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是一篇資深操盤手都在轉發學習的文章!值得所有散戶永久珍藏!

一輪行情發展都是由成本轉換開始的,又因成本轉換而結束。什麼是成本轉換呢?形象地說,成本轉換就是籌碼搬家,是指持倉籌碼由一個價位向另一個價位搬運的過程;它不僅僅是股價的轉換,

更重要的是持倉籌碼數量的轉換。

股票的走勢在表像上體現了股價的變化,而其內在的本質卻體現了持倉成本的轉換。要理解這一點,就必須對一輪行情進行過程分析。

可以說,一輪行情的跌宕起伏是與莊家的行為密不可分的。莊家行為最本質的體現是對做莊股票持倉成本的控制。如同商品交易,從低價位買進,在高價位賣出,才會產生利潤。莊家的行為與商品交易有相同之處,

但決不是簡單的類似;它比商品交易的低買高賣有著更加豐富的內涵,它是莊家行為和市場行為的高度體現。

一輪行情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吸籌階段、拉升階段和派發階段。

吸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低位大量買進股票。吸籌是否充分,莊家持倉量的多少對其做盤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其一、持倉量決定了其利潤量;籌碼越多,利潤實現量越大;其二、持倉量決定了其控盤程度;吸籌籌碼越多,

市場籌碼越少,莊家對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強。同時,在吸籌階段也常伴隨著洗盤過程,迫使上一輪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斷地割肉出局,莊家才能在低位吸籌承接。

其實,莊家吸籌的過程就是一個籌碼換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莊家為買方,股民為賣方。只有在低位充分完成了籌碼換手,吸籌階段才會結束,發動上攻行情的條件才趨於成熟。

莊家的吸籌區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區域。

拉升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使股價脫離莊家吸籌成本區,打開利潤空間。在此過程中,莊家用部分籌碼打壓做盤,同時又承接拋壓籌碼,但其大部分籌碼仍按兵不動地留在了吸籌區域,等待高位賣出。在拉升過程中,部分股民紛紛追漲,同時部分股民獲利回吐;對於做莊技巧較好的莊家,如有大勢的配合,莊家只需點上一把火,

拉升工作主要由股民自行完成的;其間,莊家主要利用控盤能力調控拉升節奏。在拉升階段,成交異常活躍,籌碼加速轉手,各價位的成本分佈大小不一。

派發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賣出持倉籌碼,實現做莊利潤。股價經拉升脫離成本區達到莊家的贏利區域,莊家高位出貨的可能性不斷增大;隨著高位換手的充分,拉升前的低位籌碼被上移至高位。而當低位籌碼搬家工作完成之時,

莊家出貨工作也宣告完成;一輪下跌行情了隨之降臨。

在一輪行情的流程中要充分重視二個概念:低位元充分換手和高位充分換手。低位充分換手是吸籌階段完成的標誌;高位充分換手是派發階段完成的標誌。它們是拉升和派發的充分必要條件。所謂充分換手就是在一定的價格區域成交高度密集,使分散在各價位上的籌碼充分集中在一個主要的價格區域。

總之,任何一輪情都是由高位換手到低位元換手,再由低位元換手到高位換手;這種成本轉換的過程不僅是利潤實現的過程,也是割肉虧損的過程,從而形成了股票走勢的全部歷史。

深度解析籌碼的收集過程!

一、設計原理

(一)本質:通過籌碼的交換(換手率),判斷資金運行的方向

(二) 適用範圍

1、流通盤大於8000萬,或者低於30億以下

2、上市的時間至少超過一年以上,一般選擇兩年線上

3、個股有一定的活性,可通過水手突破或流動資金來判定

4、最常用的節奏,與大盤對應的高低點作為判斷

(三) 獲利比例

1、當獲利比例低於10%時,股票常處於極危險區,很可能選擇加速下跌(真空加速定律);

2、當籌碼處於低位,獲利比例高於90%以上,則易選擇突破加速上行。

(四) 基礎

1、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

2、換手率判斷區間:3%以下屬正常,3%~5%屬活躍,5%~8%屬於異動,15%左右漲停,20%以上異常;

3、日均換手率超過2%以上則屬於活躍(統計最小週期20天)。

二、籌碼分佈

歷史上,每一次頂部的誕生,都將經歷慢長的熊市調整,遍地是套牢盤。調整的節奏分為主跌期、緩跌期以及震盪期。

(一)主跌期:

就是常說的恐慌區,常見於多殺多,這個階段股價的波動性大,但整體向下的趨勢不改;

(二)緩跌期:

主跌期中恐慌割肉盤消失後,市場成交量大幅縮小,市場人氣大減(僵屍戶增加),也是最難熬的陰跌期;在陰跌的末端常易誕生惡意的恐慌用於血洗籌碼,這時容易又一次出現主跌期的狀態,最終誕生震盪期的真正的底部(與歷史政策關聯)。

如:曾經講過的鹽湖股份

套牢盤解說

歷史上,每一次頂部的誕生,都將經歷慢長的熊市調整,遍地是套牢盤。調整的節奏分為主跌期、緩跌期以及震盪期。主跌期,則是常說的恐慌區,常見於多殺多,股價的波動性大,但整體向下的趨勢不改; 緩跌期,恐慌割肉盤消失後,市場成交量大幅縮小,市場人氣大減(僵屍戶增加》,也是最難熬的陰跌期; 在陰跌的末端常易誕生惡意的恐慌用於血洗籌碼,最終誕生震盪期的真正的底部(與歷史政策關聯)。

