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岳王亭:烽火歲月裡的愛國情

岳王亭:烽火歲月裡的愛國情

羅雅琴

每到嶽麓山,多數人必去的是愛晚亭。而坐落在湖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岳王亭,恐怕光臨者要少了許多。正因如此,這塊古樸的靜謐之地,

在周遭車水馬龍的喧鬧都市中,顯得尤為可貴。

岳王亭位於湖南師範大學校園內嶽麓山腳下的一處谷地,隱藏在宏偉大氣的麓山忠烈祠後,仿若遺世獨立。繞過祠堂,有一短坡,草色青蔥。右有一潭,潭水清冽。沿著潭水邊的石梯,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

是一處堪比山水畫的景象。

別致的六角攢尖亭子,宛若無暇碧玉的池塘,身姿綽約的依依楊柳,蜿蜒曲折的石砌碑廊,在嶽麓山巍峨背影的映襯下,它渾身散發著難以捉摸的神秘氣息。這裡,深深淺淺的綠,不溫不火,恰到好處。中間夾雜著香楓、松柏、玉蘭,生意盎然。

早春的濛濛細雨,依然阻擋不了學生們來此晨讀的決心,還有老年人來此晨練的熱情。看到這幅景象,我大抵明白了什麼叫做和諧之景。

而站立在那一汪碧水之上的亭子,充當了這幅和諧景象的守衛者,默默守護著這一片難以求得的靜謐與安詳。

走近岳王亭,可見它是石木結構。六角攢尖重簷頂,頂蓋黃色琉璃瓦,六角起翹。亭子六面均設額枋,額枋下配有實木鏤空掛落,內頂為六方藻井,繪有彩畫。亭子四周設有圍欄,中間有一石桌,桌邊有四個石凳。亭內立有一青石碑,長約1米5,寬約半米,

高3米左右。

這座石碑正面有朱線彩繪一幅,細瞧之下,才知是嶽公之像。民族英雄岳飛正手捋長須,氣宇非凡地坐立於此。石碑背後為漢白玉石刻,雕刻著顏昌堯書《岳忠武王年譜》,細細地品讀碑文,一段塵封的歲月漸漸開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大規模武裝侵略我國領土,

東北全境淪陷,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為了挽救民族危難,全國各地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抗日救亡運動,以各種不同方式表明抗日的決心,岳王亭便在這樣的背景下修建。

眾所周知,嶽飛是南宋抗金名將。他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妥協投降的壯舉,

被歷代人崇敬。特別是當在外敵入侵、民族危難之際,嶽飛的“精忠報國”精神,鼓舞和振奮了多少能人志士前赴後繼。

岳王亭,鐫刻了一段烽火歲月裡的愛國情。1993年10月,岳王亭被長沙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岳王亭所在地嶽麓山風景區被湖南省委宣傳部公佈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站立亭前,遙想當年,它正如一面精神旗幟,在混沌中指引著無數中華兒女,就這樣一步又一步,在無比艱難的歲月中,走出了一番新天地。

在混沌中指引著無數中華兒女,就這樣一步又一步,在無比艱難的歲月中,走出了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