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燃料電池車輛國補確認退坡兩成

電車匯消息:近期有關補貼退坡的消息不斷被各方證實,

但是所有的退坡消息中,都指明了燃料電池車的補貼不退坡,於是就引起了一股“燃料電池熱”,尤其是客車廠商們動作不斷。但是近日據相關人士透露,2018年燃料電池補貼下調20%,國家補貼從50萬降到40萬,不過儘管如此,相較於其他補貼仍高出不少。

受國家政策支持,燃料電池行業欣欣向榮

氫燃料電池汽車即以氫為主要能量作為移動的汽車。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氫氣和氧氣混合後發生化學反應並產生電流,

由此驅動電動機帶動汽車行駛。

“中國政府對氫能發展的支持力度和中國市場的潛力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愛德曼氫能源裝備有限公司CEO龔靖向記者表示,“燃料電池將是中國方法。”他表示,一般情況下,每立方米氫氣電耗為4.5-5度左右。

“利用低價可再生能源電制氫,能有效降低制氫成本。”

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是制約氫能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正在運營的加氫站只有七座,分別位於北京、上海、鄭州、大連、佛山、雲浮和常州。

很明顯,有限的加氫站數量制約了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乘用車嚴重依賴於能源補給,現階段氫燃料電池只能在商用車上先進行試運營。

此外,與幾萬元的電動汽車充電樁不同,加氫站的建設成本約1000萬元左右。

“儘管目前有政策,對於符合國家技術標準且加氫能力不少於200公斤的新建燃料電池加氫站,國家將直接給與400萬元/座的“獎勵,這筆獎勵會在加氫站運行一段時間後發放,但是加氫站的成本還是太高了”一位加氫站工作人員表示。

等到氫能應用的價格、效率達到企業和用戶都可以接受的水準,

用戶使用習慣有所改變的時候,氫能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171219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