當市場初底見底時,股票全是套牢盤,獲取籌碼最簡單的方式: 寬幅震盪。常見的形態則是各種莫名的脈衝式拉升,最終又將無故地打回原形(試盤),但歷史性的低點通常不再觸及。試盤後,市場又回歸慘澹的無人交易區,地量持續,周而復始,不同的脈衝式拉升都在相長一段時間的間隔,最終籌碼開始重新高度集中,完成籌碼正式的收集,也就是常說的等腰三角形形態。

(三)底部籌碼的收集:

1、當市場初底見底時,股票全是套牢盤,獲取籌碼最簡單的方式:寬幅震盪。

2、常見形態則是各種莫名的脈衝式拉升,最終又將無故地打回原形(試盤),但歷史性的低點通常不再觸及。

3、試盤後,市場又回歸慘澹的無人交易區,地量持續,周而復始,不同的脈衝式拉升都在相長一段時間的間隔,最終籌碼開始重新高度集中,完成籌碼正式的收集,也就是常說的等腰三角形形態。

(四)籌碼收集的特點:

收集籌碼是一個血腥的過程,並且時間跨度相當長,至少是調整週期的兩倍以上。按照股市輪回,調整的週期至少以年為單位,方能真正成為主力青睞的對象,由其週期與調倉結構所決定。

1 、血腥:在籌碼初次收集完成時,通常會出現快速的急殺,再度形成全面套牢盤,用於獲取廉價的籌碼,即挖坑。

這個階段的股票我們可以關注,但平臺、支撐跌破時,籌碼集中的獲利比例低於10%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很可能選擇加速下跌(真空加速定律)的挖坑行為。

2、挖坑:快速殺跌通常選擇縮量,形成空跌的跡象,而在收集壺口時,則選擇補量拉升。由於時間節奏緩慢,通常需要幾次不斷的反復,在早期講過江恩理論之四次必破的原則就是如此。

籌碼處於低位,獲利比例高於90%以上,則易選擇突破加速上行。

如:木林森:

首次集中

三、籌碼收集的步驟

1、選擇最高調整後籌碼第一次集中作為起點;

2、縮量的快速空跌,快速的補量修復(挖坑),補量修復壺口才能確定前一波的下跌是挖坑行為,否則就不是,如果觀察期間有高送配的除權,看成交額更清楚。

3、未來多次反復調整低點,不要破前面的低點,也就是底部要慢慢的抬高。

4、當籌碼再度集中,獲利比例超過90%選擇突破時,即是50%的漲幅開啟,這個階段結合之前講過的內容:籌碼+平臺突破,參考流動資金、潛龍飛天、主力控盤指標。

木林森的四個階段:

金螳螂的四個階段:

木林森是一個多億流通盤的小盤股,金螳螂是25億流通盤的中盤股,小盤股的換手率比較高,所以木林森得圖形比較乾脆,金螳螂的籌碼的再次集中花費的時間比較長。

籌碼的延伸技術指標——穿透率、集中度、獲利比例和浮籌比例

股票的籌碼每天都在變動,變動的幅度和方向依據市場和主力行為而出現各種差異。為了總體和細節上描述這些變化,從而產生出籌碼的延伸技術指標——穿透率、集中度、獲利比例和浮籌比例。這些延伸的技術指標在參考使用時,依然要結合籌碼的形態和K線的走勢來進行綜合判斷。下面一一進行闡述:

一、穿透率:

每一個交易日股價都會出現或上或下的浮動,也就是股價在某一籌碼密集區內或其之間穿行,並使一定的籌碼發生流動。為了表述這種狀態以及強弱,所以設計出穿透率這個技術指標。其計算公式為:穿透率=當日股價穿越籌碼的比例÷當日的換手率。通過這個公式可以知道,穿透率與當日股價穿越的籌碼比例成正比,與當日的換手率成反比。由於股價可以上下穿越籌碼,所以穿透率有正負值之分。結合籌碼的形態、穿透率的大小和股票的漲跌會有不同的排列組合,每一個組合都包含著不同的市場定義。下面就一些重點內容進行論述:

1.吸籌:股票處於低位無論漲跌和籌碼形態,當股價穿越的籌碼多成交量大,表明主力吸籌,而且吸籌的效果較好(低位波段頂部放量或長陰倒拔垂楊柳等);

2.洗盤:前期成交量放大以後,當單峰籌碼股票下跌時,股價穿越的籌碼多成交量小,負穿透率很強。在低位出現,表明主力洗盤。在頂部出現,提示主力完成派發股票即將下跌;

3.啟動:單峰籌碼股票上漲時,股價穿越的籌碼多成交量小,正穿透率很強。這部分被穿越的籌碼被主力持有的可能性較大。這個狀態經常發生在主力吸籌洗盤完成後再次上漲的階段;

4.拉升:股票在拉升的過程中,如果成交量放大,則表明拋壓比較重,主力在底部吸籌不夠充分。如果穿透的籌碼稀少時,則股票較弱;

5.派發:股票處於高位無論漲跌,股價穿越的籌碼多成交量大,都表明主力派發;

