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速度」美國特朗普政府出臺新版《國家安全戰略》

【學術plus】 新添加號內搜索功能!

進入公眾號→點擊功能表【智庫掃描】→【搜搜文章】

→輸入關鍵字→一鍵檢索您需要的文章。快來試試!

【兼職】神秘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來麼?

【厚度】學術plus年終巨獻:2017年 你不可以錯過的重磅報告們!(全文閱讀連結)

2018年12月18日,美國發佈新版《國家安全戰略》,為恢復美國在世界的優勢、建設國家的強大力量制定了戰略方向。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充分體現出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治國思想,標榜“現實主義”和“原則性”,明確界定美國的國家利益,更加關注美國國內安全與發展。

12

《國家安全戰略》

一、基本情況

《國家安全戰略》是美國政府根據《戈德華特·尼克爾斯法》要求制定和提交的戰略檔,不僅涵蓋軍事領域,還廣泛涉及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安全問題,是美國關於國家安全的綜合指導方略,

也是美國國家安全的頂層戰略。依據《國家安全戰略》,美國防部還將制定《國防戰略》和《國家軍事戰略》等。同時,由於《國家安全戰略》亦是美國標榜自身、爭取支持、威懾對手、示好夥伴的重要宣傳工具。

二、面臨的三大挑戰

《國家安全戰略》認為,三大關鍵挑戰和趨勢影響了美國在世界的地位:一是中國和俄羅斯等修正主義大國尋求利用技術、宣傳及脅迫塑造一個與美國利益與價值相悖的世界;二是地區獨裁國家散佈恐怖主義、威脅鄰國,

並追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三是“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煽動針對無辜平民的恐怖活動,跨國犯罪組織使毒☆禁☆品和暴力湧入美國社會。

三、提出四大核心利益及戰略舉措

《國家安全戰略》甄別出美國四大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①保護國土、美國人民及美國生活方式;②促進美國繁榮;③以力量維護和平;④推進美國的影響力。

為實現上述目標,美國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保護國土

美國將加強邊境管控,改革移民系統,以保護國土、恢復國家主權;將瞄準威脅的源頭,在威脅到達美國邊境或給美國人民造成危害以前予以解決;將加倍保護關鍵基礎設施與數位網路,因為新技術和新對手帶來了新的弱點;將部署分層導彈防禦體系以防禦導彈攻擊。

促進繁榮

美國將重振經濟以維護工人和公司的利益,

為恢復國家力量打下基礎;將不再容忍長期的貿易赤字,追求自由、公平和互惠的經濟關係;將保護國家安全創新基礎,使智慧財產權不被竊取,自由社會的創新不被不公平利用;將利用能源優勢,確保國際市場保持開放,多樣化和能源獲取的優勢促進經濟和國家安全。

以力量維護和平

美國將重建國家軍事力量以確保世界第一;將利用新競爭時代的所有治國工具(外交、資訊、軍事和經濟工具)保護國家利益;將加強航太、網路等諸多領域的能力,並復興被忽視的能力;將利用盟友和夥伴的力量放大美國的力量、應對共同威脅;將確保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歐洲、中東等世界主要地區維持力量優勢。

推進美國影響力

美國必須繼續加強海外影響力,以保護美國人民、促進繁榮;外交和發展工作必須在雙邊、多邊、資訊等所有領域競相實現更好的結果,以保護美國的利益,為國家創造新的經濟機遇,並為競爭者製造挑戰;將尋求與志同道合國家的夥伴關係,以促進自由市場經濟、私營領域發展、政治穩定及和平;宣導能促進強大、穩定、繁榮和主權國家的美國價值,包括法治和個人權利;“美國優先”外交政策尋求使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為和平、繁榮和成功社會的發展創造條件。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等官員稱,與奧巴馬政府《國家安全戰略》相比,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前所未有”關注國土安全;將經濟作為一個國家安全問題加以關注。

歡迎大家評論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並復興被忽視的能力;將利用盟友和夥伴的力量放大美國的力量、應對共同威脅;將確保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歐洲、中東等世界主要地區維持力量優勢。

推進美國影響力

美國必須繼續加強海外影響力,以保護美國人民、促進繁榮;外交和發展工作必須在雙邊、多邊、資訊等所有領域競相實現更好的結果,以保護美國的利益,為國家創造新的經濟機遇,並為競爭者製造挑戰;將尋求與志同道合國家的夥伴關係,以促進自由市場經濟、私營領域發展、政治穩定及和平;宣導能促進強大、穩定、繁榮和主權國家的美國價值,包括法治和個人權利;“美國優先”外交政策尋求使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為和平、繁榮和成功社會的發展創造條件。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等官員稱,與奧巴馬政府《國家安全戰略》相比,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前所未有”關注國土安全;將經濟作為一個國家安全問題加以關注。

歡迎大家評論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