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因為高麗的口頭之約,宋與遼簽下了澶淵之盟

說起朝代,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秦、漢、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因為在他們的最高統治者身上都實現了中國的統一,但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也有分裂的時候,特別是在宋遼金時期,

前前後後就過去了400多年,都沒有出現一個大一統的局面。當時的局面關係很複雜,其中有一個關鍵的政權在宋遼金中間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個政權就是高麗王朝。

歷史

當時的高麗王朝是一個香餑餑,各國都想拉攏他,因為通過他可以互相牽制住對手,

宋遼金都在爭搶。在北宋時期,宋國和遼國關係越來越緊張,宋國當時的統治者有著非常宏偉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要拿回幽雲,這個幽雲一共有16個州,之前本來是屬於咱們中原的,後來被契丹給佔領了,而這個幽雲在當時來說是佔據著重要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他對於中原來說是門戶,丟了它,中原將會便簡單的攻入。宋朝一心想要拿回這個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於是宋朝準備對遼國準備大規模的作戰,一開始捷報頻頻,宋朝看起來形勢大好,特別是在白馬嶺,宋軍可謂是大破遼軍。

歷史

當時的宋朝統治者是信心滿滿呀,要想乘勝追擊,一舉拿下幽雲十六州。可惜的是,驕兵必敗,果然最後倒在了高粱河之戰上。

此次雖然宋朝軍隊敗了,但是宋朝當時的統治者卻沒有失去了信心,想要重整旗鼓,再一次攻打遼國。這一次宋國想要增加獲勝的幾率,在前期做好了市調,摸清了遼國的兵力和部署,另外以防萬一又去請幫手,而這個幫手就是高麗王朝。但是得到的回應卻是不想幫忙,宋朝受到消息後感到很失望,但是宋朝並沒有洩氣。

歷史

在985年,又一次派人去向高麗請求出兵,並且多次去用各種理由來勸說,換來的是卻是表面的答應,可是當時的宋國卻不知道這是敷衍之舉,於是宋朝開始進攻遼國,當時的統治者很樂觀,心想高麗肯定會幫忙。哪知道最後由於高麗沒有幫忙導致此次出兵以失敗而終。正是因為這一次的失敗,

讓宋國被迫簽了令人恥辱的條約,那就是澶淵之盟,從此每年向遼國進貢,看遼國的眼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