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皮革未來之路——2017年中國皮革業發展論壇暨中國皮革協會制革專業委員會年會紀實報導(上)

皮革未來之路——2017年中國皮革業發展論壇暨中國皮革協會制革專業委員會年會紀實報導;修改許可證審批管理部分條款;取消危險廢物省內轉移計畫審批;“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危險廢物部分),

合理配置危險廢物安全處置能力,防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推進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同時修訂《兩高司法解釋》;制定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社會源危廢管理新模式;全面開展全國固體廢物執行資訊系統應用;推進“十三五”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考核方案;貫徹《環境保護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編制典型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和技術規範;建設專案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等。
她談到“應該積極探索危險廢物管理法律制度試點,明確各方職責,創新監管手段,發揮《名錄》基礎作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通過《名錄》的應用系統貫穿危廢管理全過程,鼓勵創新與加強監管缺一不可。”

黃國峰

福建漳浦的產業園區利用當時國家鼓勵對污染行業實行集中控制的環保政策,以人無我有的逆向思維方式,搶抓臺灣地區、晉江地區產業升級的機遇,吸引相關皮革企業整體搬遷,快速形成產業聚集,提高招商引資成效,發展地方經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目前,園區已批准入駐13家皮革企業,2015年以來,先後有11家企業已正式投產。中共漳浦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黃國峰在會議上分享了漳浦皮革工業園區通過嚴管嚴控,努力建設世界先進、國內一流的綠色生態皮革園區的經驗、做法和創新思考。他說“赤湖皮革園區10多年來的建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探索並總結出一套污染防控體系和治理模式——園區自啟動建設以來,
始終秉承環境優先理念,緊扣環境安全主題,嚴管嚴控,致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綠色生態工業園區。”此外,圍繞“環境安全”這一核心,漳浦縣人民政府專門研究制定《貫徹執行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皮革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實施意見》,提出10 個方面42 條園區建設和管理規定,努力踐行福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綠色皮革示範區,
促進我省皮革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特別在環境治理、園區管理方面,形成了從生產工藝到污染治理技術、從生產車間到排放口、從空氣品質到海水、地下水水質、土壤土質監測等全方位的污染防控和治理模式。實踐證明,這套防控體系和治理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可複製的。黃國峰談到,為確保園區環境安全,只有一個法寶,就是“嚴”字當頭、嚴控嚴管。並表示將以這一次的論壇和年會作為新的起點、新的動能,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打造設施配套、產業齊全、功能完善、管理規範、環境安全、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綠色生態皮革園區。

王學川

唯有做好環保,才能讓行業基業長青,實現永續發展。陝西科技大學教授王學川發表了題為“皮革行業清潔化生產技術現狀與進展”的主題演講。皮革加工是目前對動物皮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徑,然而,皮革加工過程會產生一定的污染,其主要污染物為污泥、廢水中的 CODCr、氨氮和總鉻等。王學川認為,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生態皮革製品將是人們消費的主流趨勢。“當前政策和環境壓力對制革工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後還會更為嚴格。因此,皮革工業必須借鑒現代新技術、新理念和新的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清潔化甚至是綠色生產、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而實施清潔生產、製造生態皮革產品將是皮革工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皮革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舉措。”他提出了有效的清潔化生產技術措施——制革廢液迴圈利用技術,包括制革準備與鞣制工段廢液分段循環系統、浸灰液循環系統、鉻鞣廢液迴圈利用技術。在此基礎上我國皮革工業才能得以持續健康發展,他最後強調設法提升皮革工業的技術和環保水準,是每一位行業人士義不容辭的責任。

孫輝躍

除了行業本身,企業對新形勢下的環保問題也都非常關注和支持,為此,本次會議特別邀請福建微水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輝躍做題為“皮革工業園轉型升級、皮革產業與環境和諧共贏的實踐和思考”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談到,這幾年他帶著微水團隊,治理好了100多家50萬標張以上的企業。十八大以來,在環保高壓下,全國沒有一家微水環保的客戶被“關、停、整、罰”,他認為行業要積極引導政策制定者,給予皮革製造業更多的生存空間,通過積極引導規模以下企業的“股份合作、兼併重組”等手段,保留一批代表先進製造業的皮革企業,在環保監管、產能調控與行業生存空間中尋找和諧發展的合理規模。他呼籲“在借鑒成功治理模式的基礎上,不要再‘穿新鞋,走老路’!要讓政府持續地對皮革工業企業有信心,真正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皮革製造業。”他提出,皮革工業區環保治理模式和運營管理體系需要突破和創新,整合啟動工業創新資源,建立全行業技術創新體系,提升行業轉型升級新動能,發揚企業家精神,進行自我革命、自我創新,同時在國際採購話語權上也要有所突破,要整合國家產業資本,發起產業創新基金,實現全行業的環保平臺化運作。

《中國皮革》手機版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打造設施配套、產業齊全、功能完善、管理規範、環境安全、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綠色生態皮革園區。

王學川

唯有做好環保,才能讓行業基業長青,實現永續發展。陝西科技大學教授王學川發表了題為“皮革行業清潔化生產技術現狀與進展”的主題演講。皮革加工是目前對動物皮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徑,然而,皮革加工過程會產生一定的污染,其主要污染物為污泥、廢水中的 CODCr、氨氮和總鉻等。王學川認為,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生態皮革製品將是人們消費的主流趨勢。“當前政策和環境壓力對制革工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後還會更為嚴格。因此,皮革工業必須借鑒現代新技術、新理念和新的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清潔化甚至是綠色生產、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而實施清潔生產、製造生態皮革產品將是皮革工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皮革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舉措。”他提出了有效的清潔化生產技術措施——制革廢液迴圈利用技術,包括制革準備與鞣制工段廢液分段循環系統、浸灰液循環系統、鉻鞣廢液迴圈利用技術。在此基礎上我國皮革工業才能得以持續健康發展,他最後強調設法提升皮革工業的技術和環保水準,是每一位行業人士義不容辭的責任。

孫輝躍

除了行業本身,企業對新形勢下的環保問題也都非常關注和支持,為此,本次會議特別邀請福建微水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輝躍做題為“皮革工業園轉型升級、皮革產業與環境和諧共贏的實踐和思考”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談到,這幾年他帶著微水團隊,治理好了100多家50萬標張以上的企業。十八大以來,在環保高壓下,全國沒有一家微水環保的客戶被“關、停、整、罰”,他認為行業要積極引導政策制定者,給予皮革製造業更多的生存空間,通過積極引導規模以下企業的“股份合作、兼併重組”等手段,保留一批代表先進製造業的皮革企業,在環保監管、產能調控與行業生存空間中尋找和諧發展的合理規模。他呼籲“在借鑒成功治理模式的基礎上,不要再‘穿新鞋,走老路’!要讓政府持續地對皮革工業企業有信心,真正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皮革製造業。”他提出,皮革工業區環保治理模式和運營管理體系需要突破和創新,整合啟動工業創新資源,建立全行業技術創新體系,提升行業轉型升級新動能,發揚企業家精神,進行自我革命、自我創新,同時在國際採購話語權上也要有所突破,要整合國家產業資本,發起產業創新基金,實現全行業的環保平臺化運作。

《中國皮革》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