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性價比為王的小米 是否為枯燥的筆記本市場注入了活力

2017年即將接近尾聲了,小米今年不僅手機業務強勢反彈,涉獵的筆記本也憑藉超高的性價比收穫了不錯的成績。小米公司誕生後將性價比這個概念徹底打進了眾多消費者心中,

而自己的產品不論手機、平板、筆記本還是智慧產品都沒有脫離性價比。但是小米真的能憑藉性價比撼動行業內大佬的地位嗎?

小米筆記本現在旗下有三款產品分別是:小米Air12.5寸、小米Air 13.3寸以及最新發佈的小米Pro 15.6寸。其中小米Pro 官方稱其“專業”“高性能”的產品,

這可能是它最大的敗筆,除了宣傳上的問題來,產品本身是不錯的,價格方面也占盡了優勢。

小米Pro筆記本誕生後有著非常大的優勢,那便是市面上幾乎沒有與之定位一致的產品,大螢幕的輕薄本。如果非要說出幾個相同產品,那便是Macbook Pro 15和XPS 15,但是考慮到其性能及價格根本和小米Pro不存在競爭關係。

而其它筆記本在與小米Pro對比後,搭載了低壓處理器的機器都像超極本一樣採用了13.3或者14寸的螢幕,相比小米15寸還是差了點意思。

對於一些螢幕夠大的機器,但基本都屬於遊戲本領域體型太過於笨重。

所以小米Pro則是瞄準了一塊市場上幾乎“真空”的領域。不過誕生之初很多人指出,真的有很多人需要低壓CPU的大屏輕薄本嗎?不過在雙十一期間它成為了電腦銷量第一的單品,也似乎印證了這個領域真的有需求。

總的來說小米的筆記本確實為筆記本市場注入了活力,小米Pro打開了新的市場,給消費者帶來了他們想要的產品。可小米這樣一家公司進入筆記本領域不足兩年,

總體的技術實力與老牌廠商還是差距明顯。而之所以它的產品能成為熱銷品,主要是得益於它精准的找到了市場“真空”區域,而在成本允許的範圍它給出了最具有誠意的產品。

但是在小米筆記本所面對友商也並不傻,在看到小米Pro雙十一取得了如此優異成績後,自然也會針對該區域進行佈局,在面對技術實力領先自己的老牌廠商推出競品後,小米的筆記本的性價比為什麼更打動用戶?

舉個例子,13.3寸輕薄本應該是超級本區間的主力機型,而小米Air 13.3當初憑藉著I5+ 8GB +256GB的配置以及4999元的售價成功的打動了消費者,並且市場也是一片看好,因為它的性價比無敵。但其實並非如此,在老牌廠商中的宏碁TMX 349/蜂鳥SF3。它在性價比上其實並不畏懼小米,甚至還有點小優勢。它與小米Air 13.3相同配置版本的售價一度低至4600元左右,唯一的不足是機身略厚。

細看兩款產品並沒有太多的差別,作為一個老牌一線PC廠商能有這個性價比實在是難能可貴,但是在關注度上確實是慘不忍睹。所以雖然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奈何無人賞識。小米系列的產品,因為自己打造的性價比以及話題度,大大超過了傳統的老牌PC廠商,這也使得自己的機器曝光度大增。

不過小米還是與它們存在很大差距的,單單三個產品根本無法與其他廠商的幾條產品線進行對比,不過小米筆記本的誕生確實為枯燥的筆記本行業帶來了不同的東西,各個廠商也跟著推出了不少帶有自己誠意的產品,除此之外它們在推廣上更應該向小米“取經”啊。

甚至還有點小優勢。它與小米Air 13.3相同配置版本的售價一度低至4600元左右,唯一的不足是機身略厚。

細看兩款產品並沒有太多的差別,作為一個老牌一線PC廠商能有這個性價比實在是難能可貴,但是在關注度上確實是慘不忍睹。所以雖然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奈何無人賞識。小米系列的產品,因為自己打造的性價比以及話題度,大大超過了傳統的老牌PC廠商,這也使得自己的機器曝光度大增。

不過小米還是與它們存在很大差距的,單單三個產品根本無法與其他廠商的幾條產品線進行對比,不過小米筆記本的誕生確實為枯燥的筆記本行業帶來了不同的東西,各個廠商也跟著推出了不少帶有自己誠意的產品,除此之外它們在推廣上更應該向小米“取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