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呂梁市“傳承好家風 爭當文明戶”事蹟巡展走進交口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 “咋們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作為兒媳婦孝敬照顧老人是應該的,我要把孝老敬老的家風傳承給孩子們,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來自交口縣講理村的孝老敬老模範韓水蘭真情流露地說。

4月6日,呂梁市2017年“傳承好家風 爭當文明戶”(孝老敬老)事蹟巡展交口專場在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來自呂梁市各縣(市、區)的孝老敬老道德模範們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家庭,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他們的感人事蹟贏得了全場觀眾的崇高敬意和熱烈掌聲。交口縣政府縣長喬勁松出席巡展活動並致辭。

縣領導劉明山、劉青平、劉雁斌、周筱莉、段鳳萍、王尚贇、由書生參加活動。縣直各單位、各鄉鎮負責人,以及縣城部分群眾和學生觀看了展演。

交口縣政府縣長喬勁松出席巡展活動並致辭。

報告會上,喬勁松說,呂梁市“傳承好家風、爭當文明戶”事蹟巡展,

既是一場精神文明典型事蹟的專題報告,更是一次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弘揚傳承。交口縣將以這次市委巡展活動為新的起點,大力宣傳報導文明戶的典型事蹟,全力營造“孝老敬老”的濃厚氛圍,讓爭先進、創文明、樹新風成為全縣人民的自覺行動,讓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深入人心,讓愛心、孝心、熱心充滿社會、溫暖每個家庭,為交口縣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整場活動通過播放短片、現場訪談、歌曲、詩朗誦等方式生動展現了孝老敬老文明模範的感人事蹟和高尚精神,他們當中,有的把養母、繼父、岳母像親生父母一樣侍奉,有的照顧植物人母親體貼入微,有的侍奉行動不便的婆婆幾十年如一日。

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但他們都以自己的真誠淳樸、無私奉獻、積極樂觀詮釋出人間親情,弘揚了一種美德、一種精神、一種催人向上的力量。一段段感人事蹟,一個個真實故事,“孝老愛親”模範們帶來的“感動”,猶如一股暖流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洗滌著觀眾的心靈。真摯的感情流露,讓現場很多人感觸良多,大家用最熱烈的掌聲表達了自己的敬意。

“治身莫先于孝,治國莫先於公。孝是流水,要代代相傳,上代截流,下代乾涸,傳承好家風,孝字該當頭。宣傳系統的幹部職工要結合當前正在進行的“兩提一創”活動,學習是基石,落實是關鍵,我們有義務帶頭行孝,為全力營造交口“孝老敬老”的濃厚氛圍樹新風、做榜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雁斌在採訪中說到。

據悉,交口縣的孝老敬老文明戶評選表彰活動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並將同步啟動勤儉辦事、脫貧光榮、誠信守法、崇文學技四類文明戶和富有交口特色的“脫貧攻堅”共十項標準、百名先進典型的評選表彰活動。活動將扶貧與扶志結合起來,積極引導人民群眾遵守道德規範,弘揚傳統美德,構建孝老愛親、贍養老人的社會風尚,著力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進取精神,教育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交口新聞辦 解德智)

“治身莫先于孝,治國莫先於公。孝是流水,要代代相傳,上代截流,下代乾涸,傳承好家風,孝字該當頭。宣傳系統的幹部職工要結合當前正在進行的“兩提一創”活動,學習是基石,落實是關鍵,我們有義務帶頭行孝,為全力營造交口“孝老敬老”的濃厚氛圍樹新風、做榜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雁斌在採訪中說到。

據悉,交口縣的孝老敬老文明戶評選表彰活動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並將同步啟動勤儉辦事、脫貧光榮、誠信守法、崇文學技四類文明戶和富有交口特色的“脫貧攻堅”共十項標準、百名先進典型的評選表彰活動。活動將扶貧與扶志結合起來,積極引導人民群眾遵守道德規範,弘揚傳統美德,構建孝老愛親、贍養老人的社會風尚,著力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進取精神,教育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交口新聞辦 解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