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鄉村發展案例:成都“五朵金花”

一、項目概況

五朵金花,指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街道(原三聖鄉)的5個鄉村,

是著名的統籌城鄉示範項目,面積12平方公里,距離成都市區二環路5公里,是以觀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為主題,集休閒度假、觀光旅遊、餐飲娛樂、商務會議等於一體的城市近郊生態休閒度假勝地,包括花鄉農居(紅砂村)、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東籬菊園(駙馬村)、荷塘月色(萬福村)等5個景區(村)。景區先後被國家旅遊總局、建設部、文化部、林業局等部門授予“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市級森林公園”、“省、市首批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
“五朵金花”是我國鄉村旅遊發展的典範。

二、規劃思路與發展方式

1.為什麼打造“五朵金花”?

三聖鄉(5個鄉村)地處城市通風口綠地,

根據規劃要求不能作為建設用地,而土質系龍泉山脈酸性膨脹土,糧食產量不高。因而,錦江區創新思維,充分利用城市通風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緣優勢,結合現有的旅遊資源、人文資源以及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打造了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等“五朵金花”,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旅遊產業發展的結合,
大力發展都市旅遊,整體提升“農家樂”為載體的鄉村旅遊,形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

2.如何打造“五朵金花”?

(1)農房改造景觀化

環境營造上,田園變公園,農村變景區。以“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理念為指導,按照宜散則散、宜聚則聚的原則,對城市通風口的農房,

由“農戶出資、政府補貼”的方式進行房屋的外飾改造。一幢幢賞心悅目的老成都民居和仿歐式建築群,構成了一道道風景線展現在都市遊人的眼前。

(2)基礎設施現代化

以城市道路、汙水處理、天然氣等現代生活設施標準,對基礎設施進行整體規劃,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讓農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給遊人較為舒適的觀光、休閒環境條件。

(3)景觀環境田園化

在保護原生態植被和農田利用的基礎上,以田園風光為主體,以符合都市人生活、消費為標準打造觀光、休閒場所和滿足都市人鄉村情趣的農耕文化的建設。新建綠地,打造濕地,建成微水治旱工程、農業文明記憶館和遷建牛王廟,同時舉辦梅花節、菊博會等吸引人氣、傳承文化的人文自然景觀,營造優美的生態環境。

(4)土地開發集約化

對土地硬化嚴格監督,整合農宅,拆除違建,嚴禁亂搭亂建,減少農戶佔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山、溝渠、坡坎等土地修建會所,盤活土地資源,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

(5)產業開發有文化

注重產業支撐,促進傳統農業向休閒經濟發展,培植生態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文化旅遊與傳統農業相結合,賦予“花鄉農居”花卉文化內涵,挖掘“幸福梅林”梅花傳統文化,注入“荷塘月色”音樂、繪畫藝術內涵,再現“江家菜地”農耕文化,展現“東籬菊園”菊花韻味,變單一的農業生產為吸引市民體驗、休閒的文化旅遊活動。

三、發展定位和目標

總體定位: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地和都市鄉村旅遊目的地

形象定位:三聖花鄉——天府金花,鄉村旅遊

三聖花鄉以“花文化”為媒,巧妙運用景區內的豐富農業資源,打造春有“花鄉農居”,夏有“荷塘月色”,秋有“東籬菊園”,冬有“幸福梅林”的四季花卉主題景區,以及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江家菜地”景區,形成一村一品一業的鄉村旅遊景觀。

四、重點專案

1.幸福梅林

“幸福梅林”園內遍種梅花,由此得名。景區內建有吟梅詩廊、精品梅園、梅花博物館、梅花知識長廊、濕地公園等人文景觀,襯托出梅林的秀麗與典雅;在這裡,不僅有梅花盆景和中國稀有的梅花品種,還能瞭解到梅花與中國精神,梅花與中國文學、中國書法、繪畫藝術的淵源。讓遊客全面領略到梅花文化的獨特魅力。

2.花鄉農居

“花香農居”以建設中國花卉基地為重點,全方位深度開發符合觀光產業的現代化農業,主辦各種花卉藝術節,走進“花香農居”,置身於花海之中,充分體驗大自然的美妙。另外,幾十幢老成都民居特色的農居,與萬畝花卉顯得相當和諧,院內:“一戶一景,一戶一色”,各不相同。有原汁原味的農家風格,也有苗圃環抱的川西四合院。

