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影向標|有人讚美《奇門遁甲》,有人則不

《奇門遁甲》

5.1分

1. 秦婉:7分

鳳凰電影策劃。

武俠世界裡疑似外星人入侵,

霧隱門諸人齊齊回眸,如正聯複聯七俠附體。本片的high處在於徹徹底底是徐克作品,一本正經地挖坑不填,是他過去多部作品裡的遺憾,如今卻變成了他的特點。看這片不能在意細節,不能在意bug,不要理會隨便的結尾,而是跟著節奏起范兒,盡情享受奇妙的突襲。最後聯想霧隱門未來的激戰,替徐克把龐大而未完成的設定構想補圓,格局也在聯想中升級。

2. 風間隼:7分

影評人。

最終兵器少女大戰飛天麵條神教,一開頭,我以為那是番茄意面。看到結尾從天而降的一鍋紅湯,我才意識到那是重慶小面。其實跟原作一樣,是個B級製作的cult片。動作設計有點讓人失望,雙旦雙生的情感戲倒是很好看,還是徐老怪一貫的味道。

3. 獨孤島主:7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上世紀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創作者自帶一種非常正經地去消解正經的遊戲精神,在《奇門遁甲》裡難得地回歸了一把。

4. 劉起:5分

電影學博士,電影雜誌編輯。

《奇門遁甲》作為一部亞類型的奇幻武俠片,奇幻部分中西混雜搖擺不定,武俠部分無武又無俠,只剩下以特效為終極目標的奇幻場面。奇門遁甲術的概念,

完全可以拍成一種不同於好萊塢魔幻大片、自成體系的東方奇幻風格,比如開場倪妮的霧隱門絕技,還是挺玄妙的。

遺憾的是,兩個大反派怪物像是好萊塢魔幻電影的怪物走錯了片場,與傳統的奇門遁甲術格格不入。很多奇幻場面純粹為了展示特效,完全脫離了中國奇幻的人文風物。

5. 西派克:5分

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

怪人+怪獸+突破銀幕的3D效果,都是濃重的徐克風格。打鬥場面和幽默段落,又可以明顯看出袁和平模仿近些年好萊塢超英電影的痕跡,幾乎是一部古裝版「正義聯盟」。然而,對人物和世界觀的塑造過於隨意,劇情到大戰時已幾近崩壞,奇門遁甲這樣本該是賣點的古術也只剩特效,想像力不太跟得上野心。

6. 桃桃林林:4分

如此簡單、隨意、亂來的劇情,僅憑一句老港片特色或是導演風格是很難說服人的。更何況糟糕的視覺與非常奇怪的表演。很難接受這樣的作品。

7. 大奇特:3分

歐美老電影愛好者,DVD收藏發燒友。

奇門遁甲術,本該是返璞歸真的中國傳統秘術,卻用了各種西化的元素包裝,把特效當成了第一生產力,哪哪都是,不再重視動作。情節也輕巧隨意,漫不經心,結尾莫名其妙就「喜劇」起來。好萊塢的工業體系非一朝一夕能學來,西體中用的同時,也別忘了自身的優點。投資不用這麼大,對比老版看看現在丟了什麼。

8. 吳李冰:3分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虹膜》電影雜誌編輯總監。

嚴重浪費了一個好題材。特異功能的路子難道不是反奇幻的風格更顯驚奇效果麼?抽空化的語境反而增加了觀眾認同的門檻。香港電影曾經最拿手的「度橋」藝術,漸漸失傳,幾乎沒有一場戲能唬住人。

好萊塢的工業體系非一朝一夕能學來,西體中用的同時,也別忘了自身的優點。投資不用這麼大,對比老版看看現在丟了什麼。

8. 吳李冰:3分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虹膜》電影雜誌編輯總監。

嚴重浪費了一個好題材。特異功能的路子難道不是反奇幻的風格更顯驚奇效果麼?抽空化的語境反而增加了觀眾認同的門檻。香港電影曾經最拿手的「度橋」藝術,漸漸失傳,幾乎沒有一場戲能唬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