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NASA宣佈:2069年製成准光速飛船,去星際空間尋找外星生命

人類從樹上下來之後,從來沒像我們現在這樣信心爆棚,希望能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知己(也可能是殺手)。但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已基本不可能存在如我們一樣的生命,科學家的目光也轉到了我們的近鄰——離我們最近的恒星系,

半人馬座α三合星系統,距離大約4.3光年。

前兩天有項研究說,在這樣遠的距離上,我們的望遠鏡很難探測到該星系中的岩石行星,所以那兒很可能會有很多像地球一樣的星球。這個神邏輯確實夠神,

就像有人說,因為我很難看到你錢包裡的錢,所以你錢包裡可能會有很多錢一樣。不過這也說明了科學家們的焦慮和渴望,甚至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也在2017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宣佈,將在2069年發射一艘星際飛船,至少達到光速的10%,去半人馬座尋找外星生命跡象。不過NASA同時也承認,要達成這個目標所需要的大部分技術目前還不存在。

如果你科幻電影看得多,很可能會嗤之以鼻,切!4.3光年算什麼,還什麼技術不存在,“咻”的一聲就到了。我可以告訴你的是,4.3光年折合成公里大約是近40億公里,目前人類製造的太空飛船,最快的是25萬公里/小時,要去到半人馬座需要18000年的時間!所以你可以想知,飛船速度能達到光速的10%有多重要,

只需40年就可到半人馬座了。

那麼要製造這樣的飛船,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技術呢?最現實的是光帆飛船,霍金的突破攝星計畫正在打造一種小光帆,利用鐳射把攜帶微型晶片的光帆加速到20%光速,用20年左右的時間到達半人馬座。不過這種技術很難用於大型飛船,

曾有科學家計算過,要打造一艘百萬噸級的光帆飛船,需要比地球還大的光帆拖拽,雷射光束的截面積至少要達到地球的兩倍,目前來看似乎沒有什麼可行性吧。

另一種是巴薩德衝壓式噴氣式發動機飛船。這種飛船長度約3公里,

利用飛船產生的直徑數千公里的電磁場作為漏斗,收集太空中稀薄的氫原子,壓縮到足以發生核聚變的程度,產生巨大的能量推動飛船前進,最終可以達到6.9萬公里/秒的速度。這種技術現在也看不到實現的希望。

另外就是反物質推進器和核推進系統。不過反物質很難製造和存儲,目前的製造成本大約是1000億美元1克,所以想都別去想了。核推進系統需攜帶大量的核燃料,使飛船的重量急劇增加,也很難說是一種稍微靠譜的辦法。雖然目前確實還沒有技術能達成這一目標,但美國2016年撥款法案信心滿滿,要求NASA開展星際旅行研究,並在2069年之前至少達到光速的10%。

看來NASA也是壓力山大啊。

不過反物質很難製造和存儲,目前的製造成本大約是1000億美元1克,所以想都別去想了。核推進系統需攜帶大量的核燃料,使飛船的重量急劇增加,也很難說是一種稍微靠譜的辦法。雖然目前確實還沒有技術能達成這一目標,但美國2016年撥款法案信心滿滿,要求NASA開展星際旅行研究,並在2069年之前至少達到光速的10%。

看來NASA也是壓力山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