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謎題,還沒有答案

我們生活的這個大千世界,充斥著各種謎題。

2017年,我們不僅將探索的眼光放遠至廣袤的宇宙空間、深邃的地球內部、無盡的大洋深處,還把目光拉近到我們身邊司空見慣的事物背後,

從神農架“野人”、埃及金字塔,到青藏高原成因、外星人在哪,再到“靈魂出竅”、打哈欠傳染……我們忠實地記錄、不斷地探索,力圖用科學的觸角探尋謎之真相。

1

“靈魂出竅” 究竟怎麼回事

今年1月,科學家用虛擬實境技術讓受試者體驗了一把“靈魂出竅”的感覺。

雖然這只是科學技術營造出的虛擬體驗,但現實中有過“靈魂出竅”真實體驗的人也屢見不鮮。那麼“靈魂出竅”真的存在嗎?它究竟是一種超自然的能力還是只是人類的幻覺呢?

“靈魂出竅”是指,覺得靈魂與意識游離於體外,與身體分離,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但是意識卻非常清醒,可以思考感知,甚至還可以控制自己靈魂的行動。而這種感覺往往出現在瀕死狀態下。

中科院神經生理博士何瑉認為,

從神經科學家的視角來看,“靈魂出竅”是大腦缺氧、二氧化碳積累的緣故。研究表明只要大腦缺氧,患者事後彙報的感覺就與靈魂出竅類似。

也有研究人員推測,大腦顳頂聯合區功能紊亂與“靈魂出竅”體驗之間存在密切關係。之後又有更多證據顯示,顳頂聯合區功能紊亂正是“靈魂出竅”體驗的核心所在。但也有學者認為,腦區功能紊亂還不足以解釋有關“靈魂出竅”的全部疑問。

他們認為,所謂“靈魂出竅”可能就是一種幻覺,是睡眠麻痹造成的,與腦電活動有關。北京安定醫院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治醫師胡昌清對記者透露,曾有文獻報導,1/2的人曾有過在睡眠中半睡半醒,同時出現各種幻覺等“靈魂出竅”的體驗。看來關於“靈魂出竅”的謎題,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考察和研究。

2

神農架“野人” 是否只是傳說

一直以來,神農架地區都流傳著神秘的“野人”傳說。科學家們曾對神農架進行了多次科學考察,發現了“野人”的毛髮、腳印、糞便等。今年2月,首部揭秘神農架野人之謎的冒險懸疑片《大腳印》登陸內地院線,再次掀起了“野人”是否存在的討論熱潮。

所謂“野人”是一種未被證實存在的高等靈長目動物,

直立行走,比猿類高等,具有一定的智慧。

專家調查發現,大多數“野人”目擊事件最後都被證明是已知動物造成的誤判。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李淳說:“多年野外工作的經歷告訴我,那些‘不明毛髮、足印、遺跡’的所謂‘證據’,不過是各種已知野生動物的毛、熊的足印以及人類在泥濘小道上的‘滑跡’而已。迄今為止,所有的‘野人’目擊報告沒有一份來自專業的動物學學者,這令其可靠性大打折扣。”並且一個高等動物物種是不可能只靠一對雌雄,或者幾頭甚至幾十頭而繁衍下去的。小群體另一個難以避免的危險是近親繁殖。近親繁殖必然導致遺傳品質的下降,遺傳多樣性的消失,從而使整個群體走向滅絕。一個群體要長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幾百個個體。但是如果神農架真存在數百個“野人”,就不會那麼難以發現了。

儘管一些古人類學家認為“野人”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由於幾乎所有人類居住的大陸都曾經發現過“野人”的蹤跡,因此另一些科學家認為“野人”是存在的。他們猜測“野人”的祖先會不會是原始人類當中的某一支,在經歷了數萬年的滄桑衍變之後,與人類共同生存至今。

原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館長袁振新就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野人”存在的可能性達85%。我國科研人員曾將歷年科考中發現的上千根“野人”毛髮送往北京、上海和武漢三地的科研單位進行了鑒定。三地“野人”毛髮鑒定結果都是比現生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等高等靈長類動物要高級,比現代人稍低級或接近於人。