3.江家菜地

“江家菜地”景區總面積3000餘畝,以蔬菜、水果種植為主體。以江家綠色蔬菜為品牌,在這裡都市人可以在農戶的指導下,自己耕作播種,體驗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住農家房的田園生活。

4.東籬菊園

“東籬菊園”總面積3000畝,以種植菊花為主,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種美麗的菊花。東籬菊園迎合了現代人返樸歸真、回歸田園的內心願望,精美的鄉村酒店形成融居住、休閒、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功能性特色產業,是品味菊文化、鄉村旅遊的度假勝地。

5.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以花卉和蓮藕種植為主,以生態荷塘景觀為載體,以繪畫、音樂等藝術形態為主題,將濕地生態、荷花文化與藝術形式統一在一起,景色獨特,藝術氣息相當濃厚,是一個遊客可以觀光休閒、體驗藝術魅力的理想之地。

五、關鍵KPI

1.科學規劃,規模經營,創新品牌

“五朵金花”具有濃郁的文化品味,既具有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品格,又具有吸納外來文化的風格,“同化”的能力也非常強,在對成都“五朵金花”規劃時,注重突出蜀文化民居風格,形成“一村一品一業”產業特色。“五朵金花”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其規模化經營,用連片聯戶開發,共同擴大發展的市場空間,破解農民單家獨戶闖市場的風險,走出了一條專業化、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之路。在產業佈局上,圍繞共同做大做強觀光休閒農業這一主導產業,五個景區實現一區一景一業錯位發展的格局。

2.注重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

文化品味融入於發展觀光休閒農業之中,增加其文化和人文價值,是成都“五朵金花”不斷創新發展模式的不竭動力。諸如“花香農居”的休閒餐飲文化,“幸福梅林”的傳統花卉文化,“荷塘月色”的音樂、繪畫藝術文化,“江家菜地”的農耕文化,“東籬菊園”的環境人文文化,無一不是錦江人精心挖掘打造的符合當地民俗風情的傑作珍品。同時,錦江人注重改變單一的農業生產為吸引市民體驗、休閒的文化活動,使文化產業與農業產業相得益彰,以文化支撐產業,以品牌塑造形象,按照“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不斷推出和延伸新的品牌項目,使其接連不斷的萌發出新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3.政府主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

休閒觀光農業是一個高投入、關聯性很強的產業,打造精品觀光農業示範點和旅遊農家樂,需要政府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政府主導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前提。發展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政府在促進鄉村旅遊發展中的主導地。各級政府應圍繞發展思路、政策導向、設施建設、市場推介、人才資源建設、資金投入等諸多方面給予全力支持。成都“五朵金花”從建設到管理,始終體現了政府的強勢推動。在舊村莊改造中,涉及拆遷等各種農民實際利益的問題,各級政府不回避矛盾,按照“宜拆即拆、宜建則建、宜改則改”等辦法改造了許多戶舊農居,把原來的6個行政村合併成5個景區,農民在新景區就地轉市民。在政府的推動引導下,企業和農戶一起投資整修農居、新建花卉市場和游泳館等經營性項目。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拆除違建,嚴禁亂搭亂建,減少農戶佔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山、溝渠、坡坎等土地修建會所,盤活土地資源,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

(5)產業開發有文化

注重產業支撐,促進傳統農業向休閒經濟發展,培植生態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文化旅遊與傳統農業相結合,賦予“花鄉農居”花卉文化內涵,挖掘“幸福梅林”梅花傳統文化,注入“荷塘月色”音樂、繪畫藝術內涵,再現“江家菜地”農耕文化,展現“東籬菊園”菊花韻味,變單一的農業生產為吸引市民體驗、休閒的文化旅遊活動。

三、發展定位和目標

總體定位: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地和都市鄉村旅遊目的地

形象定位:三聖花鄉——天府金花,鄉村旅遊

三聖花鄉以“花文化”為媒,巧妙運用景區內的豐富農業資源,打造春有“花鄉農居”,夏有“荷塘月色”,秋有“東籬菊園”,冬有“幸福梅林”的四季花卉主題景區,以及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江家菜地”景區,形成一村一品一業的鄉村旅遊景觀。

