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觸目驚心!2017創業“陣亡”最全名單!創業最重要的是什麼?

導讀:2017年,在創業圈最火的詞應該就是“共用經濟”。

據品途商業評論統計, 2016年中國的共用經濟市場規模接近4萬億元,專案從單車、充電寶、手機,到睡眠艙、汽車、雨傘、服裝、馬紮等,可謂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在歷經一年多爆發式增長後,“共用們”今年猛然刹車,淪為死亡重災區。截至目前,共有19家投身共用經濟的企業宣告倒閉或終止服務。其中包括7家共用單車企業、2家共用汽車企業、7家共用充電寶企業、1家共用租衣企業、1家共用雨傘企業和1家共用睡眠倉企業。

共用單車:巨頭的棋子?

我們先來看一組圖:

近日,廈門暫扣的共用單車堆成“小山”。

拉車師傅說:每天要處理1000多輛,光這裡就堆了近10萬輛。

再看看媒體的報導:

悟空單車

2017年6月13日,悟空單車停止運營,成為第一家倒閉的共用單車企業。

停止運營後,悟空單車將押金全部退還給了使用者,總計約100余萬元。

町町單車

“猝死潮”接踵而至。8月,町町單車宣佈倒閉。10月31日,町町單車創始人丁偉表示,

對於退不了押金的一萬多用戶,仍希望退還錢款,或者每人分到一台成本為1800元的單車。

酷騎單車

同是8月,酷騎單車“退押金難”問題蔓延,其與P2P平臺誠信貸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也讓外界心生警惕。自9月中旬起,酷騎單車位於瀋陽、合肥、鄭州、西安等多地的分公司都陸續被曝出“人去樓空”。截至11月21日,酷騎仍有7億元押金未退還用戶。

小藍單車、小鳴單車

而小藍單車的形勢更加撲朔迷離。

10月20日,小藍單車曾發佈公告稱,用戶於2017年10月30日之前申請的退款,將於2017年11月10日前退還完畢。而到了11月中旬,小藍單車承諾的退款期限已過,卻有不少網友反映並未收到退款。

3Vbik、卡拉單車

3Vbike和卡拉單車則是被“偷出局”的。2月,卡拉單車用19天時間投放了667輛車,結果只找回來157輛車,投資方撤資退出,隨即宣佈倒閉。

6月,3Vbike創始人巫盛華表示,他自掏腰包造了1000輛自行車,投放市場後僅找回幾十輛,部分地區車輛丟失率達到100%,實在撐不下去了。

自2014年問世以來,共用單車盈利模式尚不明朗,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摩拜、ofo小黃車“寵冠六宮”,其背後站著的是騰訊、阿裡、滴滴這些巨頭,AT瞄準的都是共用單車平臺上的流量。

據《華爾街日報》分析,很多創業公司正習慣於棋子的角色。許多創業者認為,如果乾得好,那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就需要選擇是接受騰訊或阿裡的投資。若不接受,那麼接受巨頭投資的競爭對手就會坐享優質資源,將自己“殺”得片甲不留。

共用充電寶:還在天真地坐等思聰“吃翔”?

2017年上半年,王思聰與陳歐“吃翔”的賭注,使共用充電寶項目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網紅”。

2017年4月,共用充電寶企業融資情況逼近頂峰,僅半個月就有多家公司獲得融資近3億元。據IT桔子統計,2017年上半年,在共用充電寶領域,共發生19起投資事件,投資總額超10億人民幣。

然而,進入下半年,共用充電寶開啟了死亡的閘門。

10月11日,來自杭州的共用充電寶公司“樂電”宣佈停止運營,成為首家公開宣佈“死亡”的共用充電寶企業(據知情人士,6月河馬充電已經倒閉,但未公開宣佈)。緊隨其後,共用充電寶企業“PP充電”傳出了退出市場的消息。

知情人士稱,截至11月,樂電、小寶充電、泡泡充電、創電、放電科技、PP充電、河馬充電等7家企業均已走到項目清算階段。

從無限風光到慘澹收場,不過隔了半年時間。

共用汽車:故事很好聽,然後呢?

