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是印度貧民現在年薪14億比蘋果CEO還高!他才是真正打工皇帝!

前段時間,恒大集團聘請知名分析師任澤平為首席經濟學家,年薪1500萬元,網友瞬間炸開了鍋。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不做老闆,光打工也能賺這麼多錢?!

貧窮真是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真正的“打工皇帝”,1500萬元年薪算什麼?有一位“打工皇帝”一年賺14億,全矽谷第一,比蘋果公司CEO庫克賺得還要多!

2015年,他收入9980萬美元(約6.5億元),2016年薪水總額則翻了一倍,達到近2億美元(約14億元),而蘋果CEO庫克一年“只”賺1.45億美元(約10億)。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原本只是一個印度土生土長的貧民,

窮到連書包都買不起,靠全家族人湊錢才讀得上書,他卻抓住了這唯一的機會,實現逆襲!

他就是穀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andar Pichai)。

page

1

書包都買不起,卻一路逆襲進耶魯!

現在不少矽谷科技公司都有印度裔高管,但他們大部分人,不是出生在美國的“香蕉人”,

就是來自印度上層社會。說是逆襲,但個個背景都不簡單。

桑達爾·皮查伊可能是最特別的,因為他真的是印度土生土長的窮孩子,家裡一窮二白,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逆襲。

1972年7月,皮查伊出生在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的一個普通家庭,媽媽沒有工作,

爸爸是一個電氣工程師,一份工資要養活一大家子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皮查伊和爸媽合照

因為人多地方窄,皮查伊在17歲去讀大學之前,一直都和弟弟睡在客廳裡。

家裡沒有汽車,甚至連自行車也買不起,所以出門只能擠公交(印度的公共交通,

你懂的)。

印度人坐公交

即便後來皮查伊來到美國念書,一度窮得連個書包都買不起,只能在網路論壇買了個二手的來湊合。

即便窮,但皮查伊的天分並沒有被埋沒,家人也很注意對他的教育。或許家人也知道,讓皮查伊好好讀書,是一家人逆襲的唯一機會。

很小的時候,皮查伊就表現出過人的記憶力。

他12歲時,家裡裝了第一台電話,是那種老式的撥盤電話。他能記住撥出的每一個號碼,哪怕只是偶爾幫大人撥過一次電話,他也能牢牢記住。

後來,大家乾脆不用電話本,忘了號碼就直接問他。

後來到了穀歌工作,他的記憶力連穀歌工程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也讚歎不已,有一次開會,皮查伊提到了關於語音搜索的一個超級冷門的資料,而這個資料,連語音搜索的資深行家艾倫自己也不知道!

但光有天賦還是不夠的,印度人多好學校少,要想出人頭地,必須考上最好的大學,譬如比清華、北大還要難考得多的印度神校——印度理工學院。

好萊塢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就有這一幕,印度理工學院(片中為帝國理工學院)的校長把幾大箱申請表推倒在地,說:

“每年只有數十萬人申請,但能進來讀書的,只有你們200人!”

所以,皮查伊從小就開始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生活。

從9歲開始,他每天5點起床,除了要讀書練習,還會研究爸爸的工具書,和弟弟研究各種科技問題,忙到晚上十點多才能睡覺。

皮查伊還有個小愛好,每天要背誦10頁《印度語詞典》,也沒人逼他來做,但他就是樂此不疲,用他的話來說,“這是為了鍛煉一下記憶力”。

比你聰明還比你勤奮,皮查伊終於在17歲那年考進了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分校(IIT Kharagpur),這所大學盛產IT、工程大牛,皮查伊學的專業卻是——冶金。

