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常見藥小兒不宜用(二、抗過敏藥、抗病毒、 止瀉藥、中藥)

許多藥物成人使用是安全的 , 但在給予小兒合適劑量時卻出現了許多較嚴重的藥物反應 。

因此給小兒用藥應格外慎重 ,許多常見藥物小兒不宜使用 :

抗病毒藥物

阿普洛韋

又名無環鳥普 ( A c v ), 臨床主要用治療成人單純瘡疹性角膜炎, 常用劑型為眼膏。但小 兒使用可出現頭痛、頭昏、關節痛、噁心等不良反應

抗過敏藥

馬來酸氯苯那敏 (又名撲爾敏 )

當嬰 兒有一 些過敏疾病, 如蕁麻 疹、藥疹、蟲咬等, 家長常給予抗過敏藥, 其中切忌不能用撲爾敏, 因為該藥對於 嬰兒易發生煩燥、焦慮、入睡困難和神經過敏。此外還可能出現胸悶、咽喉痛、疲勞虛弱、心悸、出血傾向 、嗜睡 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胃動力藥及止瀉藥

多潘立酮 (又名嗎丁啉)

為作用較強 的一種藥, 可使胃排空速率加快, 並抑制各種原因所致的噁心、嘔 吐。

許多家長錯誤地認為該藥對小兒也有同樣的效果, 卻不知此藥對小兒的中樞神經系統有毒副作用

洛呱丁胺 (又名易蒙停 )

本品為影響腸蠕動作用的止瀉藥。成人應用有良好的療效。但 2歲以下兒童服用該 藥有: 口幹、嗜睡 、 倦怠 、頭暈、噁心、嘔吐、便秘、皮疹、胃腸不適、瘙癢等。

同時由於2 歲以下兒童對此藥耐受度較低, 因此2歲以下兒童禁用

中草藥

許多中草藥注射液含有附加劑苯甲醇。 苯甲醇在體內氧化為苯甲酸, 在肝中與甘氨酸結合生成馬尿酸排出體外因新生兒未成熟的肝臟缺乏相應的代謝酶,故對苯甲醇代謝能力低而顯示毒性, 因此 含苯甲醇附加劑的中草藥劑,新生兒不宜使用 。含苯甲醇附加劑的中草藥注射液有: 野菊花注射液、蒲公英注射液、板藍根注射液、徐長卿注射液 、魚腥草注射液、 抗炎注射 液、金銀花注射液、熱痛寧注射液 、苦參堿注射液 、牛西西注射液 、田基黃注射液 、千里光注射液 、 膽 黃注射液 、複方木通注射液等

嬰幼兒應用中草藥亦應慎重,如巴豆 、 蘆薈 、番瀉葉 、甘遂 、大戟 、商陸 、牽牛子 、瓜蒂 、黎蘆 、鬧羊花 、幹漆 、三棱 、羲 術 、阿魏 、水蜓 、蛇 蟲 、察香 、蟾酥 、皂莢 、水銀 、砒石 、生川石 、生草烏 、生附子 、斑鼇 、雄黃 、 硫磺 、輕粉應禁用 。

百度搜索“中醫智庫”,即可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神黃名醫館全新上線,足不出戶 享名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