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模多客李奉學:VR/AR只是三維模型展現形式 我們更看重內容本身

李奉學是北京模多客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他身上有每個VR創業者的縮影,充滿激情而不急躁、感性而為之理智而堅持。

初次見面,李奉學戴著黑框眼鏡,背著雙肩背,休閒著裝,雖然是出身於房地產公司的金融從業者,

卻周身散發著科技互聯網的氣息。

2006年蘇格蘭留學歸來,李奉學便一直從事金融相關工作。這次創業前,他在一家知名地產公司就職,機緣巧合,在2015年被任命組建團隊利用三維圖像和VR技術展示房地產模型。就在李奉學及其團隊滿腔熱忱投身這一項目中時,

由於所在企業被收購,不得不暫時停下工作,做出選擇。

“現在大家都覺得聊夢想很俗氣,但是每一個經歷過它的人都難以忘懷。我還記得那天,整個班子坐在會議室裡,第一次討論這項新技術,我們暢想將來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場景。我們很激動,覺得正在做的事情很有價值,未來特美好,那種感覺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出於這樣的熱忱,

李奉學毅然決定“出來單幹”。離開了原有的大平臺和熟悉的工作,成立了模多客。

從地產全息展示到Web3D展示平臺

模多客是一個Web3D展示平臺,旨在説明三維設計師無需本地程式便可以在互聯網介面全方位地、可互動地展示自己的3D作品。這與李奉學在房地產公司從事的業務有聯繫,

卻不盡相同。李奉學曾經在地產公司開發了在網頁上觀看室內的三維展示應用,而現在模多客不再局限於房屋模型展示,而是打造一個平臺,讓使用者生產內容。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VR公司針對房地產行業合作VR看房項目, 但由於B端市場容量比想像中要小、房屋模型通常過於複雜、用網頁呈現有困難、VR在B端應用受阻等因素,李奉學不得不重新思考模多客的行業定位。

“我們當時從地產領域跳出來,認為要把市場看得更大,找到更適合自身技術路線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展示相對較小的物體,比如說工藝品、工業產品、電子產品、動漫遊戲周邊等等,人們可以輕鬆地在網頁上去分享它的三維模型。”

模多客平臺並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AR/VR/MR,其平臺上所展示的是AR/VR/MR中出現的內容,即三維模型。通過這個平臺,不需要依託眼鏡,

用電腦螢幕、手機螢幕就可以展示三維模型。“手機之後的螢幕是什麼對我們來講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本身。”李奉學說道。

填補三維模型與展示之間的斷層

目前三維模型師、三維設計師都會面臨一個難題,就是他們的作品不能以一個最終的形態展示出來,而是通過渲染,生成將一張張平面圖,這就形成了作品與觀看者之間的斷層,沒有三維模型製作軟體就無法完整地觀看設計師的工作成果。

全球常用的3D軟體大概有十餘個,國內比較常用的有五個左右,常用於各個行業的3DMAX,和用於影視遊戲建模的MAYA通常只能將模型匯出為平面圖觀看。

隨著VR/AR的發展以及工業4.0的到來,三維設計師數量大幅增長,對於三維模型展示的需求也會隨之增長。以建築行業舉例來說,大量國外建築公司都使用BIM軟體進行設計,以建築工程專案的各項相關資訊資料作為基礎,建立起三維建築模型。而BIM在國內一直沒有得到普及,這個情況在這兩年有了很大逆轉,目前國內很多建築公司在學習使用BIM去設計輔助,這樣一來,建築行業將會產生大量的三維模型,急需一個快速、簡單的方式展示出來。同樣的,工業設計領域、教育領域等等不同的行業,近兩年也開始出現三維化的展示傾向。

模多客最主要解決的就是模型跨平臺展示問題,三維模型傳到雲伺服器45秒到三分鐘後,它就以完整的可互動的方式呈現在網頁上。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不用安裝任何軟體,便可以隨時隨地展示三維模型,並支援3D模型動畫、聲音等多媒體形式。

三大行業領先的三維模型展示技術

提到模多客的核心競爭力,李奉學告訴我們,模多客目前在以下三個方面的技術做到了行業的領先位置。

第一,模多客提供普適的模型格式轉換方式,只需要上傳原始格式就能轉為網頁觀看,目前已經能夠支持3Dmax、MAYA、Sketch Up、C4D、3D列印格式等等近20種業界常用的三維格式。第二,模多客全面支援基於物理的渲染原則(PBR),遵從最主流的 Metallic / Roughness 和 Specular / Glossiness 工作流,能夠讓作品的三維展示效果接近逼真的頂尖效果。第三,模多客即將把著色器(Shader)和高級材質融合在模型展示的過程中,可以媲美遊戲引擎,展示出更具動感的展示氛圍,如流水、氣霧、焰火等等效果。