“減少私家車,有效治堵”的共用汽車,“幾塊錢開豪車”的共用賓士寶馬,當初消息出來之後,皆刷屏數日,滿屏雞血。只是然後呢?很快,就沒有然後了。

3月10日上午,“友友用車”官方微信公眾號更新推送,稱由於之前簽署的投資款項未如期到位,決定退回所有使用者帳戶存款,停止運營。

10月23日下午,共用汽車EZZY召開臨時性的全員會議。會上,公司創始人、CEO付強突然宣佈了公司即將解散、清算的消息。當晚有員工稱,他們陸續被“踢出”微信工作群。

共用新模式

有些被私占,有些被嫌棄,有些被嚴打

共用雨傘

據桂林晚報報導,共用e傘於6月16日正式登陸桂林,首批投放量達到2萬把。不過僅僅半個月,做共用雨傘就陷入了無傘可借的尷尬。

7月,因大量雨傘被破壞、私占,盈利模式不清晰,e傘一夜間倒閉。

共用租衣

11月末,有8000萬的融資在手的多啦衣夢共用租衣APP顯示無法正常運營,頁面呈空白狀態。面對退錢要求,多啦衣夢拋出一句話:“要錢沒有,用衣服來抵。”

共用睡眠倉

2017年7月,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出現了“共用睡眠艙”服務,半小時6元,裡面有恒溫空調、小風扇、Wi-Fi、插座等設備。然而,7月21日晚,北京警方表示,目前這家公司在全市設立的16處場所已停止運營,立即著手“共用睡眠艙”拆除和撤離工作。

2017創業“死亡榜”

從下面創業“死亡榜”中我們可以看出,與“共用經濟”有關的公司所占大半。

當然,“共用”並非唯一的悲劇主角。

移動直播去年百花齊放,今年儼然已是一片殘敗景象。曾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因融資不利在今年2月17日倒閉;夜魅社區直播因為涉黃被北京政府責令關停。

在教育領域,昔日的明星專案——鋼琴培訓機構“星空琴行”,在燒完四輪融資後,一夜關閉了全國近60家營業門店。曾月入1.4億的留學品牌“小馬過河”,最終落得變賣資產、破產清算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巨頭養的“兒子”也難活。如出生於1999年、堅持了18年的搜狐社區,今年4月20日正式關停。網易一元奪寶專案因模式爭議,於今年315前夕夭折。

不得不說,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太浮躁,還有不少人想白手起家、空手套狼,在今天的商業社會裡這是非常不現實的一件事情。為什麼不能好好積累能力和資源後再創業?

2017年即將結束,上面“創業死亡榜”中,專案的創始人,在啟動之時大多飽含熱忱,死亡來臨前一刻也曾奮力爭取生機。

但很遺憾,深刻的教訓,是他們留下的唯一財富。

“共用單車”是中國的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發明。

“共用經濟”成為了資本追逐的“風口”,追逐“風口”也是很多創業者的慣用商業思維。然而盲目跟風,一不小心就可能面臨失敗,導致“一窩蜂”的哄亂局面。熱鬧過後,留下一片狼藉。

那麼,在這個時代,創新、創業者又應該如何做呢?

創業,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當前,企業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發現市場和機會,而是必須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水木然認為,對於未來的企業來說,必須要圍繞核心競爭力來構建商業模式,在市場上取得獨特地位!

或許沒有“風口”可搶,這個時候大家不妨沉澱下來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我適合做什麼?我的長處是什麼?我有理想嗎?我可以為這個社會創造什麼價值?

