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梁宏達:生意的招牌可別出這些亂子

老梁說過,做買賣的,得有一幅好對聯。比如有的酒館門口貼一幅:天不管地不管酒管,成也罷敗也罷喝罷。用這幾年時髦的話來說,這叫戳中用戶痛點了,可能一幅好對聯就帶來不少生意。

當然,對聯不是想貼就貼,最起碼的,你得搞清楚上聯貼左邊還是右邊。

對聯千變萬化,遠不是像大家想的過年貼個對子,那麼簡單點事。當然有些人連過年貼對子那點事還沒搞明白呢。對子據說是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王(皇帝)孟昶發明的,在門上貼對子: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第一幅對子。後來有人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的對子,

反映那時候新桃換舊符,就是春聯。

說實在話,有很多朋友不知道這對聯怎麼貼的。按現在說法,左邊為上聯,右邊為下聯,一左一右: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點點迎新春。有人說:不對吧,過去可是從右邊往左啊。您看有個對聯故事,一個賣西瓜的難為個讀書人。

秀才過來了,想吃西瓜沒錢,你對上對子了,我就讓你白吃西瓜,我給你出個上聯吧,上聯是:面南背北吃西瓜皮往東放。這聯很難對啊,東西南北都有了。這書生很從容地對上了:自上而下看左傳書往右翻。你看這上下左右,都對上了。過去咱看書,這書往右翻。現在咱們拿本書看,是往左翻。過去是往右翻線裝書,所以按這個規矩,應該是右為上,左為下。

我告訴大家,這對子怎麼貼,

能準確回答出來的朋友,我估計不會太多,也可能是我有點自大了。我告訴大家,上下聯過年怎麼貼,不管是自左而右,自右而左,它是跟你的橫批密切相關。如果這個橫批,比如“萬事大吉”是從左往右寫,那就是: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點點迎新春,左邊在上右邊在下;如果你的橫批是從右往左,就是右為上左為下,按這個橫批來,記住沒有?

春節的時候,我串個親戚、看個朋友,

到家裡一看,貼錯的是比比皆是。有的是嘴一撇,裝明白,自右而左,自左而右,都不對,它還得看橫批。這個規矩呢,應該是打清中葉以到民國,一直都按這規矩,這是我們生活中貼對聯的一個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