大神的世界我們真的不懂啊。

學著學著,皮查伊發現,自己對電子工程特別感興趣,於是他一邊拿著冶金專業的績點全年級第一,一邊學習了大量關於電子工程的知識。

1993年,年僅21歲的皮查伊拿到了耶魯大學的獎學金,去美國攻讀材料科學與半導體物理學碩士學位,這又是一個讓文科生驚掉下巴的專業。

皮查伊在耶魯大學宿舍拍照留念

雖然有獎學金,但耶魯大學的各種花銷也是不小,家裡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

最後,還是整個家族的人聯合起來,給皮查伊湊錢讀書,有一個叔叔甚至把自己唯一的房子賣了。

帶著家人的厚望,皮查伊遠赴重洋來到美國。

這是他第一次坐飛機,更是第一次出國,據說他當時降落在紐約的甘迺迪國際機場後,不認識路又不好意思問,困在裡面整整兩個小時。

在耶魯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後,皮查伊本來打算在斯坦福繼續讀博士,然後在學術界發展,家人也支持他這麼做,覺得家裡有人讀了這麼多書,是一件很威風的事情。

然而,只有皮查伊自己才知道,心中對這一切是多麼厭倦。他更希望能夠做一點實事,而不是整天埋在實驗室寫著沒什麼用的論文,撈一個終身教授的頭銜,渾渾噩噩過一輩子。

於是,在父母的期待下活了一輩子的皮查伊,終於決定要為自己活一次,他放棄讀博計畫,去矽谷一家半導體公司當了一名工程師和產品經理。

這個決定一度讓父母驚慌失措,覺得皮查伊這樣做簡直是瘋了,辜負了整個家族對他的期望。但現在看來,皮查伊幸虧改變了自己的決定。

2004年,皮查伊做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加入穀歌。

page

2

你能用上安卓,全靠皮查伊

進入谷歌,皮查伊先後負責了穀歌眾多項目,包括穀歌工具列、Chrome 流覽器、地圖、Gmail郵箱、搜索、Android系統和廣告產品等。

穀歌工具列:

皮查伊在穀歌的第一個項目,皮查伊的任務是找到不同用戶端消費者進入web的方式,皮查伊創造性地發明了一個新演算法,提升了消費者對谷歌巨大資料庫的依賴性。

Chrome 流覽器:

當時微軟的IE流覽器一家獨大,皮查伊親自帶團隊做了Chrome流覽器,發佈僅4年,全球佔有率達到33%,取代IE成為行業老大,地位至今無可撼動。

而皮查伊做得最得意的兩件事,應該就是推廣安卓系統和穩固中國業務。

一、聯合三星,推廣安卓

可能大家不知道,現在大家能用上安卓,還得好好感謝一下皮查伊。

2013年,安卓系統收穫了數億使用者,皮查伊接手這一業務,一接手就遇上一個大麻煩:

當時40%的安卓用戶用的都是三星,三星就覺得自己特別牛逼,想要獲得安卓更多的廣告分成,穀歌當然不願意。

因此,當時谷歌和三星的關係非常微妙,亦敵亦友,利益衝突無疑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因此皮查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三星搞好關係。

為此,皮查伊費盡口舌,說服了CEO拉裡·佩奇和首席商務官尼克什·阿羅拉一起去韓國,拜會了三星高管,並參觀了一家工廠,以表示敬意。

之後,又抓緊一切時間和三星高管商談,不斷給對方戴高帽,什麼“我們公司再牛逼也不能沒有你們的支援,我們聯手還不是世界第一?”

到了2014年初,谷歌和三星的關係終於回暖,三星不僅加大了對安卓應用的支持力度,雙方還簽署了專利交叉互換的協定,來自硬體合作夥伴的潛在威脅算是暫時性化解了。

二、扭轉谷歌在華業務

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自此之後,穀歌搜索就沒法在中國使用了。

但皮查伊始終對中國市場不放棄,他覺得,中國用戶龐大,即便沒有搜索業務,如果能夠找到一種模式為這些使用者服務,將特事特辦。

他說:

“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黑洞。我將中國市場視為一個巨大機遇,我們能夠作為一個可用平臺參與其中。希望我們有機會在未來提供其它服務。”

