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川隔壁的法式風情小城,《芳華》取景黃軒盛讚,美到詞窮!

年代感十足的軍區醫院,藍天白雲下的黃色法式火車站……電影《芳華》用精緻的畫面,將這個藏在時光中的小城——雲南蒙自緩緩帶到了大眾的視野中。

江南風情的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西方風情的法式建築、咖啡館,在這裡相互融合。除了繁多的米線店和燒豆腐店,你可能看不出來這是雲南的一座小城。

也就是這樣一座城市,宏大歷史與市井生活相依,加上散落在街頭巷尾的名流韻事,才被馮導選中成了《芳華》取景地。

如果你是鐵路迷、米線控,或者就是單純為了吃,那麼你一定要好好逛逛這個低調的滇南小城——蒙自!

南湖

“小西湖”裡泛舟 聽米線傳說

南湖,蒙自的“小西湖”,泛舟湖上,看藍天白雲落在碧綠的水裡,一陣清風吹來,讓人感覺特別愜意!拍戲那會兒,黃軒就很愛去這划船,相當接地氣~

舊時南湖風光優美,文人楊秀才常在此攻讀詩書,不想讓丈夫吃冷飯菜的妻子,發明了可以自然保溫的過橋米線。由此,這裡便成了過橋米線的發源地!

穿梭于橋與水之間,聽聽米線傳說,划船徒步都成了人生樂事。或者停下來,看看夜景,

頭頂是稀疏星河,身旁是旖旎燈火,滇南小城的風情盡收眼底。

碧色寨

百年滇越鐵路 成就“東方小巴黎”

傷患的臨時救助站、黃軒從這走向前線、片尾男女主相依……《芳華》裡很多畫面都是在這取景的。曾經的碧色寨,處處都是熱鬧喧囂的繁榮景象,這才有了“小巴黎”的來歷。

@特克裡

遠去的鐵路、寂寞的月臺、高高的水塔、斑駁的牆壁、失明的信號燈杆……這個只有2平方公里的車站,如今依舊保留著百餘年前建立時的古樸模樣。

行車室門前,那面巴黎生產的鐵路專用掛鐘已有一百多歲了,雖然表面的刻度依然清晰,指標卻不知去向。

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舊址

信步在充滿文化氣息的舊時校園

沿環湖路漫步,一座座法式風情建築出現,蒙自海關舊址、法國領事館、哥臚士洋行和周柏齋的“頤樓”,都是西南聯大蒙自校區的舊址。

在成蔭的古榕中慢慢走,細細看,那個年代的崢嶸歲月、風流大家們的似水年華全都浮現在眼前。

不遠處的法國花園,是一座建在國家級文保裡的老酒吧,保留了原先的歐式風格,及地幔簾,乳白色百葉窗,泛著歐式氣息的壁燈,充滿了異國情調。

緣獅洞

探尋滇南第一洞天

上百級石階、如莫高窟般的錯綜樓宇、琳琅滿目的牌匾、異彩紛呈的清初石窟造像……這裡就是被雲貴總督譽為“滇南第一洞天”的緣獅洞。

拾級而上,靈官殿、衡鏡臺、歸真祠等規模宏偉的建築次第出現,呈現出各不相同的結構美。隨處可見的當地人忙碌著自己的事,給人留下了足夠自由的遊覽空間。

大大小小的匾額間,宮、殿、堂、祠、閣、樓佈局緊湊,一縷陽光灑下來,沉積了兩百多年的塵灰四下亂飛,仿佛把人帶回了久遠的年代去。

紅河博物館

縱覽小城裡的“最炫民族風”

蒙自所在的紅河州,有哈尼族、彝族、壯族、苗族、瑤族、布依族、拉祜族、布朗族等10個世居民族,想快速瞭解這裡的風土人情,那就先到博物館看一看。

走進博物館,取材於少數民族轉山和圈舞習俗靈感的錐形體造型上,裝飾著豐富多彩的民族圖案和紋飾,十分亮眼。其背後則是多個民族的文明與精髓所在。

除了慣常的文明習俗和歷史沿革,紅河博物館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各個民族的服裝和住房展,真真是一出“最炫民族風”~

蒙自的N種美食

無愧中華特色美食名城的稱號

作為過橋米線的發源地,來蒙自必吃米線!當地人都喜歡去朝陽路一條街,兔肉米線、洋鴨米線、菊花米線、鮮花米線……花樣多到數不過來!

