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1000多頂級技術人員流向中韓企業,多為半導人才 這是要從內部打垮日本製造啊

在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的大約40年裡,日本機電企業至少有1000多名國內頂級技術人員流向以中國和韓國為中心的亞洲企業。中韓等國家主要邀請90年代以後因大量裁員而多出的日本核心人才,

這些人才為亞洲企業的飛躍做出了重要貢獻。雖然日本人才向中韓等國家的流動似乎已經過了高峰期,但先進技術可能會繼續流向國外,日本政府也開始討論應對措施。

“技術實力強的人才正在外流”,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主任研究官藤原綾乃對1976年至2015年春季的約40年的人才動向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日本機電企業的技術人員有490人流入韓國企業,

196人流入中國大陸企業,還有350人進入臺灣和泰國等的企業。

藤原綾乃利用大資料對這40年裡亞洲境內的技術專利內容進行整理,對比在日本企業任職時申請專利的姓名與轉職海外後姓名一致的案例,確定了外流人才的數量。僅專利中出現名字的高級技術人員總數就超過1000人,實際外流的人數應該更多。

年輕人才也大量外流

在轉職海外企業的日本人才中,韓國有40%以上、中國有近30%來自日立製作所和松下等日本國內的8大企業。較之於快退休的人,相對比較年輕的人才占比更高,中國有90%以上、韓國有70%以上都在50歲以下。藤原表示其中很多是獲得了經常被引用專利的“日本頂級人才”。

日本人才向中韓的大移動加速是在2000年代。

因IT泡沫破滅和雷曼危機陷入業績低迷的日本爾必達記憶體2012年破產。日本瑞薩電子被迫實施了裁掉一半員工的徹底改革,失去立足之地的優秀半導體技術人員大多都到海外去尋找大展身手的場所。據受到中國企業邀請的一位日本技術人員透露,“2000年代中期有數千名日本技術人員在中國”。此次調查的技術人員只是冰山一角。

9月中旬,在距離韓國首爾西南30公里左右的安山市一家智慧手機電子零部件企業的工廠裡,

2012年從三星集團跳槽過來的高井啟二(46歲,化名)正在指導改善產品品質。

“三星集團正在為新工廠尋找技術人員”,2005年在日本一家電子零部件公司擔任新技術開發組組長的高井接到了獵頭公司的邀請。條件非常誘人,不僅年收入能提高30%以上,還為單身人士提供三室一廳的住房等。哪怕2012年離開三星後,

高井憑藉曾在三星任職的良好聲譽,重新在韓國找工作也沒有遇到任何困難。

中韓企業實現了迅猛成長。日經旗下QUICK FactSet的資料顯示,韓國三星電子2016財年(截至2016年12月)的銷售額換算成日元約為20萬億日元,過去10年裡翻了一番。中國華為技術的銷售額也增加至5倍以上。而在此期間,日本企業的銷售額則基本持平,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上文提到的那名在中國工作的日本技術人員指出:“中國企業不到3年能完全複製技術”。隨著技術實力大幅提高,韓國企業挖日本人才的情況被認為告一段落,但藤原綾乃認為中國等國家“今後會繼續錄用日本技術人員”。

提供5000萬日元的成果報酬

“年薪3000萬日元。工廠步入正軌後還提供5000萬日元的成果報酬”,2017年春季,在東芝四日市工廠工作的一位40多歲半導體技術人員接到了自稱是獵頭公司的熱情邀請,對方表示“在中國工作3年就能賺到很多錢”。對開始量產半導體的中國企業來說,決定出售給日美韓聯盟的東芝記憶體是技術人員的寶庫。

日本政府也在警戒人才外流的情況。日本企業佔優勢的技術不僅是半導體,還有飛機機身等使用的碳纖維和能進行高精度加工的機床等眾多技術。

日本10月施行修訂版《外匯法》,加強了對安保等相關高級技術外流的防範。擔心重要技術會因企業並購外流時,可以對海外投資者等下達出售股份的命令等。

日本的《外匯法》還規定,如果技術人員在跳槽的海外企業洩露日本國內的重要技術,可以對其進行處罰,但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承認,“有時並不能完全掌握外流人員動向”。

新日本制鐵(現為新日鐵住金)2012年以盜取其最先進的鋼板技術等為由,對韓國大型鋼鐵企業浦項制鐵等提起訴訟。新日鐵住金的前員工也涉嫌洩露技術。雖然新日鐵住金的案例屬於“商業間諜”所為,但毋庸置疑的是,人為的技術外流會對企業造成巨大打擊。

如今是物聯網(IoT)時代,無論在哪個行業,機電技術人員在亞洲以外的地區也備受歡迎。日本的技術人員仲介公司Meitec Next的社長河邊真典指出:“不僅是亞洲,人才流向美國穀歌和德國博世等歐美企業也會影響日本未來的競爭力”。