6.下跌:在下跌的過程中,負穿透率較小;

7.當股價穿越的籌碼少成交量小時,說明該股票處於暫時的平衡狀態;

8.股價處於單峰籌碼或較為密集的籌碼區域時,穿透率具有指導意義。在多峰籌碼狀態下,無論是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發散的籌碼,當股價所在的籌碼密集區籌碼比例稀少時,穿透率技術指標並不適用;

9.穿透率在不同股票之間不具有可比性。

二、集中度:

籌碼的狀態不是集中就是發散,所以使用集中度技術指標來表述這些狀態和程度。集中度的計算方法是,集中度=(籌碼的最高價-籌碼的最低價)÷(籌碼的最高價+籌碼的最低價)。90%籌碼集中度的計算方法是,用去掉籌碼上部的5%比例後的價格代替籌碼的最高價,用籌碼下部的5%比例後的價格代替籌碼的最低價來進行計算。70%籌碼集中度的計算方法類似,只不過數值各為15%。集中度代表的含義是一檔股票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跨距程度,或持股成本的差異程度。

通過它的計算原理我們可以知道:

1.集中度的理論值在0到100之間;

2.籌碼的集中度數值越小,說明股價間的跨距越小,籌碼就越集中。反之籌碼就越分散。以大智慧數值為例,底部單峰籌碼的集中度不超過1.5,集中度介於6到10為波段頂部,超過10為一輪主升浪。需要強調和注意的是,每支股票的運行狀態和活躍度各有不同,所以不能用一個簡單的籌碼集中度的數值來判斷;

3.股價從底部上漲以後,籌碼高度發散,集中度數值越高,說明股價被拉升的幅度越大,回檔形成波段和主力派發形成頂部的可能性越大。股價從頂部回落以後,集中度數值越高,說明股價被打壓的幅度越大,底部還沒有到達;

4.在多頭行情中,股價高位籌碼集中度增加形成頭部;在空頭行情種,股價低位籌碼集中度增加形成底部;

5.集中度的缺陷是無法描述發散籌碼形成的方向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無法描述單峰籌碼是底部還是頂部籌碼;

6.集中度只是標注籌碼狀態的一個技術指標,其大小並不能描述出股票形態的優劣。

三、獲利比例:

這個技術指標在前面的內容已經有所涉及,包括收盤獲利和游標獲利(游標獲利在不同的行情分析軟體中有不同的名稱)。收盤獲利是指開盤時的即時價位或收盤後價位以下的籌碼比例。游標獲利是指任選一個價位其以下的的籌碼比例。

利用獲利經常運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牛市行情中,股票經過基礎性上漲,形成多頭形態,K線為一組零碎的小陽線(東方紅),當收盤獲利超過85%時,為可靠的買入信號。原因是,主力欲想拉升股價必須先收集籌碼。當主力開始收集籌碼時,肯定會儘量在低位收集,只要收集籌碼,股價就會被不同程度地拉升,這樣就形成一個基礎性上漲形態。當主力收集完籌碼並洗盤以後,一定是希望其他的股票持有者在拉升前或開始拉升的瞬間賣出股票,所以會緩慢拉升股價,以消磨其他持股人的意志,這樣也形成一個基礎上漲的形態。無論那種情況,都可以使主力持有的大比例籌碼獲利,當主力持有大比例籌碼時,正式拉升股票上漲就成為必然;

四、浮籌比例:大多數市場的操作者都認為浮籌就是拋來拋去不能長期穩定鎖倉的籌碼。嚴格意義上說,這部分籌碼應該稱為短期獲利性和止損性流動籌碼。那麼浮籌比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浮籌比例是指以即時價位為准,正負10%的籌碼比例之和。浮籌比例的指導作用類似于籌碼的集中度。

指導操作的意義有:

1.低位單峰籌碼,浮籌比例可以達到90%以上,一般可以確認底部。甚至可以確認二次底部;

2.高位單峰籌碼,浮籌比例可以達到60%以上,一般可以確認頂部;

3.自下而上的多峰籌碼,浮籌比例減小,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如果浮籌比例逐步增加並超過60%(高位籌碼密集),有形成頂部的可能;

4.自上而下的多峰籌碼,浮籌比例減小,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如果浮籌比例逐步增加並超過60%(地位籌碼密集),有形成底部的可能。

籌碼從發散到集中的一種情況——吸籌。

如上圖,圖中滑鼠定位的時間點是2012年1月,當時的籌碼狀態是典型的發散狀態,籌碼最低位元大約在9元左右,籌碼最高位大約在16元左右,有多個籌碼峰分佈,並且所有持倉籌碼都處於被套牢狀態。

再看看,還是這一檔股票,而這次我們把滑鼠定位時間點放在了2013年1月。我們看到這個時候的籌碼狀態已經是高度密集狀態,籌碼密集的最核心區大約是12.6元左右。

於是,我們可以理解,在這一年的過程中,大盤持續下跌,但該股卻一直不再創新低,是因為有主力入場吸籌,通過一年的時間,讓高位14-16元的套牢籌碼割肉出局,也讓低位10元以下的的獲利籌碼都獲利賣出,並且經歷裡中間幾次的箱體上下波段,最終將絕大多數的持倉成本集中在了12-13元左右,同樣,主力成本也必然在這個區間。

