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使用的5大軍用步槍,其中2款完全由美國支援!

雖然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前,民國政府通過與德國的合作,已經初步建立並且發展了屬於自己的一部分軍工業,但是在整體的裝備之上,仍然是標準的萬國牌。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裝備的那些軍用步槍。

漢陽造/老套筒

漢陽造的原型為1888年式委員會步槍,該槍從清代開始引進,因為當時清朝普遍信賴“德國造”的品質,因此外國商販將1888式委員會步槍謊稱為“新型毛瑟步槍”售賣給中國。

漢陽造步槍

在國內,1899年江南製造總局開始該槍的生產,直到1944年才完全停止。該槍的生產歷程幾乎橫亙了洋務運動、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十年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

是一把見證了中國近代史的步槍。

上面為“老套筒”下面為“漢陽造”

早期生產型號採用全長式套筒,套筒直接覆蓋了槍管,因其又稱為“老套筒”。

該槍採用的是7.92x57毫米圓頭蛋,固定彈倉,採用5發彈夾供彈。理論上不能夠使用7.92x57毫米尖頭彈,

但是在實際之中經常混用。

“中正式”步槍

隨著抗戰前期中德軍事合作的加深,中國開始大規模的從德國進口軍用武器,在步槍方面的體現就是1924年式步槍。

1924式步槍

該槍是在德國一戰的98式長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德軍裝備的是改型槍的改進型,

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毛瑟98K步槍!

最早裝備1924式步槍的是稅警總團,進口了10000支。隨後與德國方面接洽,引進了設計圖紙和相關設備,成功的進行了國產化,稱為“中正式”步槍或者“79步槍”。

“中正式”步槍

該槍在原型的基礎上採用了毛瑟經典的旋轉後拉槍機,縮短了槍身,提升了刺刀的長度。

莫辛納甘1891/30式步槍

隨著淞滬戰場和南京保衛戰的失利,大批的德械師失去戰鬥力,

加之此時德國停止對華武器供應,因此此時德械在中國戰場的使用頻率開始降低。

此時蘇聯開始對中國進行援助,在援助的物資之中,就包含了莫辛納甘1891/30式步槍。

莫辛納甘步槍

實際上,早在北伐戰爭時期,北伐軍就已經在使用蘇聯援助的莫辛納甘步槍。但是後來由於國民政府與蘇聯交惡,因此失去彈藥供應,也就不再成為主流裝備。

莫辛納甘為7.62毫米口徑,

使用蘇聯制式的7.62x54R步槍彈

二戰蘇軍使用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

美國M1903春田步槍

在美國正式參加二戰之後,中國也稱為了“租借法案”的受惠國。根據法案規定,美軍開始對華進行軍事援助。

在援助的早期,美軍主要是將倉庫之中一戰剩下的M1903春田步槍進行翻新之後直接援助中國,但是這批槍使用的仍然是美軍標準制式的30-06步槍彈。

《集結號》中穀子地使用的就是M1903春田步槍

在後期,根據中國方面的回饋,將槍械口徑改為中國軍隊常用的7.92x57毫米口徑,因此這批步槍也稱為“花旗中正式”。

春田步槍的幾種不同型號

M1半自動步槍

該槍是二戰之中裝備量最大的半自動步槍,也是美軍最為滿意的半自動步槍。

該槍採用半自動射擊,8發彈夾供彈,無論是火力持續性還是反應速度都力壓當時裝備的各大主流栓動步槍。

M1可稱為二戰最成功的單兵武器了

該槍剛剛開始生產的時候,因為產量不足,因此並未提供給中國方面。

但是,隨著後期美國工業產能的提升,美軍M1半自動步槍的供應量得到了保證,因此也開始提供給中國軍隊。

最開始裝備此款步槍的為中國駐印軍,抗戰後期隨著滇緬公路的恢復,國內的大量國民黨軍隊也開始裝備此款步槍。

駐印軍裝備的美式輕機槍和衝鋒槍

但是這批槍使用的仍然是美軍標準制式的30-06步槍彈。

《集結號》中穀子地使用的就是M1903春田步槍

在後期,根據中國方面的回饋,將槍械口徑改為中國軍隊常用的7.92x57毫米口徑,因此這批步槍也稱為“花旗中正式”。

春田步槍的幾種不同型號

M1半自動步槍

該槍是二戰之中裝備量最大的半自動步槍,也是美軍最為滿意的半自動步槍。

該槍採用半自動射擊,8發彈夾供彈,無論是火力持續性還是反應速度都力壓當時裝備的各大主流栓動步槍。

M1可稱為二戰最成功的單兵武器了

該槍剛剛開始生產的時候,因為產量不足,因此並未提供給中國方面。

但是,隨著後期美國工業產能的提升,美軍M1半自動步槍的供應量得到了保證,因此也開始提供給中國軍隊。

最開始裝備此款步槍的為中國駐印軍,抗戰後期隨著滇緬公路的恢復,國內的大量國民黨軍隊也開始裝備此款步槍。

駐印軍裝備的美式輕機槍和衝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