他指出,“野人”應是亞洲巨猿的殘留,它們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分支,根本不是人,是最接近人的靈長類動物,其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長時間的直立行走。

“野人”是否存在依然是謎。也許有一天找到一個活體“野人”,一切懸疑才會迎刃而解。相信在未來更高科學技術的探索之下,“野人”的秘密一定會真相大白。

3

西域古國樓蘭 因何神秘消失

今年3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羅布泊地區發現了新的古城。根據推測,該古城應為樓蘭國的都城樓蘭城。消息一出,樓蘭——這個一夜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神秘古國又再次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西域古國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曾經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然而這個歷史上曾經的通商重鎮,卻在西元415年左右突然消失了,曾經繁榮的樓蘭古城變成了一片荒漠。

關於樓蘭的消失,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其毀滅于地形和自然變化。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在於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西元元年前後至4世紀,此時正是羅布泊旱化加劇的時期。樓蘭古城依羅布泊湖泊而建,隨著羅布泊向北遷移,乾旱化逐步加劇,最後整個湖泊乾涸,樓蘭不再是沙漠綠洲。

也有人認為樓蘭的消亡,是由於人類違背自然規律導致的,樓蘭人濫砍亂伐致使水土流失,風沙侵襲,河流改道,氣候反常,水分減少,鹽鹼日積,最後必然造成王國的消亡。

還有一些人認為樓蘭消失於戰爭。因為其地處東西交流的要道,歷來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爭搶的重要物件。到了西元4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在戰亂中隕落。但專家們表示,從考古發掘來看,樓蘭古城裡並沒有戰爭的痕跡。

被廣泛認可的說法是,給樓蘭最後一擊的可能是瘟疫和疾病。有證據顯示,在1000多年前樓蘭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和疾病,許多樓蘭人在這次疫病中失去了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時至今日,儘管眾多學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樓蘭古城的興衰與消失仍舊是個謎團。

4

青藏高原 如何長成“第三極”

今年8月中旬,我國啟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性科學考察。然而作為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的形成過程至今仍然沒有定論。百年間,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學說來解釋青藏高原新生代地殼的變形和地表的隆升。

瑞士地質學家阿爾岡根據大陸漂移理論提出了印度地殼俯衝學說。該學說認為印度地殼整體性下插到青藏高原之下,導致了雙倍于正常大陸地殼厚度的地殼和青藏高原的形成。這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種解釋青藏高原形成的模型。

但也有專家不同意這種觀點。英國地質學家杜威和伯克就提出了一致性增厚學說,認為印度板塊向北推擠,導致青藏高原岩石圈大規模縮短,由此產生了比正常地殼厚一倍的地殼,導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該理論認為整個亞洲大陸地殼的南北向縮短增厚是連續性的和一致性的。

隨後,又有科學家在一致性增厚學說的基礎上指出,青藏高原下方增厚的岩石圈地幔被更熱和更輕的軟流圈物質對流剝離並取代,導致岩石圈總體品質減小,在軟流層浮力的作用下,地殼隆起抬升是青藏高原突然隆升的主要機制。

看來,青藏高原的誕生之謎,恐怕還要繼續爭論下去。

5

打哈欠 為什麼會傳染

看到別人打哈欠,明明自己並不困,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打起來,這就是哈欠的傳染現象。但是究竟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呢?

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指出,打哈欠的信號會自動觸發大腦運動皮質的原始反射,被哈欠傳染屬於一種“模仿現象”,即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行為或語言、機械重複特定動作或語言。

神經生物學家們卻認為,哈欠傳染並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受到“移情作用”的影響。只有大腦皮層發達的脊椎動物,才有能力辨識哈欠,並且彼此傳染,這是“大腦高級意識和智力”負責的事情,是很複雜的社會行為,因為他們能夠瞭解同伴的想法,會為同類的痛苦而痛苦,快樂而快樂,因此會在“移情作用”的影響下跟著同伴打哈欠。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打哈欠傳染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個體間的行為刺激了我們大腦皮層的特定區域埋伏著的“鏡像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會在個體執行動作與觀察他人執行相似動作時被啟動,促使我們像照鏡子一樣,模仿剛才那個動作。

