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值得關注的一個“新高”

“工資不高血壓高、級別不高血脂高……”是一些老人自我調侃之詞。

確實血壓、血脂、血糖升高的情況如今在老年人中較為多見,所以在述及老年人健康話題時就常用到“三高”一詞,說某老人“‘三高’全無”,即其身體健康之意。

近年體格檢查普及,不少人發現“血尿酸高”,似乎也以老年人為多。血尿酸增高可能引發痛風,除痛風之外,血尿酸的增高對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的發生亦有關聯,許多專家指出這血尿酸高、其實應亦是如今嚴重威脅民眾健康的血糖、血脂、血壓增高的“代謝綜合征”的一部分,

即是這代謝綜合征“大家族”中的一員,對危害人類健康而言,實是一丘之貉。於是有人稱之為“四高”,不過有人以為實際上還有“血粘度高”與“體重高(肥胖)”亦皆與這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故亦有人稱這些“高”、為危害民眾健康的“六高”。

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近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首先是注意到的是高血壓合併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腦卒中(中風)的發病率高,

而將此種高血壓稱之為“H型高血壓”,是因為這同型半胱氨酸之英文縮寫為Hcy之故。對患這種高血壓的病人補充葉酸能改善這一情況,我國學者甚至已經研製出一種含有葉酸的降壓藥,實踐證明:服用這種含葉酸降壓藥的病人與服用不含葉酸的相同降壓藥的病人相比,腦卒中的發病率有明顯的降低。
近一步的研究則發現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害還不僅在於增加了腦卒中的發病率,而是涉及全身多種器官和組織的損害,如:損害動脈血管內膜,促成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而誘發冠心病;損害神經系統促成帕金森病、老年癡呆;損害腎功能、影響免疫力甚至促進衰老。那麼這同型半胱氨酸從何而來?

原來這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的代謝產物。蛋氨酸為人體必需氨基酸、即人體自身不能合成、有賴於從食物中攝入的氨基酸。

蛋氨酸含硫,含甲基,故又稱甲硫氨酸。人體缺少蛋氨酸時會食欲不振,若在兒童可致生長遲緩,嚴重缺乏者可導致鐵在肝臟中的沉集、引發肝硬化。蛋氨酸中的甲基有解毒作用,能消解砷、四氯化碳等對肝臟的損害,故亦可作保肝藥用。

蛋氨酸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同型半胱氨酸。這同型半胱氨酸在血中本應處於產生與消除的動態平衡之中,

但在大量攝入動物性食品時會使同型半胱氨酸產量增加,抽煙、喝酒亦會增加同型半胱氨酸在血中的含量,使用避孕藥、利尿藥、抗癲癇藥、甲氨蝶呤、煙酸等亦會使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加。而缺少葉酸、維生素B6、B12等影響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酶,使其不能充分代謝消除,腎功能減退影響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等皆可使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在中老年男性中更多見些。

中華醫學會發佈的《H型高血壓共識(2016)》指出血漿同型半胱氨酸高於每升10微摩爾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1~30微摩爾為輕度升高、31~100為中度升高、大於100為重度 升高,這一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標準是一致的。我國有些醫院以大於15微摩爾為診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標準,尚有待於統一。

2014年我國曾有一個涉及6萬多人的調查報告發表,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我國的發病率為27.5%,即1/4以上的人口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於歐美人士許多,究其原因可能與國人某些相關基因突變率高有關,但亦有研究指出我國民眾葉酸缺乏率明顯高於歐美人士,恐也是原因之一。

