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工出身的他,靠賣磚年收入達20億,一舉成為行業首富

油畫《蒙娜麗莎》描繪了一位端莊秀美、溫柔恬靜的西方婦女的肖像,

她的雙眸傳神而多情,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優雅的微笑。蒙娜麗莎謎一樣的微笑,帶給我們無盡的遐想。這幅畫作的作者達·芬奇一定不會想到,數百年之後,在遙遠神秘的東方,有一個陶瓷品牌正把她“神秘的微笑”帶入中國的千家萬戶。

從生產瓷磚到進軍陶瓷薄板、瓷藝畫藍海市場,從剛剛轉制的鄉鎮企業到利稅過億的行業龍頭,他帶領企業開拓出陶瓷薄板等藍海市場;他就是蒙娜麗莎集團董事長——蕭華。

那是60年前深秋的一個夜晚,一陣嬰兒的啼哭聲,打破了小鄉村夜空的寧靜。一個小生命誕生在廣東佛山一個叫黎湧的偏僻村莊。蕭家又迎來了一個小寶寶,望子成龍的父母用報效中華的“效華”的諧音給小生命取名“蕭華”,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成人之後,能夠發憤圖強,報效國家。

貧窮與饑餓一直伴隨著蕭華的苦難童年,

1963年,15歲的蕭華就在當時的佛山石灣區瀾石公社黎沖大隊仁星生產隊務農。種田、種菜、種甘蔗、養魚、挖沙。一個農民會做的所有農活他都幹過。

1968年,農民出身的蕭華走進了工廠,開始了他人生命運的新轉折。憑著一身力氣,特別能夠吃苦耐勞的蕭華,從最底層的力氣活幹起,先後幹過鐵匠、做過電焊工、跑過銷售,在瀾石仁星五金廠工作時,因為業績突出被提升為主管生產的副廠長。

當時廠裡有兩個供銷員,但業務量卻一直不好。面對企業生產很不飽和的狀況,蕭華決定自己兼職跑供銷,外出承攬業務。從那時起,蕭華經常騎著摩托車四處奔走,珠三角的很多地方,包括東莞、中山、江門等地他都跑遍了。後來發展到,他一個人拉回來的單五金廠都做不完了,還要找其它企業來完成。

1983年,佛山石灣耐酸陶瓷廠從義大利引進了整條現代化陶瓷生產線。

憑藉對五金生產與加工的熟練,蕭華從這套義大利陶瓷生產線接觸到了陶瓷生產設備,從此結緣建築陶瓷行業。

看准了陶瓷行業會大有發展的蕭華,敏銳地捕捉到了國產陶瓷裝備市場的空白,他決心從生產核心設備輥道窯爐著手,進行研發生產。沒有任何資料,只有從事五金生產10多年的經驗。為此蕭華一邊摸索學習,一邊付諸實踐,經過無數次的實驗調試,終於迎來了國產窯爐的順利投產,

而且產品品質較進口窯爐有較大的提升,蕭華也因此成為窯爐國產化的開山人之一。

1998年,蒙娜麗莎的前身——位於南海市西樵鎮的樵東高級牆地磚廠整體轉制,蕭華憑藉著自己在陶瓷行業的名望和地位,入主加盟,出任蒙娜麗莎董事長。

蕭華初到樵東時,佛山大部分企業的產品都定位在中低檔。蕭華決定開發高檔產品。公司一名董事在巴黎羅浮宮參觀時,當看到達芬奇的名畫《蒙娜 麗莎》後,萌發了使用“蒙娜麗莎”作為品牌名稱的想法。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蕭華及公司股東的支持,“蒙娜麗莎”作為一個高檔陶瓷品牌誕生了。

為了迅速打響品牌,1999年到2000年,蒙娜麗莎先後參加了上海、天津、北京、溫州四地的陶瓷展覽,在這四次展覽中,蒙娜麗莎的展位在企業和陶瓷行業裡都史無前例地開創了大面積、高規格展位元的先河。

剛走上品牌化之路的蒙娜麗莎卻迎來一次新的危機。2003年,一位高管離職創業,還帶走了一批高管,令蒙娜麗莎發展一時陷入低谷。品牌化初有起色的蒙娜麗莎遭遇“滑鐵盧”,市場上甚至有人傳言蒙娜麗莎也許會就此一蹶不振。