在皮查伊的堅持下,谷歌通過安卓這一平臺,維持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

市場調查機構 Kantar 2015年5月一份報告顯示,安卓系統在中國手機市場佔有份額高達74%,遠超第二位iOS的24.4%。

page

3

谷歌甘願付3億,挽留他

業績如此亮眼,皮查伊自然得到了矽谷各大公司的青睞。據說在2011年,皮查伊試圖從穀歌跳槽到推特,穀歌為了挽留他,給了他5000萬美元的獎金!(約3.2億元)。

沒辦法,誰讓穀歌上下,從老闆拉裡·佩奇到普通員工,誰都離不開皮查伊了。

據說,在穀歌裡面,皮查伊是為數不多的能“翻譯”老闆拉裡·佩奇的話的人。

2014年2月的一次會議上,拉裡·佩奇對一群高級經理,講了一大堆抽象的概念和雄偉的藍圖。

講了半個小時,最後只說了句“就這樣做吧”就走了,剩下一群經理面面相覷,老闆你說什麼啊,完全不懂啊!

過了幾分鐘,皮查伊走進會議室,說“我剛剛跟佩奇談了,他的意思是……”,然後詳細解釋了老闆的意思,還給每個團隊具體解釋了他們的任務,並幫助他們協調規劃團隊間的合作。

谷歌前員工馬阿滕·胡福特就說:

“佩奇擅長于描繪宏偉藍圖。他從不畏懼設置非常大膽的目標。而皮查伊則是一個偉大的經營者。

佩奇和布林具有遠見,可以規劃各種項目,而皮查伊則可以漂亮地完成這些項目。他能夠組織團隊,任命合適的人選,然後圓滿完成任務。”

就連拉裡·佩奇自己也說:

“皮查伊擁有豐富的技術經驗、敏銳的產品目光和極高的企業家才智。很難有人能集這三種品質于一身,皮查伊也因此堪稱一位偉大的領導者。”

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

不僅老闆喜歡,谷歌的普通員工,更是對皮查伊崇拜不已。

技術天才又能力一流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自命不凡,但皮查伊完全打破了大家的固有想法,雖然智商高於常人,但他說話和氣,為人謙和。

和他共事 8 年的副總裁凱撒·森古普塔說:“我敢保證,你在穀歌找不到一個不喜歡桑達爾、或者認為他是怪物的人。”

page

4

印度小子終成穀歌CEO,一年狂賺14億

2015年8月,穀歌重組,給自己造了個母公司Alphabet,拉裡·佩奇任CEO,管理谷歌原來那些“邊緣專案”:比如生命科學、自動化等,用以“解決數十億人問題。

而皮查伊就成了新穀歌的CEO,繼續將穀歌的互聯網業務發揚光大。

成為CEO之後,皮查伊幹得非常出色,2015年,穀歌每個季度的業績都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淨營收增長率達到10.2%。資本支出出現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

業績出色,皮查伊自然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2015年,他收入9980萬美元(約6.5億元),2016年被授予了價值1.987億美元的股票,收入總額比前一年則翻了一倍,達到近2億美元(約14億元)。

或許,在皮查伊睡客廳、擠公交,窮到連書包都買不起的時候,是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這樣的一天的。

所以說,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不可以,遇到機遇,一定要牢牢抓住,心懷理想、咬牙堅持、辛勤付出,所有不可能,都能成為可能!

而這個資料,連語音搜索的資深行家艾倫自己也不知道!

但光有天賦還是不夠的,印度人多好學校少,要想出人頭地,必須考上最好的大學,譬如比清華、北大還要難考得多的印度神校——印度理工學院。

好萊塢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就有這一幕,印度理工學院(片中為帝國理工學院)的校長把幾大箱申請表推倒在地,說:

“每年只有數十萬人申請,但能進來讀書的,只有你們200人!”

