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馮小剛害羞、愛哭、愛熱鬧,與橘子娛樂的芳華

橘子娛樂講故事的信條:大人物要展現他的普通生活,而小人物則需要展現他的大夢想。

“我今天拿了一把吉他,因為我知道馮導您愛唱歌。”王帥一邊說話,一邊從吉他箱裡掏出一把吉他,

想讓馮小剛唱一首歌。

“我這不行,呵呵呵……”在一間被精心佈置的採訪室裡,馮小剛坐在一把椅子上翹著腿,聽到王帥那麼說,他右手從腰間處上揚,越過臉龐,下意識地摸了一下後腦勺,眨了眨眼睛,右手又回到腿上。

“我很想聽你唱。”馮小剛對王帥說,“你唱吧,我喜歡聽。”

王帥捧著吉他,在馮小剛的面前唱起了李穀一的《絨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滴滴鮮血染紅它……

“唱的很好聽。”馮小剛說完,鼓起了掌,令他心生鼓舞的,還有他身後數百張關於他的老舊照片,那是王帥和他的團隊花了好幾個月做的“馮小剛照片牆”。

看著那些老舊照片,馮小剛疑惑,“這都哪兒找的啊?”他指著一張照片說:“還有這個,有意思,這張我都沒看見過。

“做一個採訪,這個準備啊,專業啊,嗯。”馮小剛習慣性地點點頭。

在那個採訪室裡,馮小剛說:“我特別喜歡《中國有嘻哈》裡頭那個GAI,他說我不想拉票,我拉什麼票啊,我就讓喜歡我的人,愛我的人,更愛我,恨我的人更恨我,前十年順流而下,後十年逆流而上,我希望還是能成為一個真實的人。”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愛德格·莫蘭說:“明星是一種既有神性又有人性的生物,在某些方面,

他們類似於神話裡的英雄或者奧林匹斯山的神……明星是一種混合人格,我們無法從他身上分辨出哪一個是真實的人,哪一個是明星制塑造出的人,哪一個又是觀眾想像出來的人。”

“深聊後你會發現,明星也是普通人,只不過他們身上要比普通人的複雜性更多一些而已。”王帥說。

為了展現一個“盡可能真實的馮小剛”,他和他的團隊專門採訪了馮小剛身邊的朋友、演員、助理、哥們兒、同事,

還原一個被社交媒介切割、肢解、剖離後的明星導演。

跟拍馮小剛有好幾個月的王帥說,媒體、熱搜上的馮小剛是小鋼炮,脾氣大;但馮小剛身邊的人說,馮小剛害羞,感性,愛哭,愛熱鬧。

王帥是橘子娛樂明星故事主編,從事明星紀錄片工作,已經有三年多時間,經過他手中攝像機呈現出來的明星有幾十個,而橘子娛樂是國內現在少有的聚焦明星娛樂界,生產優質原創內容的媒體。

目前,橘子娛樂的團隊人數已經超過了200人,一支專業和強大的團隊為中國數億15-28歲的青年人提供源源不斷的娛樂養料。用橘子娛樂CEO唐宜青的話來說就是:“我知道你對什麼上癮。”唐宜青也明白,該用什麼心態和方法去剖析一個明星。

2010年,章子怡深陷捐款風波,外界對她議論紛紛。彼時,唐宜青曾經去章子怡的劇組住了好幾天。一日夜幕降臨,她和章子怡相伴走向大山深處,章子怡的保鏢遠遠看著她們。這時,章子怡向她打開心扉,把近期的經歷和盤托出,唐宜青發現,名人也需要傾訴。

後來,她撰寫出了《章子怡:無愧我心 無愧我生》一文,文章引言說:一個經歷了對自己懷疑、對外界絕望、心底充滿悲傷,但又決定以極大的信心和勇氣繼續做慈善、繼續在演藝之路上走下去的女人。這個女人,不再是那個在大銀幕上遙不可及的電影明星,而是一個對生活充滿了感恩之心,如你我一樣的平凡人。

“外部世界是由內心創造的,我也帶著這樣的態度來做橘子娛樂,展示每一個真實的個體和他面前的世界。”唐宜青說,大人物要展現他的普通生活,而小人物則需要展現他的大夢想。這成為了她和橘子娛樂講故事的信條。

美國求學與創業

唐宜青被刺激到了,“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封面一個月以後才上市,到時誰還記得坎城電影節呢?”

