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陝西:打擊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利劍”出鞘

陝西網訊今年3月開始,全省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利劍”行動,

到現在,這一行動的實施情況如何?今天(12月20日)省政府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對《全省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利劍”行動》的執行情況進行瞭解讀。

據悉,全省共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案件1129起,發起全國集群戰役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32人,刑事拘留974人,涉案金額1.55億元。

全省570多人的專業化隊伍已形成建制

過去,遇到有關環境和食品藥品的問題,

大家想到的更多的是環保廳、食藥局,為什麼省公安廳要專門成立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省公安廳副廳長李向陽表示,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對食品安全要採取“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指示精神,把打好民生領域安全保衛戰置於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來謀劃。
3月1日,在全省治霾工作會議上,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副省長杜航偉為省公安廳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揭牌,標誌著我省打擊環境與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專業隊伍正式成立,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

目前,省公安廳環食藥總隊編制20人,實有民警17人,設1科4隊。10個市級、80多個縣級公安機關相繼組建了環食藥偵查機構,

全省570多人的專業化隊伍已形成建制。

建立"三級河流警長制" 全省偵控"一張圖"

自“利劍”行動開展以來,在"打擊洋垃圾"、"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 "濫挖濫采"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目前,共辦理環境刑事案件4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46人,查處治安案件439起,行政拘留364人。

省公安廳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王明峰表示,今年全省公安機關始終保持打擊污染環境犯罪的高壓態勢,

同時加大環境犯罪防控力度,一是按照全省河長辦安排部署,為了確保江河生態環境的絕對安全,在水利部門建立"河長制"的基礎之上,探索建立了"三級河流警長制",負責進行常態巡查、打擊犯罪和聯合執法。全省共確定市局級河流警長84名,分縣局級河流警長295名,派出所河流警長691名。二是以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為契機,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區的標準,
全面摸清污染源基礎資訊底數,建立全省偵控"一張圖"。三是以打開路,以打促防,要求企業遵守法律法規,提高守法經營意識,形成系統治理、共用共治的社會格局。

打源頭、端窩點、斬鏈條 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和用藥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民群眾哪有幸福可言?因此我們公安機關緊緊圍繞著食品藥品的安全重拳出擊,我們從生產、銷售、儲存、使用等環節,打源頭,斬鏈條。”省公安廳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副總隊長王開利說到。

西安食藥偵部門堅持"破大案,保穩定,破小案,暖民心"的理念,重拳出擊,打源頭,摧網路,斬鏈條,尤其是對老百姓非常關注的米、面、油、肉、調料品、藥品等違法犯罪"零容忍",對涉及生產、銷售、運輸、儲藏等全環節全鏈條殲滅性打擊。今年共打擊了環食藥犯罪26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0人。其中,破獲了工業冰醋酸勾兌食用醋案件,搗毀5個窩點,扣押工業冰乙酸7噸,勾兌的食用醋萬餘瓶;偵破的“5.22”假調料案件,赴外省端掉造假生產銷售窩點8個。

與阿裡巴巴簽署了《備忘錄》打擊互聯網犯罪

當下中國已經入了網路社會,網路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很多新型犯罪。據介紹,省公安廳、省食藥監局與阿裡巴巴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了三方打擊網路犯罪合作備忘錄,對阿裡巴巴提供的174條涉網食藥犯罪線索開展核查偵查,最大限度提升打擊網路違法犯罪效能。

西北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付玉明表示,與阿裡集團合作,可以方便警方獲取和固化證據,確立較高的證據標準,例如通過"雲儲存"功能及時上傳相關證據材料,可以防止證據損毀;通過大資料分析,對證據真偽進行初級檢測,提高刑事偵查的效率。警方與互聯網企業的高效合作,有利於打擊犯罪的規範化與法治化。

發現環食藥違法線索,如何舉報?