所以,皮查伊從小就開始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生活。

從9歲開始,他每天5點起床,除了要讀書練習,還會研究爸爸的工具書,和弟弟研究各種科技問題,忙到晚上十點多才能睡覺。

皮查伊還有個小愛好,每天要背誦10頁《印度語詞典》,也沒人逼他來做,但他就是樂此不疲,用他的話來說,“這是為了鍛煉一下記憶力”。

比你聰明還比你勤奮,皮查伊終於在17歲那年考進了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分校(IIT Kharagpur),這所大學盛產IT、工程大牛,皮查伊學的專業卻是——冶金。

大神的世界我們真的不懂啊。

學著學著,皮查伊發現,自己對電子工程特別感興趣,於是他一邊拿著冶金專業的績點全年級第一,一邊學習了大量關於電子工程的知識。

1993年,年僅21歲的皮查伊拿到了耶魯大學的獎學金,去美國攻讀材料科學與半導體物理學碩士學位,這又是一個讓文科生驚掉下巴的專業。

皮查伊在耶魯大學宿舍拍照留念

雖然有獎學金,但耶魯大學的各種花銷也是不小,家裡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

最後,還是整個家族的人聯合起來,給皮查伊湊錢讀書,有一個叔叔甚至把自己唯一的房子賣了。

帶著家人的厚望,皮查伊遠赴重洋來到美國。

這是他第一次坐飛機,更是第一次出國,據說他當時降落在紐約的甘迺迪國際機場後,不認識路又不好意思問,困在裡面整整兩個小時。

在耶魯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後,皮查伊本來打算在斯坦福繼續讀博士,然後在學術界發展,家人也支持他這麼做,覺得家裡有人讀了這麼多書,是一件很威風的事情。

然而,只有皮查伊自己才知道,心中對這一切是多麼厭倦。他更希望能夠做一點實事,而不是整天埋在實驗室寫著沒什麼用的論文,撈一個終身教授的頭銜,渾渾噩噩過一輩子。

於是,在父母的期待下活了一輩子的皮查伊,終於決定要為自己活一次,他放棄讀博計畫,去矽谷一家半導體公司當了一名工程師和產品經理。

這個決定一度讓父母驚慌失措,覺得皮查伊這樣做簡直是瘋了,辜負了整個家族對他的期望。但現在看來,皮查伊幸虧改變了自己的決定。

2004年,皮查伊做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加入穀歌。

page

2

你能用上安卓,全靠皮查伊

進入谷歌,皮查伊先後負責了穀歌眾多項目,包括穀歌工具列、Chrome 流覽器、地圖、Gmail郵箱、搜索、Android系統和廣告產品等。

穀歌工具列:

皮查伊在穀歌的第一個項目,皮查伊的任務是找到不同用戶端消費者進入web的方式,皮查伊創造性地發明了一個新演算法,提升了消費者對谷歌巨大資料庫的依賴性。

Chrome 流覽器:

當時微軟的IE流覽器一家獨大,皮查伊親自帶團隊做了Chrome流覽器,發佈僅4年,全球佔有率達到33%,取代IE成為行業老大,地位至今無可撼動。

而皮查伊做得最得意的兩件事,應該就是推廣安卓系統和穩固中國業務。

一、聯合三星,推廣安卓

可能大家不知道,現在大家能用上安卓,還得好好感謝一下皮查伊。

2013年,安卓系統收穫了數億使用者,皮查伊接手這一業務,一接手就遇上一個大麻煩:

當時40%的安卓用戶用的都是三星,三星就覺得自己特別牛逼,想要獲得安卓更多的廣告分成,穀歌當然不願意。

因此,當時谷歌和三星的關係非常微妙,亦敵亦友,利益衝突無疑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因此皮查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三星搞好關係。

為此,皮查伊費盡口舌,說服了CEO拉裡·佩奇和首席商務官尼克什·阿羅拉一起去韓國,拜會了三星高管,並參觀了一家工廠,以表示敬意。

之後,又抓緊一切時間和三星高管商談,不斷給對方戴高帽,什麼“我們公司再牛逼也不能沒有你們的支援,我們聯手還不是世界第一?”

