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村被大火燒了兩次,一次是皇帝下旨,一次是日軍侵略

長興縣洪橋鎮排田漾村“火燒潘”自然村,東側是前往圖影區景觀大道的“山湖路”,西側200米是直通太湖的楊家浦港,村南是長湖申北線航道,村北為洪橋鎮的中道路。該村距長興縣城8公里,

距洪橋中心鎮1公里。全村潘姓人家為主,現69戶人家中,潘姓人家佔有65戶。

火燒潘村進村村標

火燒潘村原來叫潘家村。明代洪武年間,村裡出了個叫潘長壽的京官。他秉性耿直,才智過人,且也敢作敢為。當代皇帝喜弄權術,常在朝廷上任意敕封為禦史。

後來敕封的禦史多了,朝廷就助長了辦事推諉之風,這可苦了下麵的黎民百姓。朝廷裡的臣子對皇上的做法有意見,可誰也不敢議論,生怕惹來殺身之罪。可就潘長壽卻有點挖按奈不住,總想尋找時機向皇上進言直諫。

不久,皇上派了一名管水利的禦史,讓他到長興加固太湖堤壩,他卻趁機貪污了朝廷下撥築太湖堤壩的款子。太湖堤壩加固工程後的第二年,恰遇上太湖發大水,

造成太湖決堤,湖水倒灌,成千上萬畝良田顆粒無收,但朝廷的皇糧卻一粒不能少。皇帝知道潘長壽是長興人,便委派他來長興徵收皇糧。潘長壽從京城回到家鄉,看到太湖邊上的田野被大水淹得白茫茫的一片,家鄉赤貧,餓殍遍野,他心裡難受極了。心想農田顆粒無收,農民本已無糧充饑,朝廷還搜逼皇糧,這明明是逼百姓的命。倒應該設法懲治那個貪污失職的水利禦史才對!

火燒潘村一景

潘長壽將計就計,命派數百兵丁,將水淹過的農田裡挖污泥,並將污泥挑上船,連挑數日,滿滿地裝載了十幾條大船的污泥,然後在污泥上遮蓋上稻草,插上朝廷征糧的大旗,順著運河浩浩蕩蕩向京城進發。船到了京城碼頭,

京城驗糧官即上船勘驗,當京城驗糧官揭開稻草一看,嚇得臉如土色,結巴著詢問潘禦史:“這到底是咋回事啊?”潘長壽若無其事地答道:“這就是皇糧啊!”驗糧官說:“這玩笑可不能開!欺君罔上,可要砍頭的!”潘長壽長袖一揮說:“那你去稟報皇上吧。”驗糧官感覺事關重大,立即奏稟皇上。皇上得知龍顏大怒。傳旨捉拿潘長壽,即殺無赦。此時,皇上身邊站著的丁太師,也是長興人。
丁太師立馬站出來向皇上進諫說:“皇上,潘長壽為官正直,對朝廷一片忠心,作出此事定有隱情,待審清查明,再殺不遲。”皇上思考片刻,認為丁太師言之有理,便由丁太師陪同親自來到京城運河碼頭察訪,皇上看見河面上滿船滿船的污泥,喝問潘長壽是何道理。

潘長壽說:“皇上,這就是‘多禦史’啊!”

“什麼?”皇上懵了。

潘長壽又不慌不忙地說“這就是多泥(禦)史啊!朝廷的禦史多如污泥,辦事推諉,貪污成風。經本官所察,朝廷撥專款,固太湖之堤,卻因禦史侵吞專款,造成太湖決堤,農田顆粒無收,哪裡有糧可收,若要強征,官逼民反,動搖社稷江山,下官也只能出此下策,以污泥抵充所征皇糧了。”皇帝雖然生氣,但潘長壽也確為社稷江山著想,又有丁太師在旁勸說,皇帝依法查辦了那個管水利的禦史,並傳旨裁撤一批無所事事的禦史官。再說,皇帝認為潘長壽直諫有功,應該加官進爵,但喜歡敕封禦史的老毛病一時還改不了,又敕封潘長壽為督管禦史的總禦史。皇帝還御賜潘長壽的家鄉建造禦史廳,作為給他的嘉獎。

村中曬穀場

朝廷要建造禦史廳,得佔用大片土地,還必須拆遷很多農戶。當地知縣嫌拆遷民房太耽擱時間,即稟報皇上,皇帝得知後乾脆下旨一把火燒了那些拆遷戶的房子。誰知大火一家連著一家地燒,把整個潘家村也燒個精光。

一天,潘長壽回家鄉察看禦史廳建造得如何。他走近村,只看見原來的潘家村已變成了一片廢墟。老百姓見到潘長壽紛紛責駡他也是個昏官。一向忠誠耿直,愛民如子的潘長壽實在承受不了如此委屈,心臟病突發,竟一命嗚呼。

