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虎嘯龍吟》洗白司馬懿?一部影視劇就能翻案歷史嗎?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因為故事進入三國後半段,開始高☆禁☆潮☆禁☆迭☆禁☆起而收穫好評。

豆瓣評分達到8.6分,比上半部還要高個0.5分。吳秀波、王洛勇演技線上,還有不少不被熟知的演員讓人大吃一驚!

但同時也有一些激烈的聲音,他們認為這部劇是對負面人物司馬懿進行洗白,影視劇不該給歷史人物翻案!

但咖妃認為,那些跳腳就指責一部劇洗白負面人物的,一定不怎麼讀書。

大家看了一部劇,第二天肯定就和別人聊天侃大山啊。

我們假設咖妃第一天看了《虎嘯龍吟》,第二天就會和別人說,天啦嚕司馬懿原來是劇裡那個無所不能的樣子,之前真是錯怪他啦!

可咱領導讀書多啊,她就會和咖妃吹牛逼:

諸葛亮就是比丫司馬懿厲害啊,第四次北伐才不是劇裡演得那樣。人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把司馬懿收拾得可慘了!《三國志》裡面講啊……

然後咖妃就發現啊,殺千刀的電視劇,居然敢騙老子。王八蛋歷史劇,居然敢給這種XX翻案!但是仔細想想,這部劇播出在哪兒翻了案?

二十四史裡記載的東西,不會因為這部劇播出了就改了吧?

讀書多的人,

對歷史人物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了,他心裡對那些人幾斤幾兩都有個定案了,自然也翻不了他們心裡的案。

《虎嘯龍吟》翻的案,只是你心裡的案。這是為啥?

因為什麼都不知道,自然人云亦云。

沒錯,《大軍師司馬懿》確實說自己是歷史劇了,但歷史劇的重點是在歷史還是在劇啊?所有苛責歷史劇的說法,都犯了這個白馬非馬的問題!

這什麼意思?劇就是講故事的,故事講得精不精彩才是好劇爛劇的判斷標準好嗎!探究歷史介紹知識的任務能不能留給歷史紀錄片!

只想看故事,得到的知識還必須是正確的,是不是歷史劇必須按《藍貓淘氣三千問》的套路來拍啊?

《大軍師司馬懿》確實有奪取他人功績,美化司馬懿,黑化一些司馬懿的對手,

比如曹真在這部劇裡真是被黑得不要不要的。

但黑曹真也是《三國演義》先動的手啊!你為啥不批評《三國演義》呢?

為啥《三國演義》虛構情節就合理?《虎嘯龍吟》或者《走向共和》的罪過就罄竹難書了?

影視作品說白了是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的延伸,他不該承擔研究論文的責任。

去看小說或者電視劇瞭解歷史人物,這種做法本來就是緣木求魚。

劇的作用是讓你對枯燥的東西感興趣,讓你對無聊的東西產生懷疑,讓你去研究、去探索,讓你去讀書。這樣得到的結果,你才會有一個自己的歷史觀。

這樣的歷史觀有什麼用?都是寫司馬懿,《晉書》和《三國志》裡的記載相去甚遠,你信誰?你有了歷史觀才能判斷誰是誰非啊!

為啥你的司馬懿這麼好翻案!還不是因為你的歷史觀是塑膠做的啊!

其實對於一部劇的批評,應該怎麼樣都要接受。

但非要上綱上線,捕風捉影,尤其是“翻案”一詞,還是勸君莫為姚文元之事的好。

他不該承擔研究論文的責任。

去看小說或者電視劇瞭解歷史人物,這種做法本來就是緣木求魚。

劇的作用是讓你對枯燥的東西感興趣,讓你對無聊的東西產生懷疑,讓你去研究、去探索,讓你去讀書。這樣得到的結果,你才會有一個自己的歷史觀。

這樣的歷史觀有什麼用?都是寫司馬懿,《晉書》和《三國志》裡的記載相去甚遠,你信誰?你有了歷史觀才能判斷誰是誰非啊!

為啥你的司馬懿這麼好翻案!還不是因為你的歷史觀是塑膠做的啊!

其實對於一部劇的批評,應該怎麼樣都要接受。

但非要上綱上線,捕風捉影,尤其是“翻案”一詞,還是勸君莫為姚文元之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