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潞江壩小粒咖啡:急需培育更多“貓屎咖啡”品牌

優越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使雲南小粒咖啡以其優良的品質備受國外客商的青睞,

出口量占全國咖啡出口的50%以上,位居全國之首。但一直以來,90%的出口產品卻是價格較低的生咖啡豆,且缺乏全國知名品牌。4月初,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實地走訪雲南省保山市潞江壩時,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雲南省小粒咖啡的主產地,潞江壩咖啡正在著力開發精品特色咖啡,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全國品牌。

4月2日,雨後的潞江壩氣溫回升至20多度,今年的咖啡豆採摘剛剛結束。在全國第一咖啡大村新寨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種咖啡至今,全村的咖啡面積已多達1.2萬多畝,占全村總耕地面積的95%。據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介紹,目前,該村已投產咖啡9000餘畝,咖啡豆年產量1800噸年產值2520萬元,主要種植有7963、卡蒂姆、鐵皮卡等品種。

整個度假區的小粒咖啡仍以種植、粗加工為主,已發展咖啡專業合作社59個,

其中粗加工21個,精加工3個,粗加工產品主要遠銷歐洲、中東、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以及上海、廣州、深圳、海南等國內市場。

擁有怒江峽谷地帶“潞江壩”的保山市一直以小粒咖啡而聞名。在當地農民和技術人員的精心培育下,潞江壩創造了小粒咖啡質優高產的經驗,產量占雲南全省的70%左右。1980年後,潞江壩小粒咖啡的“子孫”遍及全國,潞江壩也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良種基地之一。

雲南全省的咖啡產業經過30年的發展,優勢產區基本形成,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2015年,該省咖啡種植面積達177萬畝、產量達13萬噸,產業規模優勢逐步顯現,面積、產量中國第一的地位不可動搖。

然而,由於生豆以初加工產品的形式出口,僅完成脫皮、脫膠等工序,加之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導致保山潞江壩小粒咖啡無法擁有定價權。從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援助雲南項目和雀巢、麥氏等咖啡專業化生產集團的參與,

咖啡價格升溫,咖啡豆最高每公斤曾達30元,到咖啡價格受國際市場供大於求的影響,曾跌入低谷,咖啡豆每公斤跌到7元。保山小粒咖啡這個最早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產品,曾經歷著過山車般的行情。

“潞江壩咖啡要調結構,大力發展精品特色的小粒咖啡。“4月2日,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目前,潞江壩已出現了貓屎咖啡、圓豆咖啡、掛耳咖啡等品種豐富的特色產品,提升了咖啡初加工水準,獲得了更大的市場和利潤空間。目前保山市已湧現出了雲潞、合美、高老莊、亞通、新寨、白虎山、新城、比頓8家省級龍頭企業,涉及外貿出口的咖啡企業達到13家。深加工產品銷售模式也不斷多樣化,有線上、線下及實體店、訂單等多種形式。

去年底,在第二屆雲南咖啡杯中國沖煮大賽總決賽暨保山咖啡文化節開幕儀式上,保山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曉表示,到2020年,全市優質咖園種植總面積將達30萬畝,總產量達5萬噸,其中精品咖啡占總產量的40%左右,產值比“十二五”末翻一番,達到20億元,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國際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保山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曉表示,到2020年,全市優質咖園種植總面積將達30萬畝,總產量達5萬噸,其中精品咖啡占總產量的40%左右,產值比“十二五”末翻一番,達到20億元,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國際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