家鄉的老百姓不理解潘長壽。也不明白這是皇帝背後幹的事。他們不讓潘長壽的屍體回到潘家村,把他孤獨地落葬在弁山上。後來,潘家村的老百姓為了生存,又艱難在原來的地基上建造房屋,村子又恢復了原貌,但是,原來的潘家村已被更名為“火燒潘村”。

村中隔弄

《同治·長興縣誌》記載:“火燒潘地,屬白烏區正東鄉二十二圖一百零四莊,距城二十五裡。”新中國成立初期,火燒潘村隸屬鴻橋鄉八村;1956年屬排田漾、南孫、西華合建的五星高級社;1958年,成立鴻橋公社時,隸屬排田漾大隊;1983年行政體制改革,火燒潘自然村隸屬洪橋鎮排田漾村管轄。

抗日戰爭時期,又發生了現世版的“火燒潘”。那是1938年初夏,中國軍隊與日軍在弁山開戰,重創了日軍。後來,日軍在中國軍隊撤走的陣地上,看見這陣地上扔著一只當地百姓為中國軍隊送茶水的木桶,木桶上寫有“潘”字的記號。日軍認為這木桶是火燒潘村百姓家的,於是直奔火燒潘村進行報復,將火燒潘村的房屋燒個精光。村民們再一次在燒成灰燼的廢墟上,重新建起家園。現在,火燒潘村樓房林立,村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美滿,但日寇的燒村事件,仍給火燒潘村村民留下了難於忘切的記憶。

村民潘鳳祥家保留的兩根當年被日寇燒房後的焦木柱

辦事推諉,貪污成風。經本官所察,朝廷撥專款,固太湖之堤,卻因禦史侵吞專款,造成太湖決堤,農田顆粒無收,哪裡有糧可收,若要強征,官逼民反,動搖社稷江山,下官也只能出此下策,以污泥抵充所征皇糧了。”皇帝雖然生氣,但潘長壽也確為社稷江山著想,又有丁太師在旁勸說,皇帝依法查辦了那個管水利的禦史,並傳旨裁撤一批無所事事的禦史官。再說,皇帝認為潘長壽直諫有功,應該加官進爵,但喜歡敕封禦史的老毛病一時還改不了,又敕封潘長壽為督管禦史的總禦史。皇帝還御賜潘長壽的家鄉建造禦史廳,作為給他的嘉獎。

村中曬穀場

朝廷要建造禦史廳,得佔用大片土地,還必須拆遷很多農戶。當地知縣嫌拆遷民房太耽擱時間,即稟報皇上,皇帝得知後乾脆下旨一把火燒了那些拆遷戶的房子。誰知大火一家連著一家地燒,把整個潘家村也燒個精光。

一天,潘長壽回家鄉察看禦史廳建造得如何。他走近村,只看見原來的潘家村已變成了一片廢墟。老百姓見到潘長壽紛紛責駡他也是個昏官。一向忠誠耿直,愛民如子的潘長壽實在承受不了如此委屈,心臟病突發,竟一命嗚呼。

家鄉的老百姓不理解潘長壽。也不明白這是皇帝背後幹的事。他們不讓潘長壽的屍體回到潘家村,把他孤獨地落葬在弁山上。後來,潘家村的老百姓為了生存,又艱難在原來的地基上建造房屋,村子又恢復了原貌,但是,原來的潘家村已被更名為“火燒潘村”。

村中隔弄

《同治·長興縣誌》記載:“火燒潘地,屬白烏區正東鄉二十二圖一百零四莊,距城二十五裡。”新中國成立初期,火燒潘村隸屬鴻橋鄉八村;1956年屬排田漾、南孫、西華合建的五星高級社;1958年,成立鴻橋公社時,隸屬排田漾大隊;1983年行政體制改革,火燒潘自然村隸屬洪橋鎮排田漾村管轄。

抗日戰爭時期,又發生了現世版的“火燒潘”。那是1938年初夏,中國軍隊與日軍在弁山開戰,重創了日軍。後來,日軍在中國軍隊撤走的陣地上,看見這陣地上扔著一只當地百姓為中國軍隊送茶水的木桶,木桶上寫有“潘”字的記號。日軍認為這木桶是火燒潘村百姓家的,於是直奔火燒潘村進行報復,將火燒潘村的房屋燒個精光。村民們再一次在燒成灰燼的廢墟上,重新建起家園。現在,火燒潘村樓房林立,村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美滿,但日寇的燒村事件,仍給火燒潘村村民留下了難於忘切的記憶。

村民潘鳳祥家保留的兩根當年被日寇燒房後的焦木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