這個專訪做完,回國後不到一周,她辭了工作,去美國進修。

在美國洛杉磯,她每天早上7點起床,跑到大學校園旁聽傳媒相關課程,晚上複習託福、GRE直到淩晨才入睡。3個月後,唐宜青通過考試,拿到了美國南加州大學傳媒管理專業錄取通知書。

彼時,美國媒體界的網紅正火,內容的來源也非常多,UGC、PGC是非常新的內容生產模式,唐宜青著迷於YouTube和Buzzfeed,她對二者做了大量分析和研究,做得越深,心裡越興奮。

“當你在自由、沒有壓力、跳脫原有生活軌跡時,內心的想法是最真實的,創業對我來說最初就是這些莫名其妙的激情、衝動和念頭。”唐宜青對創業的初衷做總結,“我人生中的很多決定都是感性驅使,但並不等於瞎拍腦袋。”

2014年8月,橘子娛樂創建,目的是為使用者提供新鮮時髦、有趣有范兒的娛樂報導。橘子娛樂成立後,有十幾名芭莎娛樂的編輯隨她轉戰到了新公司。10月,橘子娛樂就拿到了10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當時,橘子娛樂APP裡有一個功能模組叫槽廠,後來作為橘子娛樂的一個獨立APP上線,是一款在圖片上標記彈幕吐槽的社交工具,一上線就火得一塌糊塗。

但是唐宜青明白,這不是她真正想要,也不是團隊真正擅長的。“我不可能讓我的內容團隊轉成一個社交團隊,真正的主力產品肯定是橘子娛樂,橘子娛樂主打的是內容。”

唐宜青停掉了槽廠,也停掉了另外的一個視頻專案,專心做橘子娛樂的平臺搭建和圖文內容。

停掉槽廠和視頻專案並不是說橘子娛樂就與社交和視頻絕緣了,槽廠這個產品説明唐宜青更深地瞭解了90後的情感和習慣。

客觀來看,槽廠與橘子娛樂這兩個產品是融合的關係,因為橘子娛樂的第一批種子用戶都是槽廠的核心用戶。“今年花了大部分時間在做的視頻內容,也是那個時候沉澱下來的經驗。”

之後,他們在內容方面做了很多爆款,比如《Selina,說實話,我們挺為你這個決定高興的》等等,這些內容從娛樂視角出發,探討娛樂以外的社會意義。

2015年9月,橘子娛樂啟動了B輪融資,這時的唐宜青已經非常自信了,她在內容上都花了很大的精力,也在內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橘子娛樂也通過優質的內容被更多投資人和同行認可。

焦慮、秘密與野心

創業三年後,她有所總結:三年期間,除了融資帶來的不確定的焦慮之外,最大的焦慮是和人有關的事情。第一年是找不到人,第二年是辭退不合適的人,第三年是擔心用錯人。

在團隊管理上,唐宜青花了大力氣提拔年輕員工,光是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就提拔了30多名員工成為主管,賦予他們更多的許可權,讓他們去做不同的節目,快速試錯,快速成長。

用她自己的話說,自己更像是公司裡的“老幹部”。而一個公司的發展和壯大並不是靠創始人的故事和經歷撐起來的,而是靠所有員工日復一日地做一些重複且創造性的工作。

2016年1月,橘子娛樂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這次,唐宜青還是不急著做社群和商業,“未來半年到一年內還會專注於做內容”。同時,橘子娛樂希望能夠像湖南衛視那樣做出幾檔王牌節目,不只是娛樂,更要做用戶。

所以,才有了當紅明星貼身深度訪談紀錄節目《新青年》、最犀利麻辣的明星訪談《橘子辣訪》、最走心的明星故事採訪《大明星小故事》等40檔視頻欄目,以及各短視頻欄目全平臺播放量月超8億次、單期播放量最高超過6000萬的成績。僅2017年,橘子娛樂已經出品了3000支左右的短視頻。

拿到B輪融資後,唐宜青發力用技術來驅動內容向前發展。

互聯網產生的大量使用者資料,使得內容的生產機制發生了改變,在傳統的觀念中,大導演拍電影會找一線明星做主角,判斷標準是該明星是否有好作品。

但是,資料參與的製作過程,即便是非一線明星,只要資料好,也可以選來做主角,橘子娛樂的內容生產機制也是如此。

橘子娛樂有一套大資料系統,能夠對橘子娛樂的文章進行前面追蹤,對文章標題、圖片、展示位置、版式都有資料回饋。通過那套系統,橘子娛樂每篇文章的打開率比原來提高了20%左右。