此外,還有人指出,打哈欠傳染是心理學中的馬納姆效應,是人們的一種從眾心理在作祟。人類很容易受到周圍資訊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

雖然科學家對哈欠的傳染現象給出了各種解釋,但至今還沒有統一答案。

6

胡夫金字塔 還有哪些未知

今年11月初,日本和法國的科學家經過兩年的研究,發現胡夫金字塔內部存在未知的巨大空間。除了未知空間外,這座金字塔還有更多的謎團困擾著人們。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顏海英表示,胡夫金字塔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的內部結構,它有3個墓室,分別是國王墓室、王后墓室和地下墓室。另外,胡夫金字塔還有通風口,國王墓室有兩個,南北各一個,王后墓室也有兩個,而其他金字塔裡都沒有。

不僅結構與眾不同,胡夫金字塔的朝向、傾斜度等都體現了極高的數學和天文學知識。金字塔的各個棱線都極準確地面向東西南北,各方位的誤差也都在5分(1分是1度的六十分之一)以內。並且埃及金字塔內部水準的準確度也令人震撼。因為其誤差僅1.5英寸(約3.8釐米),即使是現代的建築也難以與其媲美。

此外,胡夫金字塔的塔身由23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160噸,巨石的平均品質達到2.5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最重要的是石塊連接沒有絲毫黏著物,但石塊間絲隙皆無。有科學家認為古埃及人是用短木塊製成的杠杆將石頭搬到指定位置,蓋好一層以後再把這個杠杆放到更高層上去。還有人推測,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上層時是把混凝土灌入高處的模子內,而不是把巨石運到高處。不管怎樣,想要條石間如此密接,甚至連一張紙也插不進去,即使以現代科學技術進行製作,也需精確計算,才能達到。而古埃及人在西元前2600年就能做到這一點,實在匪夷所思。

7

什麼讓鯨魚 “死亡登陸”

今年11月,一頭座頭鯨兩度擱淺江蘇啟東海灘,雖然人們全力救援,但它最終沒能回歸大海。長久以來,有關鯨魚擱淺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全球每年都有一兩千頭鯨豚擱淺。

實際上,鯨魚會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形成回聲。鯨魚可根據超聲波的往返時間來準確判斷自己與障礙物間的距離。有這麼厲害的回聲定位系統,為什麼它仍然會擱淺?科學家們正在不斷尋找答案。

荷蘭學者范·希·杜多克認為,鯨魚擱淺可能與海岸地形有關,因為擱淺多發生在坡度平緩的海岸。當鯨魚向這裡發射超聲波信號時,其回聲信號會失真,使它根本探測不出水深,進而發生擱淺。

阿根廷學者表示,當太陽黑子的強烈活動引起地磁場異常,發生“地磁暴”時,會破壞正在洄游的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令其犯下方向性錯誤。

還有觀點認為,鯨魚之所以會擱淺,是因為其疾病纏身、氣衰力竭,只能隨波逐流,最終被沖到岸上。此外,鯨魚內臟不適、出現寄生蟲等原因,都可能使其回聲定位系統出現問題。

日本學者指出,鯨魚或海豚喜歡沿著船舶航線遊戲追鬧,它們的神經系統和內臟首當其衝地受到溶于水中的船底塗料的毒害,導致辨別方向的功能遭到摧毀,從而擱淺身亡。

還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解釋。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王先豔博士指出,鯨類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哺乳動物,在其由陸生到完全水生的漫長歷史演變中,它們的祖先會出現中間類型,即水路兩栖,當它們在水裡遇到危險時,就會逃回陸地躲避,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習慣。因此,鯨魚擱淺可能是出於回陸地避險的本能。

以上種種有關鯨魚為什麼會擱淺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夠自圓其說,但是它們又都不能獨立地解釋鯨魚擱淺的原因。對於鯨魚擱淺的現象,恐怕科學家們還要繼續研究才能找出最終的答案。

8

外星人 你們到底在哪裡

今年11月中旬,來自搜尋地外文明計畫(SETI)專案的天文學家們向距離地球12光年、位於小犬座、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GJ 273b行星發出了無線電訊號。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嘗試著通過收聽來自銀河系各處的各種信號,尋找地外生命,但都一無所獲。

