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給不了你想要的,不意味著我不想對你好

每當看到一些不負責任,三觀不正的父母的奇葩事蹟時,網友們都會吐槽,為什麼做父母不需要考試啊!

最近看了一個紀錄片《世界上最糟糕的媽媽》 ,講的是一位國外的媽媽,

因為自己對陌生人,水,甚至高度等,一切有潛在危險的事物的恐懼,從而對孩子的保護到了極端的地步。

不能和朋友在附近公園玩,即使在家後院,也要自己或爸爸一個人看著;逛商場一定是手把手,連上廁所也要陪同;爸爸最喜歡划船,但是媽媽恐水啊!所以每次,媽媽都會情不自禁的製造出緊張壓抑的氛圍,最後不歡而散。

在節目裡面,大家一起坐在船上,鏡頭從媽媽的側後方拍過去,

看不見表情。

她一會兒取下帽子,用冰水敷額頭,一會兒又對兒子喊:快坐下,這樣危險,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她的坐立不安。

看到這,我心裡咯噔一下,這哪有一點家庭開心出遊的樣子!

鏡頭切到爸爸,他眉頭緊鎖,對著鏡頭抱怨:這讓我們無法享受其中。

然後又切到媽媽身上,我看到她,抹著眼淚,說著她不是不知道這樣不好,整個人看起來都充斥著那種,對自己無可奈何的無力感。

看完這一小段,我整個人都陷入了沉思。

生活中,最難受的事情就是:我多想對你好啊,但是好像,怎麼也給不了你想要的。

其實我們每天也都在經歷類似的事情。爸媽希望你多穿衣服,多吃飯,就不斷的嘮叨。其實我們不冷啊,我們更希望穿得好看啊;他們覺得我們吃得少,

周圍人只會覺得胖啊。

爸媽總覺得穩定最重要,最好,我們永遠不要受到一點點傷害。但是我們也想自己去經歷,去感受,如果沒有失戀過,和朋友鬧矛盾又和好,沒有嘗試了一百種方法才成功,那再安穩的生活,也只是一潭死水啊。

我們希望父母都吃好喝好,照顧好自己,但不管怎麼說,都只有我們回家的時候,他們才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

我們都太關心對方了,但是又因為自身的局限,總是給不出彼此最希望的。

節目的後面,這位媽媽一點點突破自己,不管多恐懼,她也管住自己,不要限制孩子獨自出去玩。

出乎意料的是,為了鼓勵孩子,她甚至克服了恐水,承諾孩子自己也會跟著滑下水滑梯,她坐在滑梯上默默下著決心的時候說:我要告訴孩子們,儘管你對某些事感到恐懼,你也不能不去做,但我不下去的話,

我怎麼告訴他們呢?

看到這裡真的好感動,為了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狀態,她一遍遍直面自己最脆弱的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氣!

很多人可能覺得愛是萬能的,你愛我,就該懂我的脆弱,照顧好我。可惜的是,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我們都有自己的脆弱和無力,愛,其實應該是,所以我會盡最大努力給你想要的。

愛,其實應該是,所以我會盡最大努力給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