這種從發散到集中的過程,其實就是籌碼由散亂的不同持有者在不同持倉成本區間持有的狀態,轉為為相對少數人在相對狹小的價格空間內集中持有。這也就是主力吸籌的過程。而在主力完成吸籌,籌碼達到高度集中後,股價隨後就會擇機開始向上拉升,又開始另一個新的主力操作階段。

根據控盤程度和籌碼表現方式分為高控盤的鎖倉拉升和相對低控盤的籌碼滾動拉升。

如圖,這是300244迪安診斷在拉升前和拉升後的籌碼分佈圖,上圖是2013年2月初,當時籌碼是典型的單峰高度密集,說明吸籌到位,準備開始拉升,下圖就能看到,隨後在拉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初吸籌完成密集在22-23區間的籌碼仍然有大量的停留在原位,是不轉移的,我們把這種狀態稱為籌碼鎖定。

而我們很容易理解,這些成本在23元以下的籌碼,在下圖中的籌碼定位時間,已經盈利超過30%,但仍然沒有賣出,這種高度盈利而不願意賣出的籌碼,有大部分是屬於主力機構的,因為散戶群體中,至少有90%以上的人不會再浮動盈利30%的情況下橫盤一個月仍然不賣股票。所以,鎖倉是主力高控盤的表現。

高控盤鎖倉拉升的股票,只要低位鎖倉籌碼不跑,中線持有可以帶來非常大的贏利機會和贏利空間。

相對低控盤的籌碼滾動式拉升。

如圖。左圖是拉升前的籌碼密集狀態,右圖是拉升起來之後,籌碼迅速的向上滾動,之所以說滾動,是因為籌碼也並沒有徹底的轉移到上面,是迴圈態勢的往上翻滾。

對比籌碼鎖倉拉升和籌碼滾動拉升。最直觀的的差別就是成交量。

鎖倉拉升通常是縮量的,上漲過程中成交量反而逐步降低,這樣的話,沒有足夠的成交,低位籌碼當然就不可能輕易的在高位賣出,所以就會在低位鎖定,反過來說,也就是主力控制了大量的籌碼,它也不想賣出,而散戶即使想賣出手裡也沒有足夠多的籌碼,就必然成就了鎖倉的結果。而滾動拉升是因為主力手裡沒有足夠多的籌碼,它希望激發更多的跟風盤來一起推動股價上漲,否則可能導致自己拉升股價之後反而別人手裡的籌碼借機出貨,成了活雷鋒了。所以,激發跟風盤的標誌就是放量。

鎖倉拉升相對安全,因為可以監控主力籌碼的狀態,不會出現莫名其妙的主力就跑了,但這種股票走勢大多會比較溫和,不會出現連續的大陽線或漲停板拉升,適合於中線持股操作。而滾動拉升相對活躍,為了保持對跟風盤的吸引力,必然是快速拉升,所以短線贏利效率比較好,但由於主力本身持有籌碼不那麼多,而且每天換手率都很高,相對難以監控主力籌碼是否已經離場,所以風險性也更高。

通過籌碼可以判斷主力的動向、意圖和底牌

一、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是否在底部吸籌和吸籌後的持倉成本。

如果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上部套牢籌碼大部割肉出局,基本形成底部單峰籌碼,但這並不代表主力吸籌。如果成交量開始明顯放大,而股價漲幅有限(一般在20%左右),股價在最底部的籌碼密集區內運行,籌碼的形態保持基本穩定,說明主力開始在底部吸籌。這種吸籌的效果比較差,因為籌碼的原來持有者獲利少或由於股價漲幅不夠沒有解放套牢盤,導致拋出的意願不夠強烈。欲想取之必先與之就是這個道理

二、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洗盤動作。

無論主力如何做壞各項技術指標,但只要不大量動用自己收集到的籌碼,就不可能使籌碼的形態發生明顯的改變。而此時,股價依然沒有到達主力的預設派發價位,主力就不可能賣出收集到的籌碼。如果底部籌碼穩定,股價在相關的籌碼密集區邊緣得到支撐,現股價離主力成本區比較近等等,都可以判斷為主力震倉。

三、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持倉數量和價位。

1.當股價呈波段式上漲時,要進行多次上漲和休整的交替過程,所以籌碼會呈多峰形態,最下面的籌碼一定是主力的,而不是散戶的。因為主力操作股票是一個中長期行為,所以這部分的籌碼就會被主力長期鎖倉,所以這部分籌碼的價位和比例保持基本恒定,暨獲利但不被拋售的籌碼是主力籌碼。我們還可以通過F10中的股東研究與這部分籌碼形成的時間來進行關聯比對。這樣,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確認底部籌碼,(因為底部既由下跌空間決定,也是由主力收集籌碼的價位決定。)也可以統計出,現股價被主力拉升了多少空間。這個部位的籌碼就是我們學習過的底量等頂量或潛收集所積累起來的籌碼;

2.股票出現深度回檔時,股價介於多峰籌碼之間。當股票再次上漲時,股價穿透高籌碼密集區而成交量增加不明顯,說明這部分的籌碼是主力籌碼;