這套系統還能對潛在熱點進行預測,依據目前主要明星熱門度、事件關鍵字、大V轉發數、互動數、網友態度等資料資料分析,得出結論。

內容和技術也成為了橘子娛樂向前推進的雙驅動旋轉拖把,技術驅動型原創內容平臺成為了這家媒體的標籤。

娛樂行業因為有明星的存在,也被賦予了不少的神秘感,比如藝人“難搞定”之類的,但事實上並非“陰謀論”所言那般。

Russian在橘子娛樂的工作是藝人統籌,對接明星藝人是她的日常工作,她對接的第一個明星藝人團隊是李榮浩團隊。

“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非常有禮貌,你和對方說‘辛苦了’,對方會給你90度鞠躬的那種。我覺得特別出乎意料。” Russian說。

“想像中他們會有架子吧,畢竟是藝人,會和別人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並不是,工作就是工作的樣子。” Russian補充。

唐宜青在招聘時非常看重一個人的媒體人特質:有擔當、有想法、敢做、能克制、夠專業。克制是從事明星報導工作最重要的一點,一旦破壞掉這道防線,積極正面的價值導向很可能跑偏。

橘子娛樂的成功秘密是什麼?有人說,除了技術和內容以外,就是對年輕人價值觀的深入理解。

中國有4億年輕人,他們關注明星、影視、時尚、生活、美妝、青年文化、搞笑等泛娛樂的方方面面,僅明星潮流、娛樂時尚就佔據了他們資訊消費的40%以上。

看膩了明星八卦、花邊緋聞,那群對優質內容無比饑渴的年輕人,需要新的展現形式,需要新的表達思維,這是市場的痛點,也是一家公司的機會。

而這,足以支撐起一家娛樂媒體的野心了。

章子怡的保鏢遠遠看著她們。這時,章子怡向她打開心扉,把近期的經歷和盤托出,唐宜青發現,名人也需要傾訴。

後來,她撰寫出了《章子怡:無愧我心 無愧我生》一文,文章引言說:一個經歷了對自己懷疑、對外界絕望、心底充滿悲傷,但又決定以極大的信心和勇氣繼續做慈善、繼續在演藝之路上走下去的女人。這個女人,不再是那個在大銀幕上遙不可及的電影明星,而是一個對生活充滿了感恩之心,如你我一樣的平凡人。

“外部世界是由內心創造的,我也帶著這樣的態度來做橘子娛樂,展示每一個真實的個體和他面前的世界。”唐宜青說,大人物要展現他的普通生活,而小人物則需要展現他的大夢想。這成為了她和橘子娛樂講故事的信條。

美國求學與創業

唐宜青被刺激到了,“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封面一個月以後才上市,到時誰還記得坎城電影節呢?”

這個專訪做完,回國後不到一周,她辭了工作,去美國進修。

在美國洛杉磯,她每天早上7點起床,跑到大學校園旁聽傳媒相關課程,晚上複習託福、GRE直到淩晨才入睡。3個月後,唐宜青通過考試,拿到了美國南加州大學傳媒管理專業錄取通知書。

彼時,美國媒體界的網紅正火,內容的來源也非常多,UGC、PGC是非常新的內容生產模式,唐宜青著迷於YouTube和Buzzfeed,她對二者做了大量分析和研究,做得越深,心裡越興奮。

“當你在自由、沒有壓力、跳脫原有生活軌跡時,內心的想法是最真實的,創業對我來說最初就是這些莫名其妙的激情、衝動和念頭。”唐宜青對創業的初衷做總結,“我人生中的很多決定都是感性驅使,但並不等於瞎拍腦袋。”

2014年8月,橘子娛樂創建,目的是為使用者提供新鮮時髦、有趣有范兒的娛樂報導。橘子娛樂成立後,有十幾名芭莎娛樂的編輯隨她轉戰到了新公司。10月,橘子娛樂就拿到了10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當時,橘子娛樂APP裡有一個功能模組叫槽廠,後來作為橘子娛樂的一個獨立APP上線,是一款在圖片上標記彈幕吐槽的社交工具,一上線就火得一塌糊塗。

但是唐宜青明白,這不是她