吃過橋米線,要先下肉,再下碎青菜,來幾根薄荷,最後將米線“過橋”。一切就緒,連湯帶肉,和著米線,一起“吸”進嘴裡,最後再小啜一口湯,鮮美、醇厚的滋味徘徊在嘴裡,感覺不要太美。

過橋米線的專屬伴侶——汽鍋雞,只加了蟲草和生薑的雞湯喝起來鮮到爆,鳳梨只吃過一回,就被圈粉了,你們要是去了那邊一定要嘗嘗!

除了米線,滿大街的燒豆腐也是鳳梨所嚮往的。一塊塊豆腐被烤到鼓起來,再裹上當地人最愛吃的幹海椒面,外皮的酥脆和內裡的鮮嫩絕對會讓你臣服!

烤洋芋,是當地老少鹹宜的日常零嘴兒。走在路上隨時都能聽到呲呲呲的聲音(刮洋芋皮),鮮香的洋芋味兒也是浸潤了整座城市,你確定不去嘗一嘗?

小卷粉,有點像腸粉,但是吃起來口感更細嫩,有花生碎粒、香菇、韭菜等各種餡料,有辣的和不辣的兩種口味,但鳳梨妹兒只愛辣的,吃的時候,香、辣、脆、鮮等口味在嘴裡迸開的感覺太棒了!

找個地道的哈尼族餐廳,點一份mini哈尼宴,穀花魚、哈尼蘸水雞、竹筒雞、煮螺螄、涼拌橄欖樹皮、芭蕉葉包燒肉、三色蛋、糯米粑粑等哈尼美食輪番轟炸,舌尖上的哈尼族,一餐全吃到!

蒙自年糕,有紅糕、白糕之分,需要食用時,就把年糕切成片,用油煎黃或用小火烘烤至軟,吃起來糕質細膩,糍實柔韌,外酥內糯,十分可口。

號稱中國石榴之鄉的蒙自,充足的陽光和全年20℃以上的氣溫,讓這裡的石榴得到了充分的自然補給,吃起來皮薄、籽軟、汁多、甜度高,味道很驚豔。

地址: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境內

交通:

①自駕:成都-蓉遵高速-自貢-宜賓-昭通-曲靖-蒙自(約1110km,13.5小時)

②公共交通:成都雙流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轉乘汽車或火車到蒙自

門票:以上景區全部都免費(參考)

在碧色寨訪古,在南湖泛舟

吃最正宗的過橋米線和大石榴

這樣的滇南小城

你準備什麼時候去?

【成都自助遊(微信 ID:cdzizhu):精品旅行生活指南。不曉得去哪兒玩,請聯繫黑豆鍋微信:heidou380,帶你裝逼帶你飛】

行車室門前,那面巴黎生產的鐵路專用掛鐘已有一百多歲了,雖然表面的刻度依然清晰,指標卻不知去向。

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舊址

信步在充滿文化氣息的舊時校園

沿環湖路漫步,一座座法式風情建築出現,蒙自海關舊址、法國領事館、哥臚士洋行和周柏齋的“頤樓”,都是西南聯大蒙自校區的舊址。

在成蔭的古榕中慢慢走,細細看,那個年代的崢嶸歲月、風流大家們的似水年華全都浮現在眼前。

不遠處的法國花園,是一座建在國家級文保裡的老酒吧,保留了原先的歐式風格,及地幔簾,乳白色百葉窗,泛著歐式氣息的壁燈,充滿了異國情調。

緣獅洞

探尋滇南第一洞天

上百級石階、如莫高窟般的錯綜樓宇、琳琅滿目的牌匾、異彩紛呈的清初石窟造像……這裡就是被雲貴總督譽為“滇南第一洞天”的緣獅洞。

拾級而上,靈官殿、衡鏡臺、歸真祠等規模宏偉的建築次第出現,呈現出各不相同的結構美。隨處可見的當地人忙碌著自己的事,給人留下了足夠自由的遊覽空間。

大大小小的匾額間,宮、殿、堂、祠、閣、樓佈局緊湊,一縷陽光灑下來,沉積了兩百多年的塵灰四下亂飛,仿佛把人帶回了久遠的年代去。

紅河博物館

縱覽小城裡的“最炫民族風”