到了2014年初,谷歌和三星的關係終於回暖,三星不僅加大了對安卓應用的支持力度,雙方還簽署了專利交叉互換的協定,來自硬體合作夥伴的潛在威脅算是暫時性化解了。

二、扭轉谷歌在華業務

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自此之後,穀歌搜索就沒法在中國使用了。

但皮查伊始終對中國市場不放棄,他覺得,中國用戶龐大,即便沒有搜索業務,如果能夠找到一種模式為這些使用者服務,將特事特辦。

他說:

“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黑洞。我將中國市場視為一個巨大機遇,我們能夠作為一個可用平臺參與其中。希望我們有機會在未來提供其它服務。”

在皮查伊的堅持下,谷歌通過安卓這一平臺,維持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

市場調查機構 Kantar 2015年5月一份報告顯示,安卓系統在中國手機市場佔有份額高達74%,遠超第二位iOS的24.4%。

page

3

谷歌甘願付3億,挽留他

業績如此亮眼,皮查伊自然得到了矽谷各大公司的青睞。據說在2011年,皮查伊試圖從穀歌跳槽到推特,穀歌為了挽留他,給了他5000萬美元的獎金!(約3.2億元)。

沒辦法,誰讓穀歌上下,從老闆拉裡·佩奇到普通員工,誰都離不開皮查伊了。

據說,在穀歌裡面,皮查伊是為數不多的能“翻譯”老闆拉裡·佩奇的話的人。

2014年2月的一次會議上,拉裡·佩奇對一群高級經理,講了一大堆抽象的概念和雄偉的藍圖。

講了半個小時,最後只說了句“就這樣做吧”就走了,剩下一群經理面面相覷,老闆你說什麼啊,完全不懂啊!

過了幾分鐘,皮查伊走進會議室,說“我剛剛跟佩奇談了,他的意思是……”,然後詳細解釋了老闆的意思,還給每個團隊具體解釋了他們的任務,並幫助他們協調規劃團隊間的合作。

谷歌前員工馬阿滕·胡福特就說:

“佩奇擅長于描繪宏偉藍圖。他從不畏懼設置非常大膽的目標。而皮查伊則是一個偉大的經營者。

佩奇和布林具有遠見,可以規劃各種項目,而皮查伊則可以漂亮地完成這些項目。他能夠組織團隊,任命合適的人選,然後圓滿完成任務。”

就連拉裡·佩奇自己也說:

“皮查伊擁有豐富的技術經驗、敏銳的產品目光和極高的企業家才智。很難有人能集這三種品質于一身,皮查伊也因此堪稱一位偉大的領導者。”

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

不僅老闆喜歡,谷歌的普通員工,更是對皮查伊崇拜不已。

技術天才又能力一流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自命不凡,但皮查伊完全打破了大家的固有想法,雖然智商高於常人,但他說話和氣,為人謙和。

和他共事 8 年的副總裁凱撒·森古普塔說:“我敢保證,你在穀歌找不到一個不喜歡桑達爾、或者認為他是怪物的人。”

page

4

印度小子終成穀歌CEO,一年狂賺14億

2015年8月,穀歌重組,給自己造了個母公司Alphabet,拉裡·佩奇任CEO,管理谷歌原來那些“邊緣專案”:比如生命科學、自動化等,用以“解決數十億人問題。

而皮查伊就成了新穀歌的CEO,繼續將穀歌的互聯網業務發揚光大。

成為CEO之後,皮查伊幹得非常出色,2015年,穀歌每個季度的業績都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淨營收增長率達到10.2%。資本支出出現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

業績出色,皮查伊自然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2015年,他收入9980萬美元(約6.5億元),2016年被授予了價值1.987億美元的股票,收入總額比前一年則翻了一倍,達到近2億美元(約14億元)。

或許,在皮查伊睡客廳、擠公交,窮到連書包都買不起的時候,是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這樣的一天的。

所以說,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不可以,遇到機遇,一定要牢牢抓住,心懷理想、咬牙堅持、辛勤付出,所有不可能,都能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