3.如果股票的漲幅在30%以上時,以現股價為基準,低於現股價30%以上的籌碼絕大部分是主力籌碼。因為短期獲利的籌碼很容易被主力的震倉行為所迷惑,而不斷地發生頻繁的換手,致使這部分籌碼無法在某一個價位區間長期沉澱。這部分籌碼的動態去向會隨著股價的不斷拉升逐步上移,並和主力拉升時買入的籌碼一起最先到達頂部區域;

4.在熊市行情中,主力機構會出現多次的誘多減倉行為,主力的籌碼數量和價位不容易判斷。因為此時的行情需要回避,所以分析主力的籌碼也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四、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控盤度。

1.當股價突破壓力趨勢線或前頭部時,也就是股價脫離原來的籌碼密集區,如果成交量沒有出現明顯的放量,說明主力高度控盤(輕鬆過頭);

2.當股價形成持續波段性上漲時,籌碼出現多個峰值,而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量量潮,說明主力高度控盤。也說明中間價位的籌碼發生鎖倉行為,這是主力在強收集過程中所獲取的籌碼;

3.當股價長期上漲浮籌比例依交易日延續而逐步減小時,說明中長期籌碼的比例在增加,則主力高度控盤。

五、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是否派發。

中長期底部籌碼迅速消失和上移,說明大部分長期獲利籌碼在進行獲利了結,可以確認為主力派發。這個特性要比觀察其他技術形態更為敏感和有效,這部分內容已經反復強調,相信大家都應該爛熟於心。也是籌碼這個技術作業系統優勢之所在!所以大家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

筆者公眾平臺:價值投資觀(jztzg666)

總之,任何一輪情都是由高位換手到低位元換手,再由低位元換手到高位換手;這種成本轉換的過程不僅是利潤實現的過程,也是割肉虧損的過程,從而形成了股票走勢的全部歷史。

深度解析籌碼的收集過程!

一、設計原理

(一)本質:通過籌碼的交換(換手率),判斷資金運行的方向

(二) 適用範圍

1、流通盤大於8000萬,或者低於30億以下

2、上市的時間至少超過一年以上,一般選擇兩年線上

3、個股有一定的活性,可通過水手突破或流動資金來判定

4、最常用的節奏,與大盤對應的高低點作為判斷

(三) 獲利比例

1、當獲利比例低於10%時,股票常處於極危險區,很可能選擇加速下跌(真空加速定律);

2、當籌碼處於低位,獲利比例高於90%以上,則易選擇突破加速上行。

(四) 基礎

1、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

2、換手率判斷區間:3%以下屬正常,3%~5%屬活躍,5%~8%屬於異動,15%左右漲停,20%以上異常;

3、日均換手率超過2%以上則屬於活躍(統計最小週期20天)。

二、籌碼分佈

歷史上,每一次頂部的誕生,都將經歷慢長的熊市調整,遍地是套牢盤。調整的節奏分為主跌期、緩跌期以及震盪期。

(一)主跌期:

就是常說的恐慌區,常見於多殺多,這個階段股價的波動性大,但整體向下的趨勢不改;

(二)緩跌期:

主跌期中恐慌割肉盤消失後,市場成交量大幅縮小,市場人氣大減(僵屍戶增加),也是最難熬的陰跌期;在陰跌的末端常易誕生惡意的恐慌用於血洗籌碼,這時容易又一次出現主跌期的狀態,最終誕生震盪期的真正的底部(與歷史政策關聯)。

如:曾經講過的鹽湖股份

套牢盤解說

歷史上,每一次頂部的誕生,都將經歷慢長的熊市調整,遍地是套牢盤。調整的節奏分為主跌期、緩跌期以及震盪期。主跌期,則是常說的恐慌區,常見於多殺多,股價的波動性大,但整體向下的趨勢不改; 緩跌期,恐慌割肉盤消失後,市場成交量大幅縮小,市場人氣大減(僵屍戶增加》,也是最難熬的陰跌期; 在陰跌的末端常易誕生惡意的恐慌用於血洗籌碼,最終誕生震盪期的真正的底部(與歷史政策關聯)。

當市場初底見底時,股票全是套牢盤,獲取籌碼最簡單的方式: 寬幅震盪。常見的形態則是各種莫名的脈衝式拉升,最終又將無故地打回原形(試盤),但歷史性的低點通常不再觸及。試盤後,市場又回歸慘澹的無人交易區,地量持續,周而復始,不同的脈衝式拉升都在相長一段時間的間隔,最終籌碼開始重新高度集中,完成籌碼正式的收集,也就是常說的等腰三角形形態。

(三)底部籌碼的收集:

1、當市場初底見底時,股票全是套牢盤,獲取籌碼最簡單的方式:寬幅震盪。

2、常見形態則是各種莫名的脈衝式拉升,最終又將無故地打回原形(試盤),但歷史性的低點通常不再觸及。

3、試盤後,市場又回歸慘澹的無人交易區,地量持續,周而復始,不同的脈衝式拉升都在相長一段時間的間隔,最終籌碼開始重新高度集中,完成籌碼正式的收集,也就是常說的等腰三角形形態。

(四)籌碼收集的特點:

收集籌碼是一個血腥的過程,並且時間跨度相當長,至少是調整週期的兩倍以上。按照股市輪回,調整的週期至少以年為單位,方能真正成為主力青睞的對象,由其週期與調倉結構所決定。