四、重點專案

1.幸福梅林

“幸福梅林”園內遍種梅花,由此得名。景區內建有吟梅詩廊、精品梅園、梅花博物館、梅花知識長廊、濕地公園等人文景觀,襯托出梅林的秀麗與典雅;在這裡,不僅有梅花盆景和中國稀有的梅花品種,還能瞭解到梅花與中國精神,梅花與中國文學、中國書法、繪畫藝術的淵源。讓遊客全面領略到梅花文化的獨特魅力。

2.花鄉農居

“花香農居”以建設中國花卉基地為重點,全方位深度開發符合觀光產業的現代化農業,主辦各種花卉藝術節,走進“花香農居”,置身於花海之中,充分體驗大自然的美妙。另外,幾十幢老成都民居特色的農居,與萬畝花卉顯得相當和諧,院內:“一戶一景,一戶一色”,各不相同。有原汁原味的農家風格,也有苗圃環抱的川西四合院。

3.江家菜地

“江家菜地”景區總面積3000餘畝,以蔬菜、水果種植為主體。以江家綠色蔬菜為品牌,在這裡都市人可以在農戶的指導下,自己耕作播種,體驗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住農家房的田園生活。

4.東籬菊園

“東籬菊園”總面積3000畝,以種植菊花為主,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種美麗的菊花。東籬菊園迎合了現代人返樸歸真、回歸田園的內心願望,精美的鄉村酒店形成融居住、休閒、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功能性特色產業,是品味菊文化、鄉村旅遊的度假勝地。

5.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以花卉和蓮藕種植為主,以生態荷塘景觀為載體,以繪畫、音樂等藝術形態為主題,將濕地生態、荷花文化與藝術形式統一在一起,景色獨特,藝術氣息相當濃厚,是一個遊客可以觀光休閒、體驗藝術魅力的理想之地。

五、關鍵KPI

1.科學規劃,規模經營,創新品牌

“五朵金花”具有濃郁的文化品味,既具有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品格,又具有吸納外來文化的風格,“同化”的能力也非常強,在對成都“五朵金花”規劃時,注重突出蜀文化民居風格,形成“一村一品一業”產業特色。“五朵金花”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其規模化經營,用連片聯戶開發,共同擴大發展的市場空間,破解農民單家獨戶闖市場的風險,走出了一條專業化、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之路。在產業佈局上,圍繞共同做大做強觀光休閒農業這一主導產業,五個景區實現一區一景一業錯位發展的格局。

2.注重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

文化品味融入於發展觀光休閒農業之中,增加其文化和人文價值,是成都“五朵金花”不斷創新發展模式的不竭動力。諸如“花香農居”的休閒餐飲文化,“幸福梅林”的傳統花卉文化,“荷塘月色”的音樂、繪畫藝術文化,“江家菜地”的農耕文化,“東籬菊園”的環境人文文化,無一不是錦江人精心挖掘打造的符合當地民俗風情的傑作珍品。同時,錦江人注重改變單一的農業生產為吸引市民體驗、休閒的文化活動,使文化產業與農業產業相得益彰,以文化支撐產業,以品牌塑造形象,按照“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不斷推出和延伸新的品牌項目,使其接連不斷的萌發出新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3.政府主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

休閒觀光農業是一個高投入、關聯性很強的產業,打造精品觀光農業示範點和旅遊農家樂,需要政府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政府主導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前提。發展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政府在促進鄉村旅遊發展中的主導地。各級政府應圍繞發展思路、政策導向、設施建設、市場推介、人才資源建設、資金投入等諸多方面給予全力支持。成都“五朵金花”從建設到管理,始終體現了政府的強勢推動。在舊村莊改造中,涉及拆遷等各種農民實際利益的問題,各級政府不回避矛盾,按照“宜拆即拆、宜建則建、宜改則改”等辦法改造了許多戶舊農居,把原來的6個行政村合併成5個景區,農民在新景區就地轉市民。在政府的推動引導下,企業和農戶一起投資整修農居、新建花卉市場和游泳館等經營性項目。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