種植產業給予一定的支持”,鏈家副總裁賈生平表示,鏈家希望能夠通過多管道多形式的扶貧,幫當地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因此,在產業扶貧上,鏈家也突破了單純的產品收購,採取扶持產業的形式,實現可持續扶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隨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節點不斷迫近,我國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拔寨階段,正在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四、鏈家公益十一年惠及數千人

事實上,鏈家在近十六年的發展史中,著手志願公益事業已十一年。

自2006年開始,鏈家至今已經捐建並投入使用了8所愛心小學,覆蓋甘肅、內蒙、安徽、陝西、湖北、山東、雲南等地,受益學生達1511名。

為了讓貧困地區兒童體驗新科技,鏈家早在多年前就將內部閒置的電腦重新配置,為邊遠山區兒童創立電腦室。同時還修建了135所愛心圖書館,收集約49萬冊書籍。

“扶貧、脫貧依靠國家力量,但同時也需要社會力量,比方就像鏈家這樣的企業加入,”張啟業說,“也希望由此帶動更多的企業幫助當地脫貧致富。”

鏈家在全國擁有15萬經紀人和超過8000家線下門店,依託多年植根社區的優勢,從2014年開始,鏈家開始開展“鏈家在身邊”社區公益項目,免費為居民提供應急列印複印、應急雨具、愛心圖書捐贈點、便民飲水、應急電話、應急上網、應急充電、詢路指引等便民服務。今年9月底,在北京團市委和北京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的大力指導下,鏈家聯手朝陽團區委成立了“志願服務隊”,並加入“志願北京”平臺。可以說,鏈家志願服務隊正逐步形成常態化、標準化的志願服務,努力打造成熟、系統的服務管理體系。

“鏈家不僅承擔著一個企業的責任,更承擔著千千萬萬家的責任”,鏈家副總裁賈生平表示,公益已成為鏈家人的一種習慣,鏈家也希望能夠利用在社區裡面的資源和優勢,帶動各界社會力量一起參與到扶貧項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