1 、血腥:在籌碼初次收集完成時,通常會出現快速的急殺,再度形成全面套牢盤,用於獲取廉價的籌碼,即挖坑。

這個階段的股票我們可以關注,但平臺、支撐跌破時,籌碼集中的獲利比例低於10%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很可能選擇加速下跌(真空加速定律)的挖坑行為。

2、挖坑:快速殺跌通常選擇縮量,形成空跌的跡象,而在收集壺口時,則選擇補量拉升。由於時間節奏緩慢,通常需要幾次不斷的反復,在早期講過江恩理論之四次必破的原則就是如此。

籌碼處於低位,獲利比例高於90%以上,則易選擇突破加速上行。

如:木林森:

首次集中

三、籌碼收集的步驟

1、選擇最高調整後籌碼第一次集中作為起點;

2、縮量的快速空跌,快速的補量修復(挖坑),補量修復壺口才能確定前一波的下跌是挖坑行為,否則就不是,如果觀察期間有高送配的除權,看成交額更清楚。

3、未來多次反復調整低點,不要破前面的低點,也就是底部要慢慢的抬高。

4、當籌碼再度集中,獲利比例超過90%選擇突破時,即是50%的漲幅開啟,這個階段結合之前講過的內容:籌碼+平臺突破,參考流動資金、潛龍飛天、主力控盤指標。

木林森的四個階段:

金螳螂的四個階段:

木林森是一個多億流通盤的小盤股,金螳螂是25億流通盤的中盤股,小盤股的換手率比較高,所以木林森得圖形比較乾脆,金螳螂的籌碼的再次集中花費的時間比較長。

籌碼的延伸技術指標——穿透率、集中度、獲利比例和浮籌比例

股票的籌碼每天都在變動,變動的幅度和方向依據市場和主力行為而出現各種差異。為了總體和細節上描述這些變化,從而產生出籌碼的延伸技術指標——穿透率、集中度、獲利比例和浮籌比例。這些延伸的技術指標在參考使用時,依然要結合籌碼的形態和K線的走勢來進行綜合判斷。下面一一進行闡述:

一、穿透率:

每一個交易日股價都會出現或上或下的浮動,也就是股價在某一籌碼密集區內或其之間穿行,並使一定的籌碼發生流動。為了表述這種狀態以及強弱,所以設計出穿透率這個技術指標。其計算公式為:穿透率=當日股價穿越籌碼的比例÷當日的換手率。通過這個公式可以知道,穿透率與當日股價穿越的籌碼比例成正比,與當日的換手率成反比。由於股價可以上下穿越籌碼,所以穿透率有正負值之分。結合籌碼的形態、穿透率的大小和股票的漲跌會有不同的排列組合,每一個組合都包含著不同的市場定義。下面就一些重點內容進行論述:

1.吸籌:股票處於低位無論漲跌和籌碼形態,當股價穿越的籌碼多成交量大,表明主力吸籌,而且吸籌的效果較好(低位波段頂部放量或長陰倒拔垂楊柳等);

2.洗盤:前期成交量放大以後,當單峰籌碼股票下跌時,股價穿越的籌碼多成交量小,負穿透率很強。在低位出現,表明主力洗盤。在頂部出現,提示主力完成派發股票即將下跌;

3.啟動:單峰籌碼股票上漲時,股價穿越的籌碼多成交量小,正穿透率很強。這部分被穿越的籌碼被主力持有的可能性較大。這個狀態經常發生在主力吸籌洗盤完成後再次上漲的階段;

4.拉升:股票在拉升的過程中,如果成交量放大,則表明拋壓比較重,主力在底部吸籌不夠充分。如果穿透的籌碼稀少時,則股票較弱;

5.派發:股票處於高位無論漲跌,股價穿越的籌碼多成交量大,都表明主力派發;

6.下跌:在下跌的過程中,負穿透率較小;

7.當股價穿越的籌碼少成交量小時,說明該股票處於暫時的平衡狀態;

8.股價處於單峰籌碼或較為密集的籌碼區域時,穿透率具有指導意義。在多峰籌碼狀態下,無論是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發散的籌碼,當股價所在的籌碼密集區籌碼比例稀少時,穿透率技術指標並不適用;

9.穿透率在不同股票之間不具有可比性。

二、集中度:

籌碼的狀態不是集中就是發散,所以使用集中度技術指標來表述這些狀態和程度。集中度的計算方法是,集中度=(籌碼的最高價-籌碼的最低價)÷(籌碼的最高價+籌碼的最低價)。90%籌碼集中度的計算方法是,用去掉籌碼上部的5%比例後的價格代替籌碼的最高價,用籌碼下部的5%比例後的價格代替籌碼的最低價來進行計算。70%籌碼集中度的計算方法類似,只不過數值各為15%。集中度代表的含義是一檔股票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跨距程度,或持股成本的差異程度。

通過它的計算原理我們可以知道:

1.集中度的理論值在0到100之間;

2.籌碼的集中度數值越小,說明股價間的跨距越小,籌碼就越集中。反之籌碼就越分散。以大智慧數值為例,底部單峰籌碼的集中度不超過1.5,集中度介於6到10為波段頂部,超過10為一輪主升浪。需要強調和注意的是,每支股票的運行狀態和活躍度各有不同,所以不能用一個簡單的籌碼集中度的數值來判斷;