面對外星文明的謎之存在,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利克·費米提出了他著名的“費米悖論”。費米粗略地估算了銀河系和宇宙中的恒星數目以後指出,只要宇宙中的這些恒星中的一小部分發展出智慧生命,那麼宇宙中的文明也應該不計其數。並且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各個星球,那麼,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然而,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智慧文明的影子?多年來科學家對費米悖論提出了各種解釋,這些解釋大致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解釋認為宇宙中存在很多智慧文明,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觀測不到“他們”。這些原因可能是我們的技術太原始,聽不到“他們”的呐喊;也可能是“他們”為了避免被攻擊,故意隱藏自己;還有可能是外星文明造訪地球時,地球人還不存在;甚至有人認為地球生物及人類可能是由外星人所製造的“實驗動物”,製造者選擇低調地進行實驗觀察,不與人類接觸。

第二類解釋認為,一些因素干擾了“他們”的出現,使得智慧文明很少甚至不存在。這些干擾因素可能是“大篩檢程式”——生命演化過程中會遇到一個或多個極端困難甚至不可能跨過的階段;也可能地球環境是獨一無二的,有某種因素使得只有地球上才能發展出文明;甚至人類很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批智慧生命,我們無法聽到其他星際文明的聲音,是因為宇宙中還沒有比我們更先進的文明。

宇宙之大,浩瀚無垠,相信隨著不斷探索,終有一天我們能回答費米關於“外星人到底在哪?”的疑問。

所有的‘野人’目擊報告沒有一份來自專業的動物學學者,這令其可靠性大打折扣。”並且一個高等動物物種是不可能只靠一對雌雄,或者幾頭甚至幾十頭而繁衍下去的。小群體另一個難以避免的危險是近親繁殖。近親繁殖必然導致遺傳品質的下降,遺傳多樣性的消失,從而使整個群體走向滅絕。一個群體要長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幾百個個體。但是如果神農架真存在數百個“野人”,就不會那麼難以發現了。

儘管一些古人類學家認為“野人”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由於幾乎所有人類居住的大陸都曾經發現過“野人”的蹤跡,因此另一些科學家認為“野人”是存在的。他們猜測“野人”的祖先會不會是原始人類當中的某一支,在經歷了數萬年的滄桑衍變之後,與人類共同生存至今。

原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館長袁振新就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野人”存在的可能性達85%。我國科研人員曾將歷年科考中發現的上千根“野人”毛髮送往北京、上海和武漢三地的科研單位進行了鑒定。三地“野人”毛髮鑒定結果都是比現生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等高等靈長類動物要高級,比現代人稍低級或接近於人。

他指出,“野人”應是亞洲巨猿的殘留,它們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分支,根本不是人,是最接近人的靈長類動物,其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長時間的直立行走。

“野人”是否存在依然是謎。也許有一天找到一個活體“野人”,一切懸疑才會迎刃而解。相信在未來更高科學技術的探索之下,“野人”的秘密一定會真相大白。

3

西域古國樓蘭 因何神秘消失

今年3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羅布泊地區發現了新的古城。根據推測,該古城應為樓蘭國的都城樓蘭城。消息一出,樓蘭——這個一夜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神秘古國又再次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西域古國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曾經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然而這個歷史上曾經的通商重鎮,卻在西元415年左右突然消失了,曾經繁榮的樓蘭古城變成了一片荒漠。

關於樓蘭的消失,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其毀滅于地形和自然變化。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在於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西元元年前後至4世紀,此時正是羅布泊旱化加劇的時期。樓蘭古城依羅布泊湖泊而建,隨著羅布泊向北遷移,乾旱化逐步加劇,最後整個湖泊乾涸,樓蘭不再是沙漠綠洲。

也有人認為樓蘭的消亡,是由於人類違背自然規律導致的,樓蘭人濫砍亂伐致使水土流失,風沙侵襲,河流改道,氣候反常,水分減少,鹽鹼日積,最後必然造成王國的消亡。

還有一些人認為樓蘭消失於戰爭。因為其地處東西交流的要道,歷來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爭搶的重要物件。到了西元4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在戰亂中隕落。但專家們表示,從考古發掘來看,樓蘭古城裡並沒有戰爭的痕跡。