生死攸關的時刻,蕭華挑起了重新整合企業的重擔,對內穩定軍心,重建管理隊伍。在安撫好內部員工後,蕭華又及時與廣大經銷商、供應商進行密切溝通,對供應商過去的承諾,無論多麼艱難仍會一律兌現。一系列超凡的舉措實施後,大大激勵和鼓舞了利益各方的信心,贏得了他們對蒙娜麗莎的信賴,廠商合作共贏的關係更加密切了。

到2004年,蒙娜麗莎的業績不但沒有出現人們想像的悲觀結果,反而還實現了同比增長40%的佳績。

2005年底經評估,“蒙娜麗莎”的品牌價值已達16.82億元,商標價值達9.68億元,成為行業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等眾多頂級榮譽大滿貫的少數品牌之一。

隨著建陶產能的快速增長,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都已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減量化、低能耗、再利用的迴圈經濟成為陶瓷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蕭華認為,企業有責任和義務對此有所建樹,包括節能、 環保、安全、降耗、低等級原料應用等。蒙娜麗莎國內首條大規格建築陶瓷薄板(pp板)生產線的順利投產,改寫了陶瓷企業“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行業 現狀。

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的禪城區,關閉或轉產的企業已占該區陶瓷企業總數的近70%,而先人一步走上低碳之路的蒙娜麗莎則毫髮無傷,成為佛山南海保留的10家陶瓷企業之一。

而近三年多時間,根據蒙娜麗莎財報顯示,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4.33億元、15.73億元、23.19億元和12.36億元,其主營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截止12月20日,蒙娜麗莎集團市值超過78億。

蕭華初到樵東時,佛山大部分企業的產品都定位在中低檔。蕭華決定開發高檔產品。公司一名董事在巴黎羅浮宮參觀時,當看到達芬奇的名畫《蒙娜 麗莎》後,萌發了使用“蒙娜麗莎”作為品牌名稱的想法。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蕭華及公司股東的支持,“蒙娜麗莎”作為一個高檔陶瓷品牌誕生了。

為了迅速打響品牌,1999年到2000年,蒙娜麗莎先後參加了上海、天津、北京、溫州四地的陶瓷展覽,在這四次展覽中,蒙娜麗莎的展位在企業和陶瓷行業裡都史無前例地開創了大面積、高規格展位元的先河。

剛走上品牌化之路的蒙娜麗莎卻迎來一次新的危機。2003年,一位高管離職創業,還帶走了一批高管,令蒙娜麗莎發展一時陷入低谷。品牌化初有起色的蒙娜麗莎遭遇“滑鐵盧”,市場上甚至有人傳言蒙娜麗莎也許會就此一蹶不振。

生死攸關的時刻,蕭華挑起了重新整合企業的重擔,對內穩定軍心,重建管理隊伍。在安撫好內部員工後,蕭華又及時與廣大經銷商、供應商進行密切溝通,對供應商過去的承諾,無論多麼艱難仍會一律兌現。一系列超凡的舉措實施後,大大激勵和鼓舞了利益各方的信心,贏得了他們對蒙娜麗莎的信賴,廠商合作共贏的關係更加密切了。

到2004年,蒙娜麗莎的業績不但沒有出現人們想像的悲觀結果,反而還實現了同比增長40%的佳績。

2005年底經評估,“蒙娜麗莎”的品牌價值已達16.82億元,商標價值達9.68億元,成為行業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等眾多頂級榮譽大滿貫的少數品牌之一。

隨著建陶產能的快速增長,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都已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減量化、低能耗、再利用的迴圈經濟成為陶瓷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蕭華認為,企業有責任和義務對此有所建樹,包括節能、 環保、安全、降耗、低等級原料應用等。蒙娜麗莎國內首條大規格建築陶瓷薄板(pp板)生產線的順利投產,改寫了陶瓷企業“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行業 現狀。

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的禪城區,關閉或轉產的企業已占該區陶瓷企業總數的近70%,而先人一步走上低碳之路的蒙娜麗莎則毫髮無傷,成為佛山南海保留的10家陶瓷企業之一。

而近三年多時間,根據蒙娜麗莎財報顯示,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4.33億元、15.73億元、23.19億元和12.36億元,其主營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截止12月20日,蒙娜麗莎集團市值超過7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