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這8款湯適合冬天滋補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這時給身體補充營養儲存能量可以抵禦寒冷,喝一碗熱乎的湯是冬天最美好的時刻。為了變著法給家人煲湯,媽媽們也是絞盡腦汁。

冬天喝這幾種湯,防病補身體,簡直棒棒的!

1、喝雞湯好

雞湯能緩解感冒,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冬季多喝雞湯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遠離各種疾病,煮雞湯時再加入阿膠、紅棗等料強身健體效果更明顯。

2、喝排骨湯好

排骨中含有大量的磷酸鈣、骨膠原等,

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多喝骨頭湯可強壯骨骼,減少身體老化速度、增加免疫力等。做湯時加一些冬瓜、蓮藕可以使湯變得清淡一點。

3、喝蓮藕豬蹄湯好

藕有養胃、健脾益氣的功效,豬蹄中含有大量有助於組織修復的蛋白質,對於改善四肢疲乏,

腿部抽筋有一定作用。豬骨的鈣質溶入了湯中,有助於骨骼生長發育、增加免疫力。

4、喝鯉魚湯好

鯉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其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因此多喝魚湯益處多多。

5、喝雪梨湯好

梨有止咳潤肺的作用,但性涼,煮熟吃效果更好,做梨湯時加入肉類會使營養更加豐富。

6、喝羊肉湯好

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補虛壯陽,暖身暖胃。一般對於身體虛弱,手腳冰涼的人來說,在冬天多吃羊肉湯是非常有好處的。

7、喝枸杞紅棗烏雞湯好

枸杞紅棗烏雞湯補血養顏、益精明目,適合身體虛弱或者皮膚乾燥者食用。與一般雞肉相比,烏雞有10種氨基酸,其蛋白質、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更高,而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則很少,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鬆、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症等有明顯功效。適合一切身體者,尤其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效果更佳。

8、喝無花果杏仁湯好

無花果清熱,利於呼吸道系統。南北杏清痰行咳、潤肺養顏,加上蜜棗更是滋養的好方女。此湯是保健湯水,對於偶然感冒傷風、咳嗽、痰多的人,喝這個湯能夠説明加速恢復。

冬天喝湯進補的誤區

1、湯泡飯

我們咀嚼食物,不但要將食物嚼碎後便於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濕潤,而唾液是不斷咀嚼食物產生的,唾液中有許多消化酶,能幫助消化和吸收,對健康十分有益。而湯泡飯由於將飯泡軟了,就算不咀嚼也不會影響吞咽,所以吃進去的食物往往還沒經過唾液的消化過程就進入胃了,這就給胃的消化增加了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部不適。

2、喝湯去“渣”

有人做過試驗,用魚、雞、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質原料的食品煮6小時後,看上去湯已很濃,但蛋白質的溶出率只有6%-15%,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說,無論煲湯的時間有多長,肉類的營養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湯裡。所以喝湯後還要吃適量的肉。

3、喜歡喝剛煲好的熱湯

剛煲好的湯往往很燙,而很多人卻偏偏喜歡喝這種很燙的湯,認為喝進去更暖胃暖身。其實,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溫度,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甚至消化道黏膜惡變,因此50度以下的湯更適宜。

1、湯泡飯

我們咀嚼食物,不但要將食物嚼碎後便於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濕潤,而唾液是不斷咀嚼食物產生的,唾液中有許多消化酶,能幫助消化和吸收,對健康十分有益。而湯泡飯由於將飯泡軟了,就算不咀嚼也不會影響吞咽,所以吃進去的食物往往還沒經過唾液的消化過程就進入胃了,這就給胃的消化增加了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部不適。

2、喝湯去“渣”

有人做過試驗,用魚、雞、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質原料的食品煮6小時後,看上去湯已很濃,但蛋白質的溶出率只有6%-15%,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說,無論煲湯的時間有多長,肉類的營養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湯裡。所以喝湯後還要吃適量的肉。

3、喜歡喝剛煲好的熱湯

剛煲好的湯往往很燙,而很多人卻偏偏喜歡喝這種很燙的湯,認為喝進去更暖胃暖身。其實,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溫度,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甚至消化道黏膜惡變,因此50度以下的湯更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