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節的激戰:李自成用炮火猛轟開封城牆,官兵死傷慘重

【崇禎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丙寅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攻城戰全面展開,爭奪的焦點依然在開封的北門。

《汴圍濕襟錄》記載,在前一天的戰鬥中,督師丁啟睿率領的援軍拒守在北門之外,

一戰即潰,退入北門的月門,丁啟睿希望開門放援軍入城,周王嚴令不許。最終那些官兵要麼死于城下,要麼被農民軍俘獲。

此後的幾天,雙方對於北門月城的爭奪相當激烈。

《汴圍濕襟錄》中說,李自成此前征戰各地,屢戰屢勝,從官兵手中繳獲了大量的軍械和火炮,

農民軍的裝備大大改善。現在他們把火炮搬運到北門的月城上,在那裡安設炮位,猛轟城樓,“大炮小銃,晝夜擊打,城壁如篩,守埤者不敢露影。”

官府和周王拿出重賞,有敢死之士在城上立炮,與農民軍對轟,又在城上堆放土袋和木墩,抵擋城下炮火。一番對抗之後,北門終於轉危為安。

與此同時,農民軍更多地採用他們最擅長的剜城、挖城戰術,驅趕大批民眾背著門板沖到城下鑿牆。

主攻的位置集中在曹門到北門之間,長達十多裡的範圍之內,因為這一帶的城牆相對比較薄弱。

守城形勢嚴峻,官府下令,城中百姓家中有一名男子的,如果不上城守衛,必斬。

二十六日的攻防戰更為激烈。

農民軍在東北角的城牆上掘出大洞,同時用炮火猛轟城牆,官兵死傷慘重。河南巡撫高名衡率兵來援,集中炮火向城外轟擊,殺傷大批農民軍。

二十七日,大批農民軍在曹門一帶的城濠外面紮營,城牆被撕開兩丈寬的一段口子,農民軍的步兵在前,馬兵在後,蜂擁而上。總兵陳永福率兵急援,十幾尊大炮轟擊城下,農民軍死傷累累,攻勢被扼止。

城中軍民趁機修補城牆的缺口,插入厚木板,投入土袋。高名衡察覺出農民軍將士攻城疲憊,組織了三千精兵,深夜裡悄悄縋下城牆,殺入對方營中,一通砍殺。等到農民軍組織起人馬反擊時,

官兵迅速撤回,爬回城上。

如此你來我往,晝夜苦戰,“每夜對攻數十次,至曉稍歇”。

二十八日又是一天激戰。當天夜裡,開封城裡突然燃起大火,引起軍民一片驚慌。

在此前的幾十年間,瀋陽、遼陽等許多遼東城市被八旗軍攻佔,往往是在攻守相持的關鍵時刻,

城中會突然燃起大火,守城的將士因此陣腳大亂,最終被攻破城池。而城中的大火往往是潛入城中的奸細故意縱火。

所以,開封的守城官員一見大火,立刻趕去察看。起火的原來是城裡的三間草房,一位名叫王才的佃戶夜裡喝醉了酒,烤火取暖,不慎引發大火。推官黃澍下令捉拿王才,將其處死,以此警示城中軍民。

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崇禎十四年的最後一天。

農民軍集中攻打東北角的曹門一帶。除了官兵,守衛在這裡還有社兵和佃戶組成的牛兵,但數量遠遠不夠,又從其他總社調來幾百社兵。

曹門總社的社長李光壂拿出千貫銅錢放到城上,臨時招募壯丁,應徵者每人每天發給四張餅、一百文錢,結果大批百姓蜂擁而來,都願意效力。

採用這種臨時雇傭兵的形式,每天可以輕鬆招到幾十人,幫助應急。巡撫高名衡認為這個辦法極好,是“化少為多之計。”

崇禎十四年的這個除夕,開封城內外炮聲隆隆,聽起來要比太平年代的爆竹聲更有氣勢。一道殘破的城牆把城中的軍民和曠野中的農民軍將士分隔開,漫長、寒冷的不眠之夜,他們一起送走這愁慘、血腥的一年。

在遙遠的北京,紫禁城中的崇禎皇帝剛剛度過三十一周歲的生日,這個辭舊迎新的除夕日,他註定不會開心,因為他委任的兩位督師的處境都不太妙:洪承疇被清軍圍困在松山城中,丁啟睿被李自成圍困在開封城中。

大明王朝真的要完了。

開封三圍(之七) 于左 撰

農民軍集中攻打東北角的曹門一帶。除了官兵,守衛在這裡還有社兵和佃戶組成的牛兵,但數量遠遠不夠,又從其他總社調來幾百社兵。

曹門總社的社長李光壂拿出千貫銅錢放到城上,臨時招募壯丁,應徵者每人每天發給四張餅、一百文錢,結果大批百姓蜂擁而來,都願意效力。

採用這種臨時雇傭兵的形式,每天可以輕鬆招到幾十人,幫助應急。巡撫高名衡認為這個辦法極好,是“化少為多之計。”

崇禎十四年的這個除夕,開封城內外炮聲隆隆,聽起來要比太平年代的爆竹聲更有氣勢。一道殘破的城牆把城中的軍民和曠野中的農民軍將士分隔開,漫長、寒冷的不眠之夜,他們一起送走這愁慘、血腥的一年。

在遙遠的北京,紫禁城中的崇禎皇帝剛剛度過三十一周歲的生日,這個辭舊迎新的除夕日,他註定不會開心,因為他委任的兩位督師的處境都不太妙:洪承疇被清軍圍困在松山城中,丁啟睿被李自成圍困在開封城中。

大明王朝真的要完了。

開封三圍(之七) 于左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