西安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副支隊長李利表示,2016年西安市食安委出臺了食藥品的案件線索獎勵辦法,她呼籲廣大百姓發現食藥品線索積極撥打12331舉報,一經查實,將按照規定進行現金獎勵。

如何從根本上治理環境和食藥犯罪?聽聽專家怎麼說

西北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付玉明表示,中國當下的環境食品藥品的違法犯罪問題,是社會轉型期中出現的階段性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市場經濟發展不充分,自由市場的調節機制缺乏自覺性,導致食藥領域出現假冒偽劣產品;法治化的治理結構正在建構之中,政府的職責權能和監督機制尚未充分發揮。

對於具體的治理舉措,既要治標又要治本,需要標本兼治,根本的路徑在於法治治理。一方面,對於既存問題,要堅決打擊,以打促防;避免運動式打擊,應該堅持依法治理和常態化治理;打擊違法犯罪的過程中,要規範有效,注意證據的取得和固化,尊重程式正義和保障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另一方面,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實際還要加強預防。一是要加強立法,建立健全法律體系;二是轉變政府的管理方式,加強部門聯動的監管機制;三是要資訊公開,加強媒體監督,吸收公眾參與,確立合理的獎勵激勵的形式,這樣才能夠徹底解決這樣的問題。

打源頭,斬鏈條。”省公安廳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副總隊長王開利說到。

西安食藥偵部門堅持"破大案,保穩定,破小案,暖民心"的理念,重拳出擊,打源頭,摧網路,斬鏈條,尤其是對老百姓非常關注的米、面、油、肉、調料品、藥品等違法犯罪"零容忍",對涉及生產、銷售、運輸、儲藏等全環節全鏈條殲滅性打擊。今年共打擊了環食藥犯罪26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0人。其中,破獲了工業冰醋酸勾兌食用醋案件,搗毀5個窩點,扣押工業冰乙酸7噸,勾兌的食用醋萬餘瓶;偵破的“5.22”假調料案件,赴外省端掉造假生產銷售窩點8個。

與阿裡巴巴簽署了《備忘錄》打擊互聯網犯罪

當下中國已經入了網路社會,網路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很多新型犯罪。據介紹,省公安廳、省食藥監局與阿裡巴巴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了三方打擊網路犯罪合作備忘錄,對阿裡巴巴提供的174條涉網食藥犯罪線索開展核查偵查,最大限度提升打擊網路違法犯罪效能。

西北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付玉明表示,與阿裡集團合作,可以方便警方獲取和固化證據,確立較高的證據標準,例如通過"雲儲存"功能及時上傳相關證據材料,可以防止證據損毀;通過大資料分析,對證據真偽進行初級檢測,提高刑事偵查的效率。警方與互聯網企業的高效合作,有利於打擊犯罪的規範化與法治化。

發現環食藥違法線索,如何舉報?

西安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副支隊長李利表示,2016年西安市食安委出臺了食藥品的案件線索獎勵辦法,她呼籲廣大百姓發現食藥品線索積極撥打12331舉報,一經查實,將按照規定進行現金獎勵。

如何從根本上治理環境和食藥犯罪?聽聽專家怎麼說

西北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付玉明表示,中國當下的環境食品藥品的違法犯罪問題,是社會轉型期中出現的階段性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市場經濟發展不充分,自由市場的調節機制缺乏自覺性,導致食藥領域出現假冒偽劣產品;法治化的治理結構正在建構之中,政府的職責權能和監督機制尚未充分發揮。

對於具體的治理舉措,既要治標又要治本,需要標本兼治,根本的路徑在於法治治理。一方面,對於既存問題,要堅決打擊,以打促防;避免運動式打擊,應該堅持依法治理和常態化治理;打擊違法犯罪的過程中,要規範有效,注意證據的取得和固化,尊重程式正義和保障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另一方面,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實際還要加強預防。一是要加強立法,建立健全法律體系;二是轉變政府的管理方式,加強部門聯動的監管機制;三是要資訊公開,加強媒體監督,吸收公眾參與,確立合理的獎勵激勵的形式,這樣才能夠徹底解決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