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輛“滿”字牌自行車的傳奇|博物館傳奇

博物館傳奇·第三季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有一件極富傳奇色彩的展品,一輛老式的“滿”字牌自行車。

“滿”字牌自行車,現在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那是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建立所謂的“滿洲國”後,

由日本滿鐵株式會社製造生產的。

廣場雕塑-東進號角

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在一次戰鬥中繳獲了這輛自行車。後來,部隊把它交給女戰士李春華使用。李春華騎著它,送情報、運傷患。這輛“滿”字牌自行車成了她最親密的“無聲戰友”。

經過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

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戰的全面勝利。隨後的歲月,這輛“滿”字牌自行車與李春華,又有了怎樣的經歷呢?

就是這輛滿字牌自行車

有一次,部隊從陸路轉移傷患。李春華就是騎著這輛車走村串戶,完成了任務。後來,李春華因戰事頻繁,

便將車子寄放在漣東縣一個農民家中,直到1946年底才取回。

1950年10月,李春華帶著這輛自行車從南京坐火車到了東北丹東,她將自己的孩子和這輛車一起寄放在丹東一位劉姓人家,自己則跨過鴨綠江奔赴硝煙彌漫的抗美援朝戰場。戰爭結束後,李春華回到丹東接回孩子,取回自行車。從此,這輛自行車成了她工作生活中的主要代步工具。

中共中央華中局歷史陳列展覽內景

1958年,李春華帶著自行車,到北京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義務勞動。一次,她騎著自行車下坡時撞在電線杆上,撞壞了車籠頭。修車師傅幫她換了一個新的,李春華不幹了,修車師傅只好把斷裂的舊籠頭焊接起來,裝回她那心愛的老舊自行車上。

1986年,

新四軍紀念館在鹽城興建,李春華儘管百般不捨得,但最後還是決定,把陪伴她40個春秋的這輛“滿”字牌自行車,捐給紀念館。

中共中央華中局歷史陳列展覽內景

1988年,新四軍紀念館來了一名日本老人,當他看到這輛“滿”字牌自行車時,提出願重金購買。日本老人當時60來歲,

當他看到這輛“滿”字牌自行車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左右細看,上下端詳,過了很久,他告訴隨行人員,自行車坐墊下面的鋼印號是“120424”,這正是他40多年前在鹽阜區逃命時丟棄的自行車。

原來,這名老人是侵華日軍中的佐田雅人。他表示,只要能讓這輛自行車能重新回到自己身邊,無論什麼條件,他都答應。佐田雅人的要求當即遭到紀念館工作人員的拒絕。

中共中央華中局歷史陳列展-會議場景

2002年5月,中央電視臺來新四軍紀念館拍攝這輛“滿”字牌自行車,為確認這輛車的主人,特地派記者到日本採訪佐田雅人。佐田雅人是侵華日軍第12旅團的情報士官, 1943年的一天,他與另外7名日軍騎著自行車搜尋情報,途中與10多名新四軍戰士相遇。只顧逃命的佐田雅人只得把車扔了,竄進了茂密的高梁地逃走,他的自行車成了新四軍的戰利品。他確認就是新四軍紀念館陳列的那輛“滿”字牌自行車。

中共中央華中局歷史陳列展-序廳

如今,這輛“滿”字牌自行車已是新四軍紀念館的鎮館之寶,是館內十分珍貴的抗戰文物,目前全國僅此一輛,2012年,它被國家文物部門評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作者 沈春良

中共中央華中局歷史陳列展-會議場景

2002年5月,中央電視臺來新四軍紀念館拍攝這輛“滿”字牌自行車,為確認這輛車的主人,特地派記者到日本採訪佐田雅人。佐田雅人是侵華日軍第12旅團的情報士官, 1943年的一天,他與另外7名日軍騎著自行車搜尋情報,途中與10多名新四軍戰士相遇。只顧逃命的佐田雅人只得把車扔了,竄進了茂密的高梁地逃走,他的自行車成了新四軍的戰利品。他確認就是新四軍紀念館陳列的那輛“滿”字牌自行車。

中共中央華中局歷史陳列展-序廳

如今,這輛“滿”字牌自行車已是新四軍紀念館的鎮館之寶,是館內十分珍貴的抗戰文物,目前全國僅此一輛,2012年,它被國家文物部門評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作者 沈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