被廣泛認可的說法是,給樓蘭最後一擊的可能是瘟疫和疾病。有證據顯示,在1000多年前樓蘭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和疾病,許多樓蘭人在這次疫病中失去了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時至今日,儘管眾多學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樓蘭古城的興衰與消失仍舊是個謎團。

4

青藏高原 如何長成“第三極”

今年8月中旬,我國啟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性科學考察。然而作為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的形成過程至今仍然沒有定論。百年間,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學說來解釋青藏高原新生代地殼的變形和地表的隆升。

瑞士地質學家阿爾岡根據大陸漂移理論提出了印度地殼俯衝學說。該學說認為印度地殼整體性下插到青藏高原之下,導致了雙倍于正常大陸地殼厚度的地殼和青藏高原的形成。這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種解釋青藏高原形成的模型。

但也有專家不同意這種觀點。英國地質學家杜威和伯克就提出了一致性增厚學說,認為印度板塊向北推擠,導致青藏高原岩石圈大規模縮短,由此產生了比正常地殼厚一倍的地殼,導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該理論認為整個亞洲大陸地殼的南北向縮短增厚是連續性的和一致性的。

隨後,又有科學家在一致性增厚學說的基礎上指出,青藏高原下方增厚的岩石圈地幔被更熱和更輕的軟流圈物質對流剝離並取代,導致岩石圈總體品質減小,在軟流層浮力的作用下,地殼隆起抬升是青藏高原突然隆升的主要機制。

看來,青藏高原的誕生之謎,恐怕還要繼續爭論下去。

5

打哈欠 為什麼會傳染

看到別人打哈欠,明明自己並不困,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打起來,這就是哈欠的傳染現象。但是究竟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呢?

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指出,打哈欠的信號會自動觸發大腦運動皮質的原始反射,被哈欠傳染屬於一種“模仿現象”,即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行為或語言、機械重複特定動作或語言。

神經生物學家們卻認為,哈欠傳染並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受到“移情作用”的影響。只有大腦皮層發達的脊椎動物,才有能力辨識哈欠,並且彼此傳染,這是“大腦高級意識和智力”負責的事情,是很複雜的社會行為,因為他們能夠瞭解同伴的想法,會為同類的痛苦而痛苦,快樂而快樂,因此會在“移情作用”的影響下跟著同伴打哈欠。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打哈欠傳染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個體間的行為刺激了我們大腦皮層的特定區域埋伏著的“鏡像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會在個體執行動作與觀察他人執行相似動作時被啟動,促使我們像照鏡子一樣,模仿剛才那個動作。

此外,還有人指出,打哈欠傳染是心理學中的馬納姆效應,是人們的一種從眾心理在作祟。人類很容易受到周圍資訊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

雖然科學家對哈欠的傳染現象給出了各種解釋,但至今還沒有統一答案。

6

胡夫金字塔 還有哪些未知

今年11月初,日本和法國的科學家經過兩年的研究,發現胡夫金字塔內部存在未知的巨大空間。除了未知空間外,這座金字塔還有更多的謎團困擾著人們。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顏海英表示,胡夫金字塔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的內部結構,它有3個墓室,分別是國王墓室、王后墓室和地下墓室。另外,胡夫金字塔還有通風口,國王墓室有兩個,南北各一個,王后墓室也有兩個,而其他金字塔裡都沒有。

不僅結構與眾不同,胡夫金字塔的朝向、傾斜度等都體現了極高的數學和天文學知識。金字塔的各個棱線都極準確地面向東西南北,各方位的誤差也都在5分(1分是1度的六十分之一)以內。並且埃及金字塔內部水準的準確度也令人震撼。因為其誤差僅1.5英寸(約3.8釐米),即使是現代的建築也難以與其媲美。

此外,胡夫金字塔的塔身由23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160噸,巨石的平均品質達到2.5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最重要的是石塊連接沒有絲毫黏著物,但石塊間絲隙皆無。有科學家認為古埃及人是用短木塊製成的杠杆將石頭搬到指定位置,蓋好一層以後再把這個杠杆放到更高層上去。還有人推測,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上層時是把混凝土灌入高處的模子內,而不是把巨石運到高處。不管怎樣,想要條石間如此密接,甚至連一張紙也插不進去,即使以現代科學技術進行製作,也需精確計算,才能達到。而古埃及人在西元前2600年就能做到這一點,實在匪夷所思。

