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去醫院不吃藥不打針治療小兒腹瀉有妙招,寶媽寶爸必需品

寶寶一拉肚子,爸媽別提有多心疼。

​​​

不過,焦急之下,寶爸媽更應該知道如何應對。

1

什麼樣是腹瀉了?

腹瀉一般由多種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但腹瀉不只是便便稀!

①看性狀:便便突然變得又稀又軟。

②看頻率:便便次數比平時多2-3倍。

注意:只有①+②同時出現,才可以說寶寶腹瀉了!

也就是說,

寶寶便便稀軟,但次數和平時差不多,就不是腹瀉;次數增多,但便便性狀沒有稀軟,也不是腹瀉!

腹瀉在6個月至2歲嬰幼兒中高發,一歲以內的寶寶多見。

2

5種情況要及時去醫院

① 腹瀉次數多,量大,伴有精神萎靡,皮膚乾燥,眼窩凹陷,小便量少等脫水症狀,而寶寶拒絕口服補液鹽,或口服補液鹽不夠,脫水症狀沒有改善。

② 腹瀉伴有劇烈嘔吐,不能進食及口服補液者。

③ 小於3個月的寶寶大便次數多,

或大便量大,容易很快脫水,需要及時就診。

④ 大便呈黏液膿血便。

⑤ 腹瀉後伴有高熱、抽搐、臉色蒼白、陣發性哭吵等症狀者。

3

家長如何配合醫生檢查

① 家長可以事先留取寶寶新的大便置乾淨容器或杯子中,儘早送檢。

② 記錄寶寶此次腹瀉症狀及診療過程,以便向醫生詳細敘述,利於醫生判斷。

如:

寶寶腹瀉開始時間、每天大便次數、性狀(可以手機拍照);

伴隨症狀(哭鬧、便血、嘔吐,

發熱、咳嗽等);

寶寶尿量變化(解小便次數或最後一次解小便時間);

寶寶飲食情況,寶寶腹瀉前是否有飲食改變,或接觸腹瀉病人。腹瀉後相關檢查及相關治療藥物,以及藥物治療後腹瀉的變化。

可攜帶此次腹瀉期間相關檢查結果或治療藥物。

4

護理關鍵:預防、治療脫水

① 從腹瀉開始,寶寶就需要口服足夠液體以預防脫水。

◆ 母乳餵養小嬰兒應繼續母乳餵養,並增加餵養的頻率及延長單次餵養時間。

◆ 混合餵養的嬰兒,可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給予低滲口服補液鹽水或其他清潔飲用水。

◆ 人工餵養嬰兒,可選擇低滲補液鹽或食物基礎的液體,如湯汁、米湯或清潔飲用水。

② 建議在每次稀便後給予補充一定量的液體。

2歲以下寶寶給予50-100ml,2歲以上寶寶100-200ml,少量多次喂,直到腹瀉停止。

如果寶寶嘔吐後,暫停10分鐘後再喂,且要喂得慢些。

③ 輕中度脫水,需要採用低滲補液鹽。

輕度脫水50ml/kg,中度脫水80-100ml/kg,需要在4-6小時內完成,並重新評估。

國內市場目前只有2款成人和嬰幼兒共用的口服補鹽液:口服補鹽液Ⅱ和口服補鹽液Ⅲ。

PS:在一般藥店不太容易買到,得去醫院開才行。

口服補鹽液Ⅲ可以按照說明指示使用,口服補鹽液Ⅱ給兒童使用時常規需要稀釋1.5倍。

注意:因為劇烈的嘔吐或寶寶已經無法正常飲水的時候,立即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靜脈補液。

5

腹瀉後可能出現尿布疹

寶寶持續稀便或腹瀉,糞液持續刺激皮膚,可能會使尿布疹反復發作。

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勤更換紙尿褲或尿布是防治尿布疹的關鍵。

① 勤更換紙尿褲或尿布

紙尿褲:選擇吸水性強、乾爽型紙尿褲。

尿布:應在清水中浸泡,開水煮沸,冷水洗淨,曬乾。

② 做好清潔

寶寶便後要及時用溫水清洗小屁股,洗乾淨後,用柔軟的幹毛巾輕輕吸幹水分,並稍加晾乾,使小屁屁的皮膚保持乾燥,然後穿紙尿褲。

③ 紙尿褲別包太緊

給寶寶穿戴紙尿褲時,不要包得太緊,否則會影響局部空氣流通,減少水分的排出和吸收。

寶寶午睡時可以摘掉紙尿褲。

④ 日常護理:可以塗抹護臀霜或護臀油。

5

腹瀉後可能出現尿布疹

寶寶持續稀便或腹瀉,糞液持續刺激皮膚,可能會使尿布疹反復發作。

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勤更換紙尿褲或尿布是防治尿布疹的關鍵。

① 勤更換紙尿褲或尿布

紙尿褲:選擇吸水性強、乾爽型紙尿褲。

尿布:應在清水中浸泡,開水煮沸,冷水洗淨,曬乾。

② 做好清潔

寶寶便後要及時用溫水清洗小屁股,洗乾淨後,用柔軟的幹毛巾輕輕吸幹水分,並稍加晾乾,使小屁屁的皮膚保持乾燥,然後穿紙尿褲。

③ 紙尿褲別包太緊

給寶寶穿戴紙尿褲時,不要包得太緊,否則會影響局部空氣流通,減少水分的排出和吸收。

寶寶午睡時可以摘掉紙尿褲。

④ 日常護理:可以塗抹護臀霜或護臀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