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企業家有多累你知道嗎?宗慶後從少年到白頭 任正非半夜常哭醒

一說到中國的企業家,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脫口而出馬雲、陶華碧、王健林、劉強東、雷軍等等,但是,你們只看到了他們如今的成功,沒有看到創業背後付出的心血。自然,每個人都是這樣,

只會看到別人的成功,不會在乎他背後付出的,畢竟,他們最後還是成功了不是麼?

馬雲:我有生以來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阿裡巴巴

就在今年九月份,馬雲集結了全球4萬阿裡人為18歲的阿裡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成人禮,至今杭州的上空還響徹著幾萬人的歡呼聲。然而,在這喧囂的背後,回蕩著馬雲曾經那個略顯蒼涼卻無比性情的後悔演說:

我有生以來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阿裡巴巴,

因為工作佔據了我的所有時間……如果有來生,不會再做這樣的生意……我不想談論商業,不想工作。

這絕不是馬雲的矯情!這個時候的馬雲是無數個中國企業家。吳曉波曾在多個日日夜夜裡為一些遭遇大敗局的企業家而惋惜,為他們身上共同流淌的“失敗基因”而奮筆疾書。然而,中國企業家的大敗局不是他們親手構建的企業帝國突然崩塌,而是常年過著喪家式生活。

中國企業家品牌創業幾乎是最累的一個群體。而對很多第一代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生活幾乎都是工作。在很多人看來,那種生活幾乎是不可思議。中國的企業家,只有企業沒有家。

宗慶後:從少年到白頭,依然堅守一線

眼袋、皺紋、老年斑種種跡象表明,

宗慶後老了。年輕時雷厲風行,老了之後看起來和藹可親。出生于1945年的宗慶後,創業30年來,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場一線。

工作幾乎是宗慶後的全部,他上班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七晚十一,從年初一上到年三十,幾十年如一日,而且他沒有什麼享受,簡直就是為了工作而生。部下們說,他雖然在杭州生活,但是已經好幾年沒到西湖邊去坐坐,

看風景對他來說是一種奢侈。從少年到白頭,宗慶後已經年過七旬,2017年娃哈哈成立30周年,而這位72歲食業老人依舊奔波在市場一線。

對此,宗慶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苦慣了。我小時候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後來做生意也吃過不少苦,錢都是自己一點一滴辛苦掙出來的,但真的不太會享受。”

鐘睒睒:九死一生的農業生產之路

2007年,鐘睒睒去江西贛州,看著漫山遍野的臍橙,他便以為好橙汁唾手可得。於是,他很快就決定在那裡發展果園,並建廠生產橙汁。

鐘睒睒不曾想到的是,因為這個倉促的決定,自己要付出十年的心血來彌補,農業遠非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堅持,還是放棄?鐘睒睒選擇了前者。有人說,是因為他的“軸”,不撞南牆不回頭;可在他自己看來,實在是形勢所迫。“錢都投下去了,工廠也建起來了,哪還有什麼退路啊?”

“看起來不過是一個柳丁、兩瓶果汁,農夫山泉卻為此走了非常多的彎路,幾乎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鐘睒睒說。

陶華碧:人生的路沒有平平淡淡的

陶華碧,貴州人,一個沒上過學、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農村婦女。卻憑藉一罐老乾媽成為國民公認的女神,並將中國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她丈夫早逝,剩下孤兒寡母,一個沒什麼文化的女人帶著孩子謀生!她從擺地攤做起,慢慢積累,每天要扛著100多斤的擔子去賣米豆腐,並且為此落下了嚴重後遺症,直至今日,仍膏藥不斷。她曾被班車售票員推下車,為此她要走幾十裡。但是,這個不屈的女人,愣是靠著驚人毅力扛下來。

陶華碧說:“從年輕走到老,我覺得人生的路沒有平平淡淡的。沒有經過風吹雨打,不算企業家;經過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才算真正的企業家。有些企業家你別看他說的,要看他實際做的才是真功夫、硬工夫,拿都拿不出來是見不得太陽,是在溫室裡長大的。我們是見得到太陽,經過日曬雨淋、風風雨雨走過來的。”

任正非: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常常哭醒

“我無力控制,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半夜常常哭醒”、“研發失敗我就跳樓”,這是任正非在華為創業維艱期決絕說出的話。

那時他先後歷經愛將背叛、母親逝世、國內市場被港灣“搶食”、國外市場遭遇思科訴訟、核心骨幹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依舊深感無力。這位從小在農村吃苦長大,在部隊錘煉多年,外人眼裡堅強如鐵的商業硬漢曾經如此艱難。

此後,在一封給華為抑鬱症員工的公開信中,任正非坦誠,自己“也曾是一個嚴重的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他的身體還得了多種疾病,因得了癌症動了兩次手術……

所以,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句話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這似乎也可以用中國歷史上流傳的一句話進行解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旦成為了企業家,就要經常面對千頭萬緒的企業發展問題,大多數都是工作狂,沒有睡到自然醒、沒有週末、沒有節假日,工作時間長、作息不規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他們背後的辛苦,是我們平常人是感受不到的。

不撞南牆不回頭;可在他自己看來,實在是形勢所迫。“錢都投下去了,工廠也建起來了,哪還有什麼退路啊?”

“看起來不過是一個柳丁、兩瓶果汁,農夫山泉卻為此走了非常多的彎路,幾乎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鐘睒睒說。

陶華碧:人生的路沒有平平淡淡的

陶華碧,貴州人,一個沒上過學、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農村婦女。卻憑藉一罐老乾媽成為國民公認的女神,並將中國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她丈夫早逝,剩下孤兒寡母,一個沒什麼文化的女人帶著孩子謀生!她從擺地攤做起,慢慢積累,每天要扛著100多斤的擔子去賣米豆腐,並且為此落下了嚴重後遺症,直至今日,仍膏藥不斷。她曾被班車售票員推下車,為此她要走幾十裡。但是,這個不屈的女人,愣是靠著驚人毅力扛下來。

陶華碧說:“從年輕走到老,我覺得人生的路沒有平平淡淡的。沒有經過風吹雨打,不算企業家;經過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才算真正的企業家。有些企業家你別看他說的,要看他實際做的才是真功夫、硬工夫,拿都拿不出來是見不得太陽,是在溫室裡長大的。我們是見得到太陽,經過日曬雨淋、風風雨雨走過來的。”

任正非: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常常哭醒

“我無力控制,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半夜常常哭醒”、“研發失敗我就跳樓”,這是任正非在華為創業維艱期決絕說出的話。

那時他先後歷經愛將背叛、母親逝世、國內市場被港灣“搶食”、國外市場遭遇思科訴訟、核心骨幹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依舊深感無力。這位從小在農村吃苦長大,在部隊錘煉多年,外人眼裡堅強如鐵的商業硬漢曾經如此艱難。

此後,在一封給華為抑鬱症員工的公開信中,任正非坦誠,自己“也曾是一個嚴重的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他的身體還得了多種疾病,因得了癌症動了兩次手術……

所以,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句話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這似乎也可以用中國歷史上流傳的一句話進行解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旦成為了企業家,就要經常面對千頭萬緒的企業發展問題,大多數都是工作狂,沒有睡到自然醒、沒有週末、沒有節假日,工作時間長、作息不規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他們背後的辛苦,是我們平常人是感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