7

什麼讓鯨魚 “死亡登陸”

今年11月,一頭座頭鯨兩度擱淺江蘇啟東海灘,雖然人們全力救援,但它最終沒能回歸大海。長久以來,有關鯨魚擱淺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全球每年都有一兩千頭鯨豚擱淺。

實際上,鯨魚會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形成回聲。鯨魚可根據超聲波的往返時間來準確判斷自己與障礙物間的距離。有這麼厲害的回聲定位系統,為什麼它仍然會擱淺?科學家們正在不斷尋找答案。

荷蘭學者范·希·杜多克認為,鯨魚擱淺可能與海岸地形有關,因為擱淺多發生在坡度平緩的海岸。當鯨魚向這裡發射超聲波信號時,其回聲信號會失真,使它根本探測不出水深,進而發生擱淺。

阿根廷學者表示,當太陽黑子的強烈活動引起地磁場異常,發生“地磁暴”時,會破壞正在洄游的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令其犯下方向性錯誤。

還有觀點認為,鯨魚之所以會擱淺,是因為其疾病纏身、氣衰力竭,只能隨波逐流,最終被沖到岸上。此外,鯨魚內臟不適、出現寄生蟲等原因,都可能使其回聲定位系統出現問題。

日本學者指出,鯨魚或海豚喜歡沿著船舶航線遊戲追鬧,它們的神經系統和內臟首當其衝地受到溶于水中的船底塗料的毒害,導致辨別方向的功能遭到摧毀,從而擱淺身亡。

還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解釋。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王先豔博士指出,鯨類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哺乳動物,在其由陸生到完全水生的漫長歷史演變中,它們的祖先會出現中間類型,即水路兩栖,當它們在水裡遇到危險時,就會逃回陸地躲避,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習慣。因此,鯨魚擱淺可能是出於回陸地避險的本能。

以上種種有關鯨魚為什麼會擱淺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夠自圓其說,但是它們又都不能獨立地解釋鯨魚擱淺的原因。對於鯨魚擱淺的現象,恐怕科學家們還要繼續研究才能找出最終的答案。

8

外星人 你們到底在哪裡

今年11月中旬,來自搜尋地外文明計畫(SETI)專案的天文學家們向距離地球12光年、位於小犬座、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GJ 273b行星發出了無線電訊號。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嘗試著通過收聽來自銀河系各處的各種信號,尋找地外生命,但都一無所獲。

面對外星文明的謎之存在,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利克·費米提出了他著名的“費米悖論”。費米粗略地估算了銀河系和宇宙中的恒星數目以後指出,只要宇宙中的這些恒星中的一小部分發展出智慧生命,那麼宇宙中的文明也應該不計其數。並且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各個星球,那麼,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然而,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智慧文明的影子?多年來科學家對費米悖論提出了各種解釋,這些解釋大致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解釋認為宇宙中存在很多智慧文明,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觀測不到“他們”。這些原因可能是我們的技術太原始,聽不到“他們”的呐喊;也可能是“他們”為了避免被攻擊,故意隱藏自己;還有可能是外星文明造訪地球時,地球人還不存在;甚至有人認為地球生物及人類可能是由外星人所製造的“實驗動物”,製造者選擇低調地進行實驗觀察,不與人類接觸。

第二類解釋認為,一些因素干擾了“他們”的出現,使得智慧文明很少甚至不存在。這些干擾因素可能是“大篩檢程式”——生命演化過程中會遇到一個或多個極端困難甚至不可能跨過的階段;也可能地球環境是獨一無二的,有某種因素使得只有地球上才能發展出文明;甚至人類很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批智慧生命,我們無法聽到其他星際文明的聲音,是因為宇宙中還沒有比我們更先進的文明。

宇宙之大,浩瀚無垠,相信隨著不斷探索,終有一天我們能回答費米關於“外星人到底在哪?”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