3.股價從底部上漲以後,籌碼高度發散,集中度數值越高,說明股價被拉升的幅度越大,回檔形成波段和主力派發形成頂部的可能性越大。股價從頂部回落以後,集中度數值越高,說明股價被打壓的幅度越大,底部還沒有到達;

4.在多頭行情中,股價高位籌碼集中度增加形成頭部;在空頭行情種,股價低位籌碼集中度增加形成底部;

5.集中度的缺陷是無法描述發散籌碼形成的方向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無法描述單峰籌碼是底部還是頂部籌碼;

6.集中度只是標注籌碼狀態的一個技術指標,其大小並不能描述出股票形態的優劣。

三、獲利比例:

這個技術指標在前面的內容已經有所涉及,包括收盤獲利和游標獲利(游標獲利在不同的行情分析軟體中有不同的名稱)。收盤獲利是指開盤時的即時價位或收盤後價位以下的籌碼比例。游標獲利是指任選一個價位其以下的的籌碼比例。

利用獲利經常運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牛市行情中,股票經過基礎性上漲,形成多頭形態,K線為一組零碎的小陽線(東方紅),當收盤獲利超過85%時,為可靠的買入信號。原因是,主力欲想拉升股價必須先收集籌碼。當主力開始收集籌碼時,肯定會儘量在低位收集,只要收集籌碼,股價就會被不同程度地拉升,這樣就形成一個基礎性上漲形態。當主力收集完籌碼並洗盤以後,一定是希望其他的股票持有者在拉升前或開始拉升的瞬間賣出股票,所以會緩慢拉升股價,以消磨其他持股人的意志,這樣也形成一個基礎上漲的形態。無論那種情況,都可以使主力持有的大比例籌碼獲利,當主力持有大比例籌碼時,正式拉升股票上漲就成為必然;

四、浮籌比例:大多數市場的操作者都認為浮籌就是拋來拋去不能長期穩定鎖倉的籌碼。嚴格意義上說,這部分籌碼應該稱為短期獲利性和止損性流動籌碼。那麼浮籌比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浮籌比例是指以即時價位為准,正負10%的籌碼比例之和。浮籌比例的指導作用類似于籌碼的集中度。

指導操作的意義有:

1.低位單峰籌碼,浮籌比例可以達到90%以上,一般可以確認底部。甚至可以確認二次底部;

2.高位單峰籌碼,浮籌比例可以達到60%以上,一般可以確認頂部;

3.自下而上的多峰籌碼,浮籌比例減小,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如果浮籌比例逐步增加並超過60%(高位籌碼密集),有形成頂部的可能;

4.自上而下的多峰籌碼,浮籌比例減小,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如果浮籌比例逐步增加並超過60%(地位籌碼密集),有形成底部的可能。

籌碼從發散到集中的一種情況——吸籌。

如上圖,圖中滑鼠定位的時間點是2012年1月,當時的籌碼狀態是典型的發散狀態,籌碼最低位元大約在9元左右,籌碼最高位大約在16元左右,有多個籌碼峰分佈,並且所有持倉籌碼都處於被套牢狀態。

再看看,還是這一檔股票,而這次我們把滑鼠定位時間點放在了2013年1月。我們看到這個時候的籌碼狀態已經是高度密集狀態,籌碼密集的最核心區大約是12.6元左右。

於是,我們可以理解,在這一年的過程中,大盤持續下跌,但該股卻一直不再創新低,是因為有主力入場吸籌,通過一年的時間,讓高位14-16元的套牢籌碼割肉出局,也讓低位10元以下的的獲利籌碼都獲利賣出,並且經歷裡中間幾次的箱體上下波段,最終將絕大多數的持倉成本集中在了12-13元左右,同樣,主力成本也必然在這個區間。

這種從發散到集中的過程,其實就是籌碼由散亂的不同持有者在不同持倉成本區間持有的狀態,轉為為相對少數人在相對狹小的價格空間內集中持有。這也就是主力吸籌的過程。而在主力完成吸籌,籌碼達到高度集中後,股價隨後就會擇機開始向上拉升,又開始另一個新的主力操作階段。

根據控盤程度和籌碼表現方式分為高控盤的鎖倉拉升和相對低控盤的籌碼滾動拉升。

如圖,這是300244迪安診斷在拉升前和拉升後的籌碼分佈圖,上圖是2013年2月初,當時籌碼是典型的單峰高度密集,說明吸籌到位,準備開始拉升,下圖就能看到,隨後在拉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初吸籌完成密集在22-23區間的籌碼仍然有大量的停留在原位,是不轉移的,我們把這種狀態稱為籌碼鎖定。

而我們很容易理解,這些成本在23元以下的籌碼,在下圖中的籌碼定位時間,已經盈利超過30%,但仍然沒有賣出,這種高度盈利而不願意賣出的籌碼,有大部分是屬於主力機構的,因為散戶群體中,至少有90%以上的人不會再浮動盈利30%的情況下橫盤一個月仍然不賣股票。所以,鎖倉是主力高控盤的表現。