對於今後的企業的戰略來說,目標不是做到多大多大,而是做精。以前的企業是越做越寬,今後企業一定是越做越深,要做就把一個行業做徹底、做極致、做到具備不可替代性,此時不僅牢牢抓住消費者和客戶,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定價能力。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成功的秘訣,也沒有必勝的法則。貓有貓道,狗有狗道,你踏踏實實的走自己的道路,不要左顧右盼,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走別人的道路,讓別人無路可走。自己迷茫,別人痛苦,何苦呢?

所以要清醒的認識自我,知道自己優勢和劣勢,知己知彼。然後再給自己合適的定位,使自己揚長避短。將精力和目標聚焦在自己適合的領域,發揮自己所長,讓自己強大起來!

另外,從動力方面來講,名利只是才華的副產品。創業不等於出人頭地、富裕顯赫,創業是為了戰勝自己,因為它可以超越內心的虛妄。

永遠不要忽略你內心的追求,只有這種正能量的“追求”才能支撐起獨立進行思考的能力,才能支持我們進行創新!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依然堅信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版權歸屬:21早新聞、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網易雙創、i黑馬、創日報、水木然(smr669)等

IT圈子

微信號:IT_Quan_Zi

每天分享互聯網行業、智慧手機、科技(互聯網)等圈子內優質的內容。

投放市場後僅找回幾十輛,部分地區車輛丟失率達到100%,實在撐不下去了。

自2014年問世以來,共用單車盈利模式尚不明朗,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摩拜、ofo小黃車“寵冠六宮”,其背後站著的是騰訊、阿裡、滴滴這些巨頭,AT瞄準的都是共用單車平臺上的流量。

據《華爾街日報》分析,很多創業公司正習慣於棋子的角色。許多創業者認為,如果乾得好,那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就需要選擇是接受騰訊或阿裡的投資。若不接受,那麼接受巨頭投資的競爭對手就會坐享優質資源,將自己“殺”得片甲不留。

共用充電寶:還在天真地坐等思聰“吃翔”?

2017年上半年,王思聰與陳歐“吃翔”的賭注,使共用充電寶項目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網紅”。

2017年4月,共用充電寶企業融資情況逼近頂峰,僅半個月就有多家公司獲得融資近3億元。據IT桔子統計,2017年上半年,在共用充電寶領域,共發生19起投資事件,投資總額超10億人民幣。

然而,進入下半年,共用充電寶開啟了死亡的閘門。

10月11日,來自杭州的共用充電寶公司“樂電”宣佈停止運營,成為首家公開宣佈“死亡”的共用充電寶企業(據知情人士,6月河馬充電已經倒閉,但未公開宣佈)。緊隨其後,共用充電寶企業“PP充電”傳出了退出市場的消息。

知情人士稱,截至11月,樂電、小寶充電、泡泡充電、創電、放電科技、PP充電、河馬充電等7家企業均已走到項目清算階段。

從無限風光到慘澹收場,不過隔了半年時間。

共用汽車:故事很好聽,然後呢?

“減少私家車,有效治堵”的共用汽車,“幾塊錢開豪車”的共用賓士寶馬,當初消息出來之後,皆刷屏數日,滿屏雞血。只是然後呢?很快,就沒有然後了。

3月10日上午,“友友用車”官方微信公眾號更新推送,稱由於之前簽署的投資款項未如期到位,決定退回所有使用者帳戶存款,停止運營。

10月23日下午,共用汽車EZZY召開臨時性的全員會議。會上,公司創始人、CEO付強突然宣佈了公司即將解散、清算的消息。當晚有員工稱,他們陸續被“踢出”微信工作群。

共用新模式

有些被私占,有些被嫌棄,有些被嚴打

共用雨傘

據桂林晚報報導,共用e傘於6月16日正式登陸桂林,首批投放量達到2萬把。不過僅僅半個月,做共用雨傘就陷入了無傘可借的尷尬。

7月,因大量雨傘被破壞、私占,盈利模式不清晰,e傘一夜間倒閉。

共用租衣

11月末,有8000萬的融資在手的多啦衣夢共用租衣APP顯示無法正常運營,頁面呈空白狀態。面對退錢要求,多啦衣夢拋出一句話:“要錢沒有,用衣服來抵。”

