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坐飛機怕高,坐輪船嫌慢,那你聽說過海上飛船嗎?

在20世紀30年代,要是說到長途旅行,恐怕沒有任何交通方式比海上飛船更為壯觀而迷人。儘管跨洋蒸汽輪船與豪華臥鋪火車也各有其獨特魅力,卻全然比不上泛美航空公司的飛船服務。

這些時髦而龐大的水上飛機極盡奢華:內設5星級酒店,如現代噴氣式飛機般廣闊。你只要穿上美美的旅行裝,走到碼頭上,接過身旁衣冠楚楚的管家遞上的雞尾酒,踏入華麗堂皇的大廳,就可以舒適地等待著探索遙遠而迷人的異國風情了。

SFO MUSEUM

自1927年以來,泛美航空公司一直都在完善其國際航班服務。對於飛船而言,完善的路線與系統逐漸覆蓋了整個拉丁美洲。這些早期飛船可以容納12-20名乘客,但每次加滿燃油之後頂多只能行駛1000英里。

LUGOPAL/MANILANOSTALGIA

然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後期,隨著波音公司推出巨大的314客機,終於迎來了跨洋飛船的浪漫時代。這種新式飛船可以容納74位乘客、10名機組成員,同時也行駛長達3,500英里。

EVERYTHING PANAM

這些奢華的飛行堡壘滿足了無數冒險者的幻想,

並且迅速取代了跨洋輪船的地位。以往跨洋輪船幾周才能抵達的地方,海上飛船一夜之間就能到達。

這些飛船的內部劃分有多個寬敞艙室,舒適的長沙發取代了狹小的座椅。乘客車廂在晚上搖身一變,成為高級睡艙。

這裡還專門設有餐廳沙龍、化粧室、以及男女分開的浴室。在飛船的尾部,甚至還設有一間蜜月套房。

CLIPPER FLYING BOATS

在如今的商業客機上,幾百個人各自擠在6平方英尺的狹小座椅內。而在當時的飛船上,每一位乘客都享有22平方英尺的寬闊空間。晚餐時,精美的瓷器上還供應有六道佳餚。

CLIPPER FLYING BOATS

當然,這裡只出售頭等艙,而且極為昂貴。在當時,從三藩市到香港的單程票高達760美元(相當於現今1.3萬美元)。

1939年5月,第一架泛美波音314飛船Yankee Clipper號在長島北岸的華盛頓港口起飛,帶著首項預定郵件服務跨越了大西洋。第二天下午,飛船成功抵達里斯本,為英國的瑪麗王后帶去了11萬封紀念信函與4束新鮮的萬壽菊。

CLIPPER FLYING BOATS

泛美飛船的第一次客運服務,在一個月後才開始。1939年6月28日, Dixie Clipper號從紐約起飛開往歐洲。而第一個付費乘客,乃是一位名為William Eck的鐵路大亨,泛美航空還特意為其準備了銀質香煙盒。

LUGOPAL/MANILANOSTALGIA

FrankMckintosh/Callisto Publishers

可悲的是,屬於泛美飛船的時代極為短暫。第二次世界大戰迫使波音公司開始轉型,開始研發功能緊湊、有效運輸軍隊與物資的機型。戰爭結束之後,先進的飛行設計使得更多飛機擁有更遠航程,同時也建造了大量機場與足夠長的起降跑道。

RON COLE

從此之後,海上飛船的最大優勢:無需跑道,幾乎蕩然無存。最終,在這12架飛船中,10架報廢,另外2架因發生事故,長眠于大西洋和南太平洋海底。

1939年5月,第一架泛美波音314飛船Yankee Clipper號在長島北岸的華盛頓港口起飛,帶著首項預定郵件服務跨越了大西洋。第二天下午,飛船成功抵達里斯本,為英國的瑪麗王后帶去了11萬封紀念信函與4束新鮮的萬壽菊。

CLIPPER FLYING BOATS

泛美飛船的第一次客運服務,在一個月後才開始。1939年6月28日, Dixie Clipper號從紐約起飛開往歐洲。而第一個付費乘客,乃是一位名為William Eck的鐵路大亨,泛美航空還特意為其準備了銀質香煙盒。

LUGOPAL/MANILANOSTALGIA

FrankMckintosh/Callisto Publishers

可悲的是,屬於泛美飛船的時代極為短暫。第二次世界大戰迫使波音公司開始轉型,開始研發功能緊湊、有效運輸軍隊與物資的機型。戰爭結束之後,先進的飛行設計使得更多飛機擁有更遠航程,同時也建造了大量機場與足夠長的起降跑道。

RON COLE

從此之後,海上飛船的最大優勢:無需跑道,幾乎蕩然無存。最終,在這12架飛船中,10架報廢,另外2架因發生事故,長眠于大西洋和南太平洋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