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杭州主城區城中村改造全面提速

錢江新城二期展望效果圖

舟山東路要拆遷了、杭州麵粉廠要拆遷了、長德弄的吃貨天堂美食一條街也要拆遷了。

隨著杭州城中村五年攻堅行動的啟動,這樣的更新不斷出現在城市的各個區域。

2017年,行動計畫表再次更新。今年,杭州主城區要完成22個城中村的改造,全年計畫征遷21633戶,攻堅戰場將從主城區向蕭山、余杭、富陽3區和4縣(市)延伸,力爭2到3年內提前完成城中村改造征遷工作。

立下“軍令狀”,杭州各城區立即啟動了各自的“都市新區”改造計畫。

一季度過去,各區的改造卓有成效。杭州市城中村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建委)發佈消息,截至目前,主城區已累計完成農戶及居民丈量14719戶,完成率達到68%;簽約6903戶,完成率32%;已完成房屋拆除1000戶。

資訊公開透明

他第一個簽了字

剛剛過去的3月,主城區的城中村改造,像剛剛復蘇的萬物,充滿著活力。截至目前,西湖區完成簽約2652戶、拆除322戶,濱江區完成簽約2705戶、拆除255戶,

下城區完成簽約1044戶、騰空151戶,在簽約總量和簽約率上領跑全市;上城、拱墅和江幹區也在快速推進丈量工作。

從3月27日上午8點到3月31日晚上11點57分,5天時間,轉塘街道完成了第一期城中村改造搬遷簽約工作,實現“清零”目標。

獅子社區在轉塘街道第一批拆遷的範圍內,對於整村拆遷,村民心裡多少有些顧慮。村民沈建華得知家裡要拆遷以後,心裡就七上八下的。作為土生土長的轉塘人,

轉塘街道何家埠社區第一搬遷組組長繆全通很理解村民的想法:“其實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公平不公平,說話算不算數。”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轉塘街道的所有黨員幹部,帶頭在簽約書上簽了字。其間,沈建華參與了幾次街道的拆遷動員會,他說:“後來我想,整村拆遷是區裡和市里的大事,還是要支持的。”最終,沈建華在搬遷簽約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成為獅子社區最先簽約的村民。

人心都是肉長的 大家都想過好日子

3月31日零點左右,蔣村村最後一戶村民在拆遷協議上簽了字,歷時40天,蔣村街道的征遷清零工作全部完成。

這40天裡,蔣村人也經歷了不小的心理起伏。拆遷一開始,村民們的心裡總是有些不願意。

“安置房的面積沒我家原來的面積大,我就不高興,但是村幹部的幾句話打動了我。”村民王建榮說,“村幹部說,拆遷以後,我們住的地方不一樣,

環境好,衛生好。我有個90歲的老母親,她能住得舒服,我們也高興的。”

出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蔣村街道的50戶歷史遺留難遷戶順利簽約,村民全榮春說:“人心都是肉長的,大家都想著過好日子,街道和村裡的幹部都不容易,老百姓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三村連片 十年內打造新地標

按照計畫,杭州將在2020年底基本完成178個城中村的改造。今年,杭州提出要力爭2到3年內提前完成城中村改造征遷工作。

這樣的底氣,源於各城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自我加壓和全面提速。市城中村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年初,市里下達各區的目標任務為完成征遷約9500戶,但各區全面深入貫徹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的要求,全力打好以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的環境整治硬仗,力爭按照“當年啟動、當年簽約、當年騰空、當年拆除”的要求,計畫全年征遷約2.1萬戶。

3月1日,下城區吹響了長木、草庵、沈家三村連片改造簽約的衝鋒號。對於本次三村連片綜合改造的目標,下城區提出了“一年見分曉,五年出成效,十年新地標”的口號,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全域中央商務區。

3月27日,東新街道長木村靈德里第一批簽約工作正式啟動,至3月31日,118戶村民全部順利簽約;沈家村於3月31日完成第一批次170戶中133戶農居的騰房工作;草庵村到3月31日已完成簽約320戶,占全部448戶農戶的70%。

四社聯動 打造錢江新城2.0

江幹區是杭州市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主戰場。今年,江幹區把城中村改造作為全區的工作重點,提出了“五年目標,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口號。

“四社聯動”,是今年江幹區拆遷的重要一役。“四社”指的是五堡、六堡、七堡和紅五月社區。拆遷以後,上述社區將成為錢江新城2.0版本,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錢江新城二期。

五堡社區率先啟動整體徵收,2月28日,江幹區召開五堡社區工作人員動員會;3月1日,全體工作人員正式進場;3月8日召開千人戶主會,3月22日農戶全部完成丈量。

截至目前,“四社聯動”計畫拆遷3108戶(含自加壓力戶數),現丈量912戶,打響了2017年江幹區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槍。

城市建築承載著城市記憶,隨著城中村改造計畫的啟動,經過拆和改,杭州的未來將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我們期待著,杭州歷史上最大的改造攻堅戰役,為這個極速發展的城市帶來驚豔的變化。

這樣的底氣,源於各城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自我加壓和全面提速。市城中村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年初,市里下達各區的目標任務為完成征遷約9500戶,但各區全面深入貫徹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的要求,全力打好以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的環境整治硬仗,力爭按照“當年啟動、當年簽約、當年騰空、當年拆除”的要求,計畫全年征遷約2.1萬戶。

3月1日,下城區吹響了長木、草庵、沈家三村連片改造簽約的衝鋒號。對於本次三村連片綜合改造的目標,下城區提出了“一年見分曉,五年出成效,十年新地標”的口號,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全域中央商務區。

3月27日,東新街道長木村靈德里第一批簽約工作正式啟動,至3月31日,118戶村民全部順利簽約;沈家村於3月31日完成第一批次170戶中133戶農居的騰房工作;草庵村到3月31日已完成簽約320戶,占全部448戶農戶的70%。

四社聯動 打造錢江新城2.0

江幹區是杭州市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主戰場。今年,江幹區把城中村改造作為全區的工作重點,提出了“五年目標,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口號。

“四社聯動”,是今年江幹區拆遷的重要一役。“四社”指的是五堡、六堡、七堡和紅五月社區。拆遷以後,上述社區將成為錢江新城2.0版本,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錢江新城二期。

五堡社區率先啟動整體徵收,2月28日,江幹區召開五堡社區工作人員動員會;3月1日,全體工作人員正式進場;3月8日召開千人戶主會,3月22日農戶全部完成丈量。

截至目前,“四社聯動”計畫拆遷3108戶(含自加壓力戶數),現丈量912戶,打響了2017年江幹區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槍。

城市建築承載著城市記憶,隨著城中村改造計畫的啟動,經過拆和改,杭州的未來將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我們期待著,杭州歷史上最大的改造攻堅戰役,為這個極速發展的城市帶來驚豔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