日本獵頭公司Genius社長三上俊輔強調:“在日本,技術人員的地位相對較低。應當提高工資水準等,建立讓技術人員得到應有回報的機制”。

進入自身能力能儘量得到更高評價的環境是技術人員的根本願望。越是在全球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跳槽的抗拒越小。僅通過加強監管來保護國家利益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

國內企業重點關注半導體人才

日本的半導體實力是不容置疑的,而去年以來動盪的東芝就成為了中國挖人的重點去除。他們似乎是看透了現場技術人員的凝聚力降低,其他競爭企業紛紛來東芝挖人。在正式開始推進出售談判的初春時節,一到傍晚,四日市工廠的南門就會出現可疑的身影。他們是獵頭公司的員工。南門離開發設施最近。獵頭公司來這裡是為了挖走那些能夠提高半導體生產的成品率、被稱為「工藝工程師(Process Engineer)」的技術人員。

在半導體領域,有時一個想法就能大幅提高成品率和產品性能,因此圍繞優秀技術人員的爭奪戰非常激烈。挖人也是家常便飯,獵頭公司坦言:「通過跳槽前同事的推薦以及從發表論文作者名單中鎖定目標,尋找見面機會然後進行遊說是常用手段」。

某外資獵頭公司的負責人透露:「幫企業成功挖來一名優秀技術人員所得的酬金為跳槽者年收入的40%」。在半導體領域,技術人員的介紹費有時一人高達1000萬日元。

不簽保密協議的話,獵頭不會告知委託方是誰。不過在東芝,中國紫光集團在背後挖人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技術人員的主要「買家」以前是韓國,現在是中國。

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公司正利用政府資金在湖北省武漢市建設投資超過2萬億日元的大型記憶體工廠。紫光集團相關人員表示,該工廠要想順利啟動,「2018年之前至少需要確保數千名技術人員」。

紫光集團在美國矽谷建立了研發基地,正在挖半導體廠商的技術人才。還討論在日本建立設計開發基地,積極爭取日本技術人才。被日本企業「年功序列(論資排輩)」型收入體系束縛的東芝技術人員被紫光認為是「廉價而優秀的人才」。

日本大型電機企業相繼放棄半導體業務,爾必達記憶體陷入破產、瑞薩電子大量裁員……如果僅觀察日本國內,半導體產業猶如夕陽。但環顧世界,從基礎上支撐資訊化社會發展的半導體卻是增長率很高的潛力產業。

因此,跳槽到研發資金充裕的海外大型企業的半導體技術人才不在少數。一名在中國半導體廠商工作5年以上的前NEC技術人員表示,「我在這兒能繼續做此前的研究。就算以前的同事認為我是叛徒,我也不後悔」。

雖然很難看到政府統計的資料,但日本經濟產業省擔憂的技術外流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在東芝記憶體業務的出售過程中,經濟產業省視為金科玉律的「阻止技術外流」只不過是一紙空談。到東芝四日市工廠的一線傾聽,就能聽到「濱松町(東芝總部)什麼都不知道」的聲音。

如果繼續這樣輕視一線,將被給出優厚待遇的競爭對手奪走優秀技術人才。半導體產業的有效招聘倍率在3年內從0.5倍提高至1.5倍。「隨著日本國內企業的裁員告一段落,今後招聘將日趨困難」,日本人才仲介公司Recruit Career表示。

東芝四日市工廠的第6製造廠房計畫2018年投產,並有進一步的擴建計畫。但如果投資決斷遲緩,工廠競爭力將下降,一線的士氣也將不斷下滑。長此以往,世界第2大記憶卡製造商的競爭力下降或許在所難免。

人才的大量流失是否就是日本經濟衰退的前兆呢?

本文來源於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玩什麼?

玩轉日本

關心留學,房產,二手,好物,旅行……

請掃二維碼或者點擊原文下載哦

【喵日本】app帶你享受在日生活

而在此期間,日本企業的銷售額則基本持平,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上文提到的那名在中國工作的日本技術人員指出:“中國企業不到3年能完全複製技術”。隨著技術實力大幅提高,韓國企業挖日本人才的情況被認為告一段落,但藤原綾乃認為中國等國家“今後會繼續錄用日本技術人員”。

提供5000萬日元的成果報酬

“年薪3000萬日元。工廠步入正軌後還提供5000萬日元的成果報酬”,2017年春季,在東芝四日市工廠工作的一位40多歲半導體技術人員接到了自稱是獵頭公司的熱情邀請,對方表示“在中國工作3年就能賺到很多錢”。對開始量產半導體的中國企業來說,決定出售給日美韓聯盟的東芝記憶體是技術人員的寶庫。

