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手機電視氾濫的時代,怎樣讓孩子愛讀書?看看這位媽媽的聰明做法

上周和辦公室同事聚餐,大家閒聊時,提到現在的孩子都不愛讀書,好幾個人紛紛表示對另一位同事林姐羡慕不已。

小麗說:"林姐的女兒是我見過最愛讀書的孩子,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教育的。

"

佳佳說:"那都是天生的,現在孩子整天面對電視,手機的誘惑,再怎麼教育都不管用。"

張姐附和道:"是啊!我看林姐女兒簡直太自覺了。那孩子還在上小學時,有次週末加班,林姐帶著她來,然後自己開了一下午會,留孩子自己在辦公室寫作業,那孩子根本不需要大人操心,寫完作業,又拿出配套練習來填寫,我看她學習時間太長,提醒她說外面的大廳裡可以看電視,

休息一下再學習。她卻不為所動,說先要把練習填完,填完後,繼續拿出一本課外書來看。要是我家孩子,沒人盯著,他絕對就跑去看電視了。"

聽她們這樣一說,我想起也見過林姐的女兒三四次,一副溫雅有內涵的樣子,現在已經上高中了,聽說成績沒出過全級前三名。

但她們說林姐女兒愛讀書是天生的,我卻不太同意。我和林姐私交不廣,但平時看她發的朋友圈,寥寥數語,很有文字功底,讓人直覺她自己就很愛看書,也很有想法。我猜測女兒的表現很可能與林姐的引導培養有關。

那之後,有次吃午餐時,我專門坐到林姐旁邊,向她請教了一下培養女兒閱讀習慣的方法。

林姐雖然很謙虛,但通過和她之間的閒聊,我還是總結出了三點重要的做法。

首先,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讀書的榜樣。

林姐說她自己娛樂活動較少,平時就愛看書,不知是不是年紀大了,看著電視手機上畫面變來變去的,感覺眼睛不太適應,因此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比較少。

本來她老公不愛看書,
但有了孩子後,林姐經常勸他,不愛看文學書,也可以看看專業書呀,既對工作有利,同時也是給孩子做個榜樣。後來老公也有很大改觀,至少有孩子在時,能做到少看電視少玩手機多看書。

是呀,言傳不如身教,如果父母自己從不讀書,整天在孩子面前看電視玩手機,卻給孩子反復強調讀書的好處和重要性,你覺得孩子會信嗎?那你也太低估自己孩子了,孩子對身邊的一切有著相當敏銳的觀察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熱愛讀書,經常和孩子一起交流各自讀書的感悟收穫,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主動去挖掘閱讀的價值和樂趣。

其次,有意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力,能讀懂,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才能愛讀。

林姐說,從孩子很小時,她就一方面用豐富的詞彙和孩子講話,帶孩子去外面時,一路上見到的事物景象,她都會用動聽的語言詳細地描述給孩子聽。另一方面,經常給孩子讀書講故事,儘量做到聲情並茂,渲染氣氛,讓孩子覺得身臨其境,無限神往。並把書中的內容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景聯繫起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這讓她女兒從很小就有著很強的感受的,能充分體會到文字的美妙之處。

閱讀習慣和理解感受能力是互相促進的,讀得越多,孩子的理解感受能力越強,反過來,這兩種能力越強,孩子就越愛讀書。

再次,經常給孩子買書,多帶孩子逛書店,在濃厚的氛圍中強化閱讀行為,避開電子產品的誘惑。

這一點是我自己觀察到的,以前在門房時簽到時,經常看到有林姐的快遞,方方正正的大箱子,看著也不像是衣服,當時還有點好奇,但沒太在意,現在想來應該是買的書了,在談話時向林姐求證,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之前說我見過林姐的女兒三四次,現在回想起來,都是在書店門口,有次是遠遠地看到她和女兒一起走進了書店。

我問林姐是不是經常和女兒一起去一禾書城,她回答說:"是啊,我和女兒都喜歡清淨,逛別的地方我們嫌人多,太吵。那裡安靜,又離家近,沒事的時候喜歡進去轉轉,不過現在女兒上了高中太忙,去的少了。"

人都是這樣有慣性的,整天接觸越多的東西,越容易內化為習慣。現在大多數孩子沉迷與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很多父母都在埋怨社會不好,說現在的孩子根本不用教,就會使用這些電子產品。

孩子聰明本是好事,關鍵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足,做不到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所以需要父母的引導和説明,讓孩子愛上閱讀,無疑是對抗電子產品衝擊的一個好方法。

我知道,肯定又會有人說不管用,其實不是方法不管用,而是你懶得去試,懶得堅持。另外,社會怎麼樣,我們普通人沒有能力去改變,但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想辦法教育,還能指望誰呢?

你刻意培養過孩子的閱讀習慣嗎?用了哪些方法?寫在評論區讓大家學習吧。

【往期相關文章】

孩子理解能力差,找補習老師能有用?媽媽用這3招讓孩子愛上閱讀

林姐說,從孩子很小時,她就一方面用豐富的詞彙和孩子講話,帶孩子去外面時,一路上見到的事物景象,她都會用動聽的語言詳細地描述給孩子聽。另一方面,經常給孩子讀書講故事,儘量做到聲情並茂,渲染氣氛,讓孩子覺得身臨其境,無限神往。並把書中的內容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景聯繫起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這讓她女兒從很小就有著很強的感受的,能充分體會到文字的美妙之處。

閱讀習慣和理解感受能力是互相促進的,讀得越多,孩子的理解感受能力越強,反過來,這兩種能力越強,孩子就越愛讀書。

再次,經常給孩子買書,多帶孩子逛書店,在濃厚的氛圍中強化閱讀行為,避開電子產品的誘惑。

這一點是我自己觀察到的,以前在門房時簽到時,經常看到有林姐的快遞,方方正正的大箱子,看著也不像是衣服,當時還有點好奇,但沒太在意,現在想來應該是買的書了,在談話時向林姐求證,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之前說我見過林姐的女兒三四次,現在回想起來,都是在書店門口,有次是遠遠地看到她和女兒一起走進了書店。

我問林姐是不是經常和女兒一起去一禾書城,她回答說:"是啊,我和女兒都喜歡清淨,逛別的地方我們嫌人多,太吵。那裡安靜,又離家近,沒事的時候喜歡進去轉轉,不過現在女兒上了高中太忙,去的少了。"

人都是這樣有慣性的,整天接觸越多的東西,越容易內化為習慣。現在大多數孩子沉迷與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很多父母都在埋怨社會不好,說現在的孩子根本不用教,就會使用這些電子產品。

孩子聰明本是好事,關鍵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足,做不到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所以需要父母的引導和説明,讓孩子愛上閱讀,無疑是對抗電子產品衝擊的一個好方法。

我知道,肯定又會有人說不管用,其實不是方法不管用,而是你懶得去試,懶得堅持。另外,社會怎麼樣,我們普通人沒有能力去改變,但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想辦法教育,還能指望誰呢?

你刻意培養過孩子的閱讀習慣嗎?用了哪些方法?寫在評論區讓大家學習吧。

【往期相關文章】

孩子理解能力差,找補習老師能有用?媽媽用這3招讓孩子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