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並無任何症狀,但它會加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故這一“高”確需引起我國醫務衛生界、也應引起廣大民眾的重視。首先應有較大規模的調查研究,弄清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我國的發病情況,如究竟那些人容易發生這一情況,我國民眾葉酸缺乏率高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不過,這些研究費事、費時,我到覺得在如今頗為普遍、且樂為民眾所接受的體格檢查中應加入此項檢查,若明顯高者,則採取些預防措施,使受檢者直接受惠,到比較實用。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如今並無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故應重在預防。首先是治療相關疾病、如慢性腎病,糾正不良生活行為、如抽煙喝酒等,慎用可能引發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藥物,飲食宜均衡、勿在短時間內過量攝取動物性蛋白等等。若已發現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則宜多多攝入葉酸含量豐富之食物,如綠葉蔬菜、海藻、豆製品、芝麻醬之類。不過亦有學者認為若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明顯者,單從食物中攝取葉酸終究有限,而且最好除葉酸外、一併增加維生素B6、B12方更有效,如此說來,對此類人士而言,多種維生素製劑的補充或許是合理的。我國學者已有報導:一組缺血性中風(腦梗死)患者除常規治療外,加服葉酸、維生素B6、B12,結果這些病人例的同型半胱氨酸皆有明顯下降,且疾病復發率亦較不另加服葉酸、維生素B6、B12者低。

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類對疾病的認識亦在不斷地深化,對這一“新高”的認識將有助於人類對心、腦、腎等重要疾病的防控。僅管對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還需深入研究,但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查一下血便知高低,若是高出許多的、特別是有心腦腎臟疾病風險的,除應建立包括合理飲食、戒煙限酒等健康的生活行為外,服些多種維生素製劑應是有益的。

這個“實用主義”應是可取的。

作者:健康教育學家 楊秉輝

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在中老年男性中更多見些。

中華醫學會發佈的《H型高血壓共識(2016)》指出血漿同型半胱氨酸高於每升10微摩爾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1~30微摩爾為輕度升高、31~100為中度升高、大於100為重度 升高,這一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標準是一致的。我國有些醫院以大於15微摩爾為診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標準,尚有待於統一。

2014年我國曾有一個涉及6萬多人的調查報告發表,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我國的發病率為27.5%,即1/4以上的人口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於歐美人士許多,究其原因可能與國人某些相關基因突變率高有關,但亦有研究指出我國民眾葉酸缺乏率明顯高於歐美人士,恐也是原因之一。

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並無任何症狀,但它會加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故這一“高”確需引起我國醫務衛生界、也應引起廣大民眾的重視。首先應有較大規模的調查研究,弄清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我國的發病情況,如究竟那些人容易發生這一情況,我國民眾葉酸缺乏率高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不過,這些研究費事、費時,我到覺得在如今頗為普遍、且樂為民眾所接受的體格檢查中應加入此項檢查,若明顯高者,則採取些預防措施,使受檢者直接受惠,到比較實用。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如今並無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故應重在預防。首先是治療相關疾病、如慢性腎病,糾正不良生活行為、如抽煙喝酒等,慎用可能引發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藥物,飲食宜均衡、勿在短時間內過量攝取動物性蛋白等等。若已發現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則宜多多攝入葉酸含量豐富之食物,如綠葉蔬菜、海藻、豆製品、芝麻醬之類。不過亦有學者認為若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明顯者,單從食物中攝取葉酸終究有限,而且最好除葉酸外、一併增加維生素B6、B12方更有效,如此說來,對此類人士而言,多種維生素製劑的補充或許是合理的。我國學者已有報導:一組缺血性中風(腦梗死)患者除常規治療外,加服葉酸、維生素B6、B12,結果這些病人例的同型半胱氨酸皆有明顯下降,且疾病復發率亦較不另加服葉酸、維生素B6、B12者低。

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類對疾病的認識亦在不斷地深化,對這一“新高”的認識將有助於人類對心、腦、腎等重要疾病的防控。僅管對這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還需深入研究,但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查一下血便知高低,若是高出許多的、特別是有心腦腎臟疾病風險的,除應建立包括合理飲食、戒煙限酒等健康的生活行為外,服些多種維生素製劑應是有益的。

這個“實用主義”應是可取的。

作者:健康教育學家 楊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