蒙自所在的紅河州,有哈尼族、彝族、壯族、苗族、瑤族、布依族、拉祜族、布朗族等10個世居民族,想快速瞭解這裡的風土人情,那就先到博物館看一看。

走進博物館,取材於少數民族轉山和圈舞習俗靈感的錐形體造型上,裝飾著豐富多彩的民族圖案和紋飾,十分亮眼。其背後則是多個民族的文明與精髓所在。

除了慣常的文明習俗和歷史沿革,紅河博物館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各個民族的服裝和住房展,真真是一出“最炫民族風”~

蒙自的N種美食

無愧中華特色美食名城的稱號

作為過橋米線的發源地,來蒙自必吃米線!當地人都喜歡去朝陽路一條街,兔肉米線、洋鴨米線、菊花米線、鮮花米線……花樣多到數不過來!

吃過橋米線,要先下肉,再下碎青菜,來幾根薄荷,最後將米線“過橋”。一切就緒,連湯帶肉,和著米線,一起“吸”進嘴裡,最後再小啜一口湯,鮮美、醇厚的滋味徘徊在嘴裡,感覺不要太美。

過橋米線的專屬伴侶——汽鍋雞,只加了蟲草和生薑的雞湯喝起來鮮到爆,鳳梨只吃過一回,就被圈粉了,你們要是去了那邊一定要嘗嘗!

除了米線,滿大街的燒豆腐也是鳳梨所嚮往的。一塊塊豆腐被烤到鼓起來,再裹上當地人最愛吃的幹海椒面,外皮的酥脆和內裡的鮮嫩絕對會讓你臣服!

烤洋芋,是當地老少鹹宜的日常零嘴兒。走在路上隨時都能聽到呲呲呲的聲音(刮洋芋皮),鮮香的洋芋味兒也是浸潤了整座城市,你確定不去嘗一嘗?

小卷粉,有點像腸粉,但是吃起來口感更細嫩,有花生碎粒、香菇、韭菜等各種餡料,有辣的和不辣的兩種口味,但鳳梨妹兒只愛辣的,吃的時候,香、辣、脆、鮮等口味在嘴裡迸開的感覺太棒了!

找個地道的哈尼族餐廳,點一份mini哈尼宴,穀花魚、哈尼蘸水雞、竹筒雞、煮螺螄、涼拌橄欖樹皮、芭蕉葉包燒肉、三色蛋、糯米粑粑等哈尼美食輪番轟炸,舌尖上的哈尼族,一餐全吃到!

蒙自年糕,有紅糕、白糕之分,需要食用時,就把年糕切成片,用油煎黃或用小火烘烤至軟,吃起來糕質細膩,糍實柔韌,外酥內糯,十分可口。

號稱中國石榴之鄉的蒙自,充足的陽光和全年20℃以上的氣溫,讓這裡的石榴得到了充分的自然補給,吃起來皮薄、籽軟、汁多、甜度高,味道很驚豔。

地址: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境內

交通:

①自駕:成都-蓉遵高速-自貢-宜賓-昭通-曲靖-蒙自(約1110km,13.5小時)

②公共交通:成都雙流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轉乘汽車或火車到蒙自

門票:以上景區全部都免費(參考)

在碧色寨訪古,在南湖泛舟

吃最正宗的過橋米線和大石榴

這樣的滇南小城

你準備什麼時候去?

【成都自助遊(微信 ID:cdzizhu):精品旅行生活指南。不曉得去哪兒玩,請聯繫黑豆鍋微信:heidou380,帶你裝逼帶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