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渴!文渡工業項目區迎來“及時雨”

福鼎新聞網訊(廖詩雄)連日來,在我市文渡工業專案區有一輛水車,

每到一家企業就有一群工人拿著水桶、水箱、罐子趕來取水、儲備用水。截止目前,在福鼎工業園區領導幹部的努力下,文渡工業項目區的缺水狀況得到了改善,有效保障了廠區工人的生活用水。

“今年颱風少,降雨量小,水庫蓄水量不足。”12月18日,福鼎工業園區規劃工程處主任林瑞勉告訴記者,文渡專案區自來水廠正常供水量達到8000噸/日,園區企業正常需水量達到6000、7000噸/日,

足以應付企業正常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然而,受天氣的影響,從今年10月份開始,專供文渡工業項目區的平橋水庫和渠洋溪水庫蓄水量不足,導致企業陸續缺水生產,其中泵閥、鑄造等企業用水量較少,受影響較小;布業和革業因用水量較大,受影響較大。

“這是園區第一次遭遇嚴重缺水的情況,儘管之前也遇到水荒的年份,但後期及時降雨得到有效補給。”林瑞勉說,

一開始得知這次情況後,福鼎工業園區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彙報,並征得領導決策做出限制供水決定,日供水量降低到3000、4000噸。隨後,福鼎工業園區領導幹部分別到項目區周邊山頭尋找水源,在渠洋溪水庫上游找到一個庫容10萬方的水庫。不過,水庫已被養殖戶承包養魚,如果放水勢必影響到庫區魚類的正常生長。對此,園區領導幹部積極對養殖戶進行協調,最終獲得支持,
使得文渡工業專案區有了後續的水源。之後,他們又在一個名為竹下村的境內,找到了一個庫容1萬方左右的小山塘,獲得持續供水。

然而太姥山鎮、硤門鄉等周邊轄區也同樣遭遇供水威脅。直到10天前,文渡項目區的生產用水遭遇嚴重缺乏,被迫停止供水。涉及專案區2000多名工人的生活用水也敲響了警鐘,生活用水只能2天供應一次。上周起,福鼎工業園區立即從點頭鎮調用一輛水車來回持續送水,

每家企業獲得1至2噸的生活用水,有效保障了員工們的用水需求。同時,又向臨近的寧德核電提前協調,儲備了幾天,日供水量500噸的後期生活儲備用水。此外,園區又提前與市氣象等部門協調,計畫在下月中旬或下月底,在合適的條件下實施人工降雨,確保後續供水需求。

“前天有下了一場雨,項目區迎來4萬噸的水量,可供3天生活用水的需求。”林瑞勉說,

目前,園區積極上報市委市政府,計畫在太姥山鎮轄區內的吉坑水庫實施引水工程以及在赤溪下游實施引水工程等,著力解決文渡工業專案區中長期的用水需求,確保每家企業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