李奉學坦言,技術不可能永遠領先,但模多客會盡力保持一個領先的週期。下一步模多客要攻克的技術難點有兩個,第一,使3D模型展示效果更逼真。第二,研發互動功能。李奉學說道:想要使3D模型展示效果更棒一點並非易事,這背後承載了大量的工作和技術升級。模多客目前的技術水準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避免了最初的馬賽克和鋸齒問題,但仍然需要不斷完善。而置物台功能則是基於應用層面的互動考慮,希望打造更好的模型展示場景,賦予三維模型一種氛圍感,而不是單一地觀看模型。據悉,這一功能初期將包含十餘款場景,結合置物台將三維模型更好地展示出來。此外,模多客還將通過特殊材質的表現使沒有動畫節點的物體也動起來,比如水體產生流動的效果。這一功能已經研發完畢,將於近期上線。

以分散的B端人群帶動C端人群

網路推廣、商業活動、開展比賽,正處於用戶積累期的模多客像所有面向C端的平臺一樣,用這些方式開拓市場。但是模多客的用戶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C端人群。“其實是B端。月末我們將上線模多客付費版本,這是一個面向設計師的產品,普通的C端用戶不會做3D設計,他們只是觀看,但是不能產生內容。目前模多客平臺有近1000名設計師使用者,他們製作模型給客戶看,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分散的B端人群。”李奉學解釋道。

Web3D展示平臺與視頻展示平臺、圖像展示平臺不同,它面向的用戶不是普通大眾,大眾也不能像在優酷、美圖秀秀等平臺一樣自主製作內容並上傳,所以模多客的任務是發展國內數百萬的三維設計師,將他們轉變為模多客的用戶,當平臺上的內容足夠豐富、足夠有趣時,才能達到服務於C端的目的。

李奉學希望用戶越來越多時,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各種好玩的作品,而不單單是一種展示,比如會出現動漫類、遊戲類的作品,以此逐漸讓C端人群發現並習慣三維的展示方式,就像視頻播放機一樣,過去人們需要下載軟體、APP才可以觀看視頻,而現在可以隨時隨時觀看視頻,模多客則可以讓人們在網頁上觀看各式各樣的三維模型。

瞄準AR 下一個大動作——APP

模多客研發APP的原因只有一個——AR。

創業初期考慮到差異化和推廣的問題,模多客沒有選擇APP。APP有一定的推廣難度且留存率較低,手機用戶習慣于清理不常用的APP以節省存儲空間,所以模多客將APP視為將來一定會做,但並不是初期最重要的一件事。而2018年,就是當時所想的那個“將來”。

為什麼一定要做APP?原因很簡單,iOS系統中只有APP可以打開攝像頭,來實現AR功能。而AR功能對於三維模型展示來說又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如果一個傢俱廠希望將一件傢俱的三維模型在顧客家中得到展示,則必須用到AR。

李奉學介紹到,APP將會包含更豐富的內容,這也面臨著更多的技術挑戰。其中首要的就是光場問題,如果想要使整個模型的表層光來源於真實的光線,就需要用攝像頭去探測現實環境的光場的白平衡、亮度、偏光等因素,然後將這些映射到模型上,使模型看起來就像在真實環境中一樣。這些都是AR要做的事。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也在不停地變化。我們感知事物的方式已經從二維逐漸變為三維,甚至多維。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使人們更便捷地獲取三維模型、降低人們觀看三維事物的門檻就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五月份,模多客獲得了數百萬元種子輪投資。在那之前,李奉學經歷了一段重壓之下的日子。現在,這個團隊在老北京胡同的一個院子裡,堅持著最初的熱情,追隨並挑戰最前沿的科技。

而是通過渲染,生成將一張張平面圖,這就形成了作品與觀看者之間的斷層,沒有三維模型製作軟體就無法完整地觀看設計師的工作成果。

全球常用的3D軟體大概有十餘個,國內比較常用的有五個左右,常用於各個行業的3DMAX,和用於影視遊戲建模的MAYA通常只能將模型匯出為平面圖觀看。

隨著VR/AR的發展以及工業4.0的到來,三維設計師數量大幅增長,對於三維模型展示的需求也會隨之增長。以建築行業舉例來說,大量國外建築公司都使用BIM軟體進行設計,以建築工程專案的各項相關資訊資料作為基礎,建立起三維建築模型。而BIM在國內一直沒有得到普及,這個情況在這兩年有了很大逆轉,目前國內很多建築公司在學習使用BIM去設計輔助,這樣一來,建築行業將會產生大量的三維模型,急需一個快速、簡單的方式展示出來。同樣的,工業設計領域、教育領域等等不同的行業,近兩年也開始出現三維化的展示傾向。

