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洗腦神藥”陷阱多!肇慶人,你被“套路”了嗎?(附實用選藥指南)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的文章在網上持續傳播,將莎普愛思滴眼液推上風口浪尖。

莎普愛思深陷“誤導門”事件後,

曹清華膠囊也被大眾懷疑其功效。

肇慶有沒有這些“洗腦式藥品”

如何選藥品才能安全、有效、防忽悠?

廣告充斥,“點名”藥品仍在售

“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廣告詞

近年來,隨著眾多藥品洗腦式廣告播出,深植于市民意識中。莎普愛思滴眼液由某自媒體人炮轟虛假宣傳並存在驚天暴利,讓市場上各類“廣告神藥”也受到關注或質疑。

城區某藥店依然在售的莎普愛思滴眼液,

王雯倩攝

連日來,記者走訪本地多家知名藥店,發現其店內仍有莎普愛思滴眼液的身影,甚至某藥店店員還繼續推薦款眼藥水。

記者從肇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瞭解到,暫時未接到上級食藥監部門針對該款藥品的處理通知。

防忽悠,看懂藥品“身份證”很重要

面對“神藥疑團”

我們又應如何辨別藥品功能與療效?

來小編教你幾招防忽悠

一看藥盒上標識

咱們去買藥

一般會看療效、成分、作用

但其實藥盒上每一個標誌

透露著極其重要的資訊

↓↓

(點擊看大圖)

如上圖常見的貼膏

右上角有綠色OTC標識

和外用藥品標識

意味著屬於乙類非處方藥

不需要經過醫生便能藥店中買到

且只能外用,不能口服、注射等

二看藥品批准文號

批准文號猶如藥品“身份證”

一般在藥品外包裝盒上印著

格式為“國藥准(試)字+字母+8位元數位”。

“藥”代表是藥品

字母包括H、Z、S、B、T、F、J,

分別代表藥品不同類別,常見有:

H代表化學藥品,Z代表中成藥,

S代表生物製品,B代表保健藥品。

T代表體外化學診斷試劑;

F代表藥用輔料;J代表進口分包裝藥。

如上圖常見的感冒片

左上角標識為“國藥准字Z20064391”

即代表此藥品為中成藥

曹清華膠囊(薏辛除濕止痛膠囊)批准文號是“國藥准字B20020225”,B代表保健藥品。 藥師表示,根據批准文號顯示,可見曹清華膠囊僅是保健品,僅為輔助治療,其療效並非如其廣告中所宣傳的一樣神奇。

走出選藥誤區 別把保健品當“妙藥”

隨著眾多藥品廣告出現

使老百姓買藥時陷入誤區

市一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李麗在接診中

總結了“五大誤區”

1進口藥比國產藥好

進口藥在提煉、製作方面雖有它的獨到之處,如純度高、包裝精美等,但由於存在種族、體格、藥物敏感性等差異,進口藥對我們未必都是適合。

2產品越新越好

不少人認為,藥品是最新研製的療效最好。其實,新藥品由於未經長期臨床實踐的檢驗,許多弊端和毒副作用都還沒有充分顯露出來。加之新藥上市時間短,試用人數少,其藥理作用也很難保證。

3品種越多越好

在治療同一種病的所有藥物中,有的人因不知道哪種更有效,便多買一些品種,這種用藥方法潛藏著很大的危險。除醫生同意或要求的外, 最好不要隨意混合服用藥品。

4“名氣”越大越好

有些藥廠鋪天蓋地做廣告,鬧出了很大“名氣”。廣告宣傳多為優點、特長、特效,而忽略了客觀、全面地介紹藥品,有的還有誇大或“藝術化”處理的成分。如一味相信藥品“知名度”決定買藥用藥,難免不吃“後悔藥”。

5

不買藥,愛買保健食品

我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規定,保健食品是指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因此,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不能治療疾病,別把保健食品當作靈丹妙藥。

該名臨床藥師提醒市民,

選擇藥品是,應做到

選藥要‘准’、學會看說明書、

注意患者的年齡、慢性病患者謹慎用藥

做到合理安全用藥。

西江日報記者:陳思宇

部分來源於生命時報

編輯:健康肇慶

往期熱點回顧

B代表保健藥品。 藥師表示,根據批准文號顯示,可見曹清華膠囊僅是保健品,僅為輔助治療,其療效並非如其廣告中所宣傳的一樣神奇。

走出選藥誤區 別把保健品當“妙藥”

隨著眾多藥品廣告出現

使老百姓買藥時陷入誤區

市一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李麗在接診中

總結了“五大誤區”

1進口藥比國產藥好

進口藥在提煉、製作方面雖有它的獨到之處,如純度高、包裝精美等,但由於存在種族、體格、藥物敏感性等差異,進口藥對我們未必都是適合。

2產品越新越好

不少人認為,藥品是最新研製的療效最好。其實,新藥品由於未經長期臨床實踐的檢驗,許多弊端和毒副作用都還沒有充分顯露出來。加之新藥上市時間短,試用人數少,其藥理作用也很難保證。

3品種越多越好

在治療同一種病的所有藥物中,有的人因不知道哪種更有效,便多買一些品種,這種用藥方法潛藏著很大的危險。除醫生同意或要求的外, 最好不要隨意混合服用藥品。

4“名氣”越大越好

有些藥廠鋪天蓋地做廣告,鬧出了很大“名氣”。廣告宣傳多為優點、特長、特效,而忽略了客觀、全面地介紹藥品,有的還有誇大或“藝術化”處理的成分。如一味相信藥品“知名度”決定買藥用藥,難免不吃“後悔藥”。

5

不買藥,愛買保健食品

我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規定,保健食品是指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因此,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不能治療疾病,別把保健食品當作靈丹妙藥。

該名臨床藥師提醒市民,

選擇藥品是,應做到

選藥要‘准’、學會看說明書、

注意患者的年齡、慢性病患者謹慎用藥

做到合理安全用藥。

西江日報記者:陳思宇

部分來源於生命時報

編輯:健康肇慶

往期熱點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