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位老師立德樹人做出榜樣:孝老愛親,敬業奉獻!

付新玲是扶余市新萬發鎮中心小學德育主任,多年來她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用平凡的行動、默默的付出,影響著同事,感動著家人,成為立德樹人的榜樣。

“做一名讓學生尊敬、家長滿意、領導放心、社會認可的人民教師”,

是付新玲在工作中一直遵循的準則。打開她的書櫃,一摞摞紅色的獎狀證書、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獎盃,記錄著她教書育人、敬業愛生的榮耀歷程:縣級優秀教師、扶余青年崗位能手、松原市中小學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2015年她被評為“扶餘好人”,2017年評為“吉林好人”。

作為德育教師,付新玲說,“我們要為孩子們的未來負責,好習慣的養成勢在必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常抓不懈,滲透到教學活動的每一個角落。”為此,她帶頭創新工作方法,在學校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形成鮮明特色。把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鮮活案例引進到德育課課堂上來,替代一些純理論的教學,改變學生上課睡覺的現狀,

讓德育課變得更加生動、有效。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時時滲透德育教育,真正實現全員育人的德育工作目標。

為婆婆慶祝生日,在湖邊留下了這張合影。

為了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她提出由中高年級選派班級出色的學生加入學校大隊部成立的“紅領巾監督崗”,

承擔紀律衛生檢查工作。監督崗成立之初,由於學生沒有經驗,總會出現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進入角色,她嚴格把關,只要下課鈴一響,她就會到學生的值日崗位巡視,進行監督指導。一段時間下來,“紅領巾監督崗”能夠正常運轉了,發揮了它的約束警示作用。開始時課間遇到其他老師,他們有些不解:“你在這幹什麼呢?”我笑著說:“沒事兒,過來看看。
”時間久了,再遇到這些老師,他們也明白了,“也不歇歇,又過來看看。”現在,付新玲已經養成了習慣,當下課鈴響起時,她就坐不住椅子,總惦記著去看看孩子們,去跟他們聊一聊檢查過程中還存在哪些現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精神面貌已有較大改觀,孩子們的行為習慣也進入良性迴圈。

2010年8月,全家到哈爾濱太陽島遊玩,付新玲為公公婆婆丈夫和女兒拍下照片留念

付新玲的公婆以前做過代課教師,非常體諒她作為教師的辛苦,所以家裡的大小事務儘量不讓她多操心,讓她專心工作。而在付新玲的心中,永遠把家人的平安、家庭的幸福擺在和事業同樣重要的位置。由於丈夫經常加班或出差,照顧家人的擔子常常壓在付新玲一個人的身上。有一次,婆婆意外被摩托車刮傷,為了讓出差在外的丈夫安心,她並沒有將此事告知他,而是自己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在醫院裡照顧婆婆。倒便盆、擦身體、陪老人拉家常,攙著婆婆樓上樓下做恢復性運動,病友們都說,“這兒媳婦感覺就像親閨女似的。”當出差回來的丈夫聞訊趕到醫院,看著她連日來累得消瘦的面龐,感動得流下眼淚。

“婆婆也是媽”,付新玲說,“結婚14年,婆婆當我是女兒一樣對待。我們從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下班回到家,她會把學校發生的事兒跟婆婆分享;婆婆也會把一天的經歷向她述說一遍:上午做什麼了,下午去哪了,家裡來客人了......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事,無形中拉近了她與婆婆之間的距離。付新玲的女兒常說:“奶奶,你一見到我媽就說個沒完。”婆婆笑著說:“我就想跟你媽說,不說不行。”每逢節假日,付新玲會挎著婆婆的胳膊去逛街,她們經常被當成母女。每當這個時候,付新玲的心裡美滋滋的。“我很慶倖能夠遇到這樣的婆婆,我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女’。”由於一家人和諧幸福,成為2016-2017年度“吉林省最美家庭”。

報導: 韓雪潔

編輯: 琳禾

照顧家人的擔子常常壓在付新玲一個人的身上。有一次,婆婆意外被摩托車刮傷,為了讓出差在外的丈夫安心,她並沒有將此事告知他,而是自己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在醫院裡照顧婆婆。倒便盆、擦身體、陪老人拉家常,攙著婆婆樓上樓下做恢復性運動,病友們都說,“這兒媳婦感覺就像親閨女似的。”當出差回來的丈夫聞訊趕到醫院,看著她連日來累得消瘦的面龐,感動得流下眼淚。

“婆婆也是媽”,付新玲說,“結婚14年,婆婆當我是女兒一樣對待。我們從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下班回到家,她會把學校發生的事兒跟婆婆分享;婆婆也會把一天的經歷向她述說一遍:上午做什麼了,下午去哪了,家裡來客人了......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事,無形中拉近了她與婆婆之間的距離。付新玲的女兒常說:“奶奶,你一見到我媽就說個沒完。”婆婆笑著說:“我就想跟你媽說,不說不行。”每逢節假日,付新玲會挎著婆婆的胳膊去逛街,她們經常被當成母女。每當這個時候,付新玲的心裡美滋滋的。“我很慶倖能夠遇到這樣的婆婆,我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女’。”由於一家人和諧幸福,成為2016-2017年度“吉林省最美家庭”。

報導: 韓雪潔

編輯: 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