高控盤鎖倉拉升的股票,只要低位鎖倉籌碼不跑,中線持有可以帶來非常大的贏利機會和贏利空間。

相對低控盤的籌碼滾動式拉升。

如圖。左圖是拉升前的籌碼密集狀態,右圖是拉升起來之後,籌碼迅速的向上滾動,之所以說滾動,是因為籌碼也並沒有徹底的轉移到上面,是迴圈態勢的往上翻滾。

對比籌碼鎖倉拉升和籌碼滾動拉升。最直觀的的差別就是成交量。

鎖倉拉升通常是縮量的,上漲過程中成交量反而逐步降低,這樣的話,沒有足夠的成交,低位籌碼當然就不可能輕易的在高位賣出,所以就會在低位鎖定,反過來說,也就是主力控制了大量的籌碼,它也不想賣出,而散戶即使想賣出手裡也沒有足夠多的籌碼,就必然成就了鎖倉的結果。而滾動拉升是因為主力手裡沒有足夠多的籌碼,它希望激發更多的跟風盤來一起推動股價上漲,否則可能導致自己拉升股價之後反而別人手裡的籌碼借機出貨,成了活雷鋒了。所以,激發跟風盤的標誌就是放量。

鎖倉拉升相對安全,因為可以監控主力籌碼的狀態,不會出現莫名其妙的主力就跑了,但這種股票走勢大多會比較溫和,不會出現連續的大陽線或漲停板拉升,適合於中線持股操作。而滾動拉升相對活躍,為了保持對跟風盤的吸引力,必然是快速拉升,所以短線贏利效率比較好,但由於主力本身持有籌碼不那麼多,而且每天換手率都很高,相對難以監控主力籌碼是否已經離場,所以風險性也更高。

通過籌碼可以判斷主力的動向、意圖和底牌

一、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是否在底部吸籌和吸籌後的持倉成本。

如果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上部套牢籌碼大部割肉出局,基本形成底部單峰籌碼,但這並不代表主力吸籌。如果成交量開始明顯放大,而股價漲幅有限(一般在20%左右),股價在最底部的籌碼密集區內運行,籌碼的形態保持基本穩定,說明主力開始在底部吸籌。這種吸籌的效果比較差,因為籌碼的原來持有者獲利少或由於股價漲幅不夠沒有解放套牢盤,導致拋出的意願不夠強烈。欲想取之必先與之就是這個道理

二、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洗盤動作。

無論主力如何做壞各項技術指標,但只要不大量動用自己收集到的籌碼,就不可能使籌碼的形態發生明顯的改變。而此時,股價依然沒有到達主力的預設派發價位,主力就不可能賣出收集到的籌碼。如果底部籌碼穩定,股價在相關的籌碼密集區邊緣得到支撐,現股價離主力成本區比較近等等,都可以判斷為主力震倉。

三、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持倉數量和價位。

1.當股價呈波段式上漲時,要進行多次上漲和休整的交替過程,所以籌碼會呈多峰形態,最下面的籌碼一定是主力的,而不是散戶的。因為主力操作股票是一個中長期行為,所以這部分的籌碼就會被主力長期鎖倉,所以這部分籌碼的價位和比例保持基本恒定,暨獲利但不被拋售的籌碼是主力籌碼。我們還可以通過F10中的股東研究與這部分籌碼形成的時間來進行關聯比對。這樣,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確認底部籌碼,(因為底部既由下跌空間決定,也是由主力收集籌碼的價位決定。)也可以統計出,現股價被主力拉升了多少空間。這個部位的籌碼就是我們學習過的底量等頂量或潛收集所積累起來的籌碼;

2.股票出現深度回檔時,股價介於多峰籌碼之間。當股票再次上漲時,股價穿透高籌碼密集區而成交量增加不明顯,說明這部分的籌碼是主力籌碼;

3.如果股票的漲幅在30%以上時,以現股價為基準,低於現股價30%以上的籌碼絕大部分是主力籌碼。因為短期獲利的籌碼很容易被主力的震倉行為所迷惑,而不斷地發生頻繁的換手,致使這部分籌碼無法在某一個價位區間長期沉澱。這部分籌碼的動態去向會隨著股價的不斷拉升逐步上移,並和主力拉升時買入的籌碼一起最先到達頂部區域;

4.在熊市行情中,主力機構會出現多次的誘多減倉行為,主力的籌碼數量和價位不容易判斷。因為此時的行情需要回避,所以分析主力的籌碼也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四、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的控盤度。

1.當股價突破壓力趨勢線或前頭部時,也就是股價脫離原來的籌碼密集區,如果成交量沒有出現明顯的放量,說明主力高度控盤(輕鬆過頭);

2.當股價形成持續波段性上漲時,籌碼出現多個峰值,而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量量潮,說明主力高度控盤。也說明中間價位的籌碼發生鎖倉行為,這是主力在強收集過程中所獲取的籌碼;

3.當股價長期上漲浮籌比例依交易日延續而逐步減小時,說明中長期籌碼的比例在增加,則主力高度控盤。

五、通過籌碼來判斷主力是否派發。

中長期底部籌碼迅速消失和上移,說明大部分長期獲利籌碼在進行獲利了結,可以確認為主力派發。這個特性要比觀察其他技術形態更為敏感和有效,這部分內容已經反復強調,相信大家都應該爛熟於心。也是籌碼這個技術作業系統優勢之所在!所以大家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

筆者公眾平臺:價值投資觀(jztzg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