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世界上著名的10大步槍

SG550 全槍只有174個零部件,比SG510式7.62mm 步槍少63個。同時,該槍大量採用衝壓件和合成材料,

這大大減小了全槍品質。該槍堅固耐用,可靠性好,機動性強,費效比好,耐高溫,抗嚴寒,是一支設計比較成功的小口徑步槍。

伽利爾5.56毫米 自動方式為導氣式,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導氣活塞筒內的排氣孔固定,無氣體調節器。

導氣箍用銷固定于槍管上,導氣孔向後傾斜,與槍管軸線成30°夾角。活塞頭和活塞杆均鍍鉻,活塞杆在機匣上方運動。活塞頭上有6個排氣孔,可以使火藥氣體後吹以清除零部件上的汙物。

FN FAL 採用活塞短行程導氣系統,其結構類似於美國的勃朗寧自動步槍。活塞筒的前端置於導氣箍內,和氣體調節器相連接。氣體調節器通過改變排出氣量的多少來控制作用於活塞頭上氣體能量,

射手根據不同氣候環境或槍的污染狀況來調整合適的氣量,也可關閉導氣孔以便發射槍榴彈。

FN FNC 導氣箍裝在槍管上方,提高了武器重心,使之與槍管軸線重合,消除射擊時槍管上跳現象。發射槍榴彈時,可作槍榴彈瞄準具用的氣塞架折疊在準星上方,截斷進入活塞筒的氣流,以保證火藥氣體壓力全部作用於槍榴彈的尾部。槍口部有刺刀座安裝美國的M7刺刀,但FNC也是專門配的刺刀。

AUG 集無槍托,塑膠槍身、千里眼、模組化四大優點於一身:易攜帶、耐腐蝕、使用壽命長、配備高倍瞄準鏡、模組化的部件設計方便拆卸。

FN SCAR 機匣由上下兩個部份組成,由兩根銷子連接,最早期樣槍上,這兩個部份均由金屬製成,最初的猜測是下機匣也許是鋁合金而上機匣是衝壓的鋼板。

金屬機匣的優點是堅固耐用,但缺點是重量較大。為了減輕重量,改進後的樣槍採用了塑膠下機匣,而上機匣則證實了是採用擠壓成形的鋁材

FAMAS 槍機置於槍托內,全槍長度大大縮短了,長長的整體式瞄具提把,

自帶的兩腳架,由於FAMAS採用無托結構,機匣位於於貼腮處,拋殼方向可以左右兩邊變換。以便左撇子射擊時不會被彈殼打到臉上。有單發、三發點射和連發三種射擊方式。

G36 機匣內嵌有不銹鋼導軌,這其實是一個鋼板骨架,中間沖孔以減輕重量。這個鋼架同時也是G36系統的核心——槍管節套與鋼骨架是一體注塑在機匣中,而槍機則是沿著這個導軌形鋼骨架運動,同時也起到抗拉力的作用。

M16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換裝的第二代步槍,對後來的輕武器小型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迄今為止,M16系列步槍被將近100個國家使用,被譽為當今世界六大名槍之一。

最後重點介紹一下這款步槍,AK-47突擊步槍,

這把槍在我國曾被稱為衝鋒槍(仿製的1956年式突擊步槍也曾長時間被稱為56式衝鋒槍)。於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部隊。AK-47的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而且重量比較大。AK-47是裝備範圍相當廣泛的步槍,除前蘇軍外,世界上有30 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有的還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據稱,死於AK-47槍口下人數遠遠大於核武器。蘇軍所裝備的AK-47於50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M所取代。目前國內的網站和BBS上流行著一種說法,認為AK-47是抄襲了MP44/Stg44而設計出來的,證據就是兩者外形相似,而且“Stg44一出現馬上就有了AK-47的最終設計方案”,何況卡拉斯尼柯夫本人也聲稱是Stg44啟發了他設計AK-47的。但事實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結構和原理,都有著極大的不同。

M16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換裝的第二代步槍,對後來的輕武器小型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迄今為止,M16系列步槍被將近100個國家使用,被譽為當今世界六大名槍之一。

最後重點介紹一下這款步槍,AK-47突擊步槍,

這把槍在我國曾被稱為衝鋒槍(仿製的1956年式突擊步槍也曾長時間被稱為56式衝鋒槍)。於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部隊。AK-47的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而且重量比較大。AK-47是裝備範圍相當廣泛的步槍,除前蘇軍外,世界上有30 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有的還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據稱,死於AK-47槍口下人數遠遠大於核武器。蘇軍所裝備的AK-47於50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M所取代。目前國內的網站和BBS上流行著一種說法,認為AK-47是抄襲了MP44/Stg44而設計出來的,證據就是兩者外形相似,而且“Stg44一出現馬上就有了AK-47的最終設計方案”,何況卡拉斯尼柯夫本人也聲稱是Stg44啟發了他設計AK-47的。但事實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結構和原理,都有著極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