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要這樣未來真的連房子都租不起了

中國的人口規模決定了大部分熱門城市商品房供應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加上房價高築,很多真正購房需求的人根本買不起房,選擇租房的人還是占大多數,國家為了讓所有人住有所居,

提升租房的居住品質,提出了“租購並舉”的政策。而長租房一度被視為“租購並舉”的重頭戲。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部分熱門的二線城市均相繼推出了長租型地塊,長租房被視為未來緩解剛需購房和調節市場供需失衡的一劑良藥。然而,時至今日,真正意義上的長租房,具體怎麼玩,還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推行方案。於是,部分持有長租地塊正在開發的房企開始想入非非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北京大興區黃村一長租房專案“中國鐵建理想家”拋出租房“一次性付十年租金和二十年押金”,這筆賬總計180萬,也就是說未來想要在這個長租房項目租房,房客必須要先交納180萬元才能住上。What?交180萬元就為了租房?我沒有看錯吧!筆者稍微查閱了大興區的一個新房項目,

均價6萬,77平米的二房首付才140萬左右,如果租客能夠一次性拿出180萬,他何必租房呢,想想就不靠譜。該消息一傳開,該企業就立馬給約談了,這顯然是打著租房的幌子在賣房嘛,而且租期才僅僅是10年,想想都覺得好笑。

國家現行推出的長租房模式跟以往的還是有所不同的,以往的長租公寓,主要是運營商承包,或者開發商將自己部分持有的土地拿出來開發打造,現在國家直接推出長租型地塊,等於拿地的當下,就決定這個地塊的性質是只租不售了。

由於是一種新的嘗試,沒有足夠底氣的開發商其實不太敢貿然接手,畢竟與過往房地產開發的資金快速回籠模式不同,

長租型地塊更多的要求房企要有長久穩定的運營能力,而且投入的資金不可能短期內有所回報,這是小開發商無法做到的,為了防止“以租代售”的現象出現,國家還發佈過相關政策,約束土地持有房企通過“以租代售”或其他方式變相銷售。

之所以在有相關政策明確禁止持有長租地塊的房企以任何形式“以租代售”,但依然有房企敢於“頂風作案”,筆者認為主要還是因為當前許多房企並沒有找到一條真正能讓長租類產品可持續運營起來的路子,都是想著如何讓開發資金儘快回籠,這種思維完全無法解決當下長租房的問題。所以如果房企拿下長租型地塊,必須要意識到這是一場持久戰,如何把長租房穩定有序的運營起來,通過服務升級,管理升級,運營升級,為租房者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把優質服務打包到房產中,形成疊加效應,才是房企發展長租房應該思考的長遠之計。

通過服務升級,管理升級,運營升級,為租房者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把優質服務打包到房產中,形成疊加效應,才是房企發展長租房應該思考的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