共用睡眠倉

2017年7月,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出現了“共用睡眠艙”服務,半小時6元,裡面有恒溫空調、小風扇、Wi-Fi、插座等設備。然而,7月21日晚,北京警方表示,目前這家公司在全市設立的16處場所已停止運營,立即著手“共用睡眠艙”拆除和撤離工作。

2017創業“死亡榜”

從下面創業“死亡榜”中我們可以看出,與“共用經濟”有關的公司所占大半。

當然,“共用”並非唯一的悲劇主角。

移動直播去年百花齊放,今年儼然已是一片殘敗景象。曾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因融資不利在今年2月17日倒閉;夜魅社區直播因為涉黃被北京政府責令關停。

在教育領域,昔日的明星專案——鋼琴培訓機構“星空琴行”,在燒完四輪融資後,一夜關閉了全國近60家營業門店。曾月入1.4億的留學品牌“小馬過河”,最終落得變賣資產、破產清算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巨頭養的“兒子”也難活。如出生於1999年、堅持了18年的搜狐社區,今年4月20日正式關停。網易一元奪寶專案因模式爭議,於今年315前夕夭折。

不得不說,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太浮躁,還有不少人想白手起家、空手套狼,在今天的商業社會裡這是非常不現實的一件事情。為什麼不能好好積累能力和資源後再創業?

2017年即將結束,上面“創業死亡榜”中,專案的創始人,在啟動之時大多飽含熱忱,死亡來臨前一刻也曾奮力爭取生機。

但很遺憾,深刻的教訓,是他們留下的唯一財富。

“共用單車”是中國的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發明。

“共用經濟”成為了資本追逐的“風口”,追逐“風口”也是很多創業者的慣用商業思維。然而盲目跟風,一不小心就可能面臨失敗,導致“一窩蜂”的哄亂局面。熱鬧過後,留下一片狼藉。

那麼,在這個時代,創新、創業者又應該如何做呢?

創業,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當前,企業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發現市場和機會,而是必須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水木然認為,對於未來的企業來說,必須要圍繞核心競爭力來構建商業模式,在市場上取得獨特地位!

或許沒有“風口”可搶,這個時候大家不妨沉澱下來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我適合做什麼?我的長處是什麼?我有理想嗎?我可以為這個社會創造什麼價值?

對於今後的企業的戰略來說,目標不是做到多大多大,而是做精。以前的企業是越做越寬,今後企業一定是越做越深,要做就把一個行業做徹底、做極致、做到具備不可替代性,此時不僅牢牢抓住消費者和客戶,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定價能力。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成功的秘訣,也沒有必勝的法則。貓有貓道,狗有狗道,你踏踏實實的走自己的道路,不要左顧右盼,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走別人的道路,讓別人無路可走。自己迷茫,別人痛苦,何苦呢?

所以要清醒的認識自我,知道自己優勢和劣勢,知己知彼。然後再給自己合適的定位,使自己揚長避短。將精力和目標聚焦在自己適合的領域,發揮自己所長,讓自己強大起來!

另外,從動力方面來講,名利只是才華的副產品。創業不等於出人頭地、富裕顯赫,創業是為了戰勝自己,因為它可以超越內心的虛妄。

永遠不要忽略你內心的追求,只有這種正能量的“追求”才能支撐起獨立進行思考的能力,才能支持我們進行創新!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依然堅信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版權歸屬:21早新聞、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網易雙創、i黑馬、創日報、水木然(smr669)等

IT圈子

微信號:IT_Quan_Zi

每天分享互聯網行業、智慧手機、科技(互聯網)等圈子內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