模多客最主要解決的就是模型跨平臺展示問題,三維模型傳到雲伺服器45秒到三分鐘後,它就以完整的可互動的方式呈現在網頁上。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不用安裝任何軟體,便可以隨時隨地展示三維模型,並支援3D模型動畫、聲音等多媒體形式。

三大行業領先的三維模型展示技術

提到模多客的核心競爭力,李奉學告訴我們,模多客目前在以下三個方面的技術做到了行業的領先位置。

第一,模多客提供普適的模型格式轉換方式,只需要上傳原始格式就能轉為網頁觀看,目前已經能夠支持3Dmax、MAYA、Sketch Up、C4D、3D列印格式等等近20種業界常用的三維格式。第二,模多客全面支援基於物理的渲染原則(PBR),遵從最主流的 Metallic / Roughness 和 Specular / Glossiness 工作流,能夠讓作品的三維展示效果接近逼真的頂尖效果。第三,模多客即將把著色器(Shader)和高級材質融合在模型展示的過程中,可以媲美遊戲引擎,展示出更具動感的展示氛圍,如流水、氣霧、焰火等等效果。

李奉學坦言,技術不可能永遠領先,但模多客會盡力保持一個領先的週期。下一步模多客要攻克的技術難點有兩個,第一,使3D模型展示效果更逼真。第二,研發互動功能。李奉學說道:想要使3D模型展示效果更棒一點並非易事,這背後承載了大量的工作和技術升級。模多客目前的技術水準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避免了最初的馬賽克和鋸齒問題,但仍然需要不斷完善。而置物台功能則是基於應用層面的互動考慮,希望打造更好的模型展示場景,賦予三維模型一種氛圍感,而不是單一地觀看模型。據悉,這一功能初期將包含十餘款場景,結合置物台將三維模型更好地展示出來。此外,模多客還將通過特殊材質的表現使沒有動畫節點的物體也動起來,比如水體產生流動的效果。這一功能已經研發完畢,將於近期上線。

以分散的B端人群帶動C端人群

網路推廣、商業活動、開展比賽,正處於用戶積累期的模多客像所有面向C端的平臺一樣,用這些方式開拓市場。但是模多客的用戶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C端人群。“其實是B端。月末我們將上線模多客付費版本,這是一個面向設計師的產品,普通的C端用戶不會做3D設計,他們只是觀看,但是不能產生內容。目前模多客平臺有近1000名設計師使用者,他們製作模型給客戶看,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分散的B端人群。”李奉學解釋道。

Web3D展示平臺與視頻展示平臺、圖像展示平臺不同,它面向的用戶不是普通大眾,大眾也不能像在優酷、美圖秀秀等平臺一樣自主製作內容並上傳,所以模多客的任務是發展國內數百萬的三維設計師,將他們轉變為模多客的用戶,當平臺上的內容足夠豐富、足夠有趣時,才能達到服務於C端的目的。

李奉學希望用戶越來越多時,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各種好玩的作品,而不單單是一種展示,比如會出現動漫類、遊戲類的作品,以此逐漸讓C端人群發現並習慣三維的展示方式,就像視頻播放機一樣,過去人們需要下載軟體、APP才可以觀看視頻,而現在可以隨時隨時觀看視頻,模多客則可以讓人們在網頁上觀看各式各樣的三維模型。

瞄準AR 下一個大動作——APP

模多客研發APP的原因只有一個——AR。

創業初期考慮到差異化和推廣的問題,模多客沒有選擇APP。APP有一定的推廣難度且留存率較低,手機用戶習慣于清理不常用的APP以節省存儲空間,所以模多客將APP視為將來一定會做,但並不是初期最重要的一件事。而2018年,就是當時所想的那個“將來”。

為什麼一定要做APP?原因很簡單,iOS系統中只有APP可以打開攝像頭,來實現AR功能。而AR功能對於三維模型展示來說又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如果一個傢俱廠希望將一件傢俱的三維模型在顧客家中得到展示,則必須用到AR。

李奉學介紹到,APP將會包含更豐富的內容,這也面臨著更多的技術挑戰。其中首要的就是光場問題,如果想要使整個模型的表層光來源於真實的光線,就需要用攝像頭去探測現實環境的光場的白平衡、亮度、偏光等因素,然後將這些映射到模型上,使模型看起來就像在真實環境中一樣。這些都是AR要做的事。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也在不停地變化。我們感知事物的方式已經從二維逐漸變為三維,甚至多維。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使人們更便捷地獲取三維模型、降低人們觀看三維事物的門檻就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五月份,模多客獲得了數百萬元種子輪投資。在那之前,李奉學經歷了一段重壓之下的日子。現在,這個團隊在老北京胡同的一個院子裡,堅持著最初的熱情,追隨並挑戰最前沿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