日本政府也在警戒人才外流的情況。日本企業佔優勢的技術不僅是半導體,還有飛機機身等使用的碳纖維和能進行高精度加工的機床等眾多技術。

日本10月施行修訂版《外匯法》,加強了對安保等相關高級技術外流的防範。擔心重要技術會因企業並購外流時,可以對海外投資者等下達出售股份的命令等。

日本的《外匯法》還規定,如果技術人員在跳槽的海外企業洩露日本國內的重要技術,可以對其進行處罰,但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承認,“有時並不能完全掌握外流人員動向”。

新日本制鐵(現為新日鐵住金)2012年以盜取其最先進的鋼板技術等為由,對韓國大型鋼鐵企業浦項制鐵等提起訴訟。新日鐵住金的前員工也涉嫌洩露技術。雖然新日鐵住金的案例屬於“商業間諜”所為,但毋庸置疑的是,人為的技術外流會對企業造成巨大打擊。

如今是物聯網(IoT)時代,無論在哪個行業,機電技術人員在亞洲以外的地區也備受歡迎。日本的技術人員仲介公司Meitec Next的社長河邊真典指出:“不僅是亞洲,人才流向美國穀歌和德國博世等歐美企業也會影響日本未來的競爭力”。

日本獵頭公司Genius社長三上俊輔強調:“在日本,技術人員的地位相對較低。應當提高工資水準等,建立讓技術人員得到應有回報的機制”。

進入自身能力能儘量得到更高評價的環境是技術人員的根本願望。越是在全球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跳槽的抗拒越小。僅通過加強監管來保護國家利益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

國內企業重點關注半導體人才

日本的半導體實力是不容置疑的,而去年以來動盪的東芝就成為了中國挖人的重點去除。他們似乎是看透了現場技術人員的凝聚力降低,其他競爭企業紛紛來東芝挖人。在正式開始推進出售談判的初春時節,一到傍晚,四日市工廠的南門就會出現可疑的身影。他們是獵頭公司的員工。南門離開發設施最近。獵頭公司來這裡是為了挖走那些能夠提高半導體生產的成品率、被稱為「工藝工程師(Process Engineer)」的技術人員。

在半導體領域,有時一個想法就能大幅提高成品率和產品性能,因此圍繞優秀技術人員的爭奪戰非常激烈。挖人也是家常便飯,獵頭公司坦言:「通過跳槽前同事的推薦以及從發表論文作者名單中鎖定目標,尋找見面機會然後進行遊說是常用手段」。

某外資獵頭公司的負責人透露:「幫企業成功挖來一名優秀技術人員所得的酬金為跳槽者年收入的40%」。在半導體領域,技術人員的介紹費有時一人高達1000萬日元。

不簽保密協議的話,獵頭不會告知委託方是誰。不過在東芝,中國紫光集團在背後挖人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技術人員的主要「買家」以前是韓國,現在是中國。

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公司正利用政府資金在湖北省武漢市建設投資超過2萬億日元的大型記憶體工廠。紫光集團相關人員表示,該工廠要想順利啟動,「2018年之前至少需要確保數千名技術人員」。

紫光集團在美國矽谷建立了研發基地,正在挖半導體廠商的技術人才。還討論在日本建立設計開發基地,積極爭取日本技術人才。被日本企業「年功序列(論資排輩)」型收入體系束縛的東芝技術人員被紫光認為是「廉價而優秀的人才」。

日本大型電機企業相繼放棄半導體業務,爾必達記憶體陷入破產、瑞薩電子大量裁員……如果僅觀察日本國內,半導體產業猶如夕陽。但環顧世界,從基礎上支撐資訊化社會發展的半導體卻是增長率很高的潛力產業。

因此,跳槽到研發資金充裕的海外大型企業的半導體技術人才不在少數。一名在中國半導體廠商工作5年以上的前NEC技術人員表示,「我在這兒能繼續做此前的研究。就算以前的同事認為我是叛徒,我也不後悔」。

雖然很難看到政府統計的資料,但日本經濟產業省擔憂的技術外流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在東芝記憶體業務的出售過程中,經濟產業省視為金科玉律的「阻止技術外流」只不過是一紙空談。到東芝四日市工廠的一線傾聽,就能聽到「濱松町(東芝總部)什麼都不知道」的聲音。

如果繼續這樣輕視一線,將被給出優厚待遇的競爭對手奪走優秀技術人才。半導體產業的有效招聘倍率在3年內從0.5倍提高至1.5倍。「隨著日本國內企業的裁員告一段落,今後招聘將日趨困難」,日本人才仲介公司Recruit Career表示。

東芝四日市工廠的第6製造廠房計畫2018年投產,並有進一步的擴建計畫。但如果投資決斷遲緩,工廠競爭力將下降,一線的士氣也將不斷下滑。長此以往,世界第2大記憶卡製造商的競爭力下降或許在所難免。

人才的大量流失是否就是日本經濟衰退的前兆呢?

本文來源於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玩什麼?

玩轉日本

關心留學,房產,二手,好物,旅行……

請掃二維碼或者點擊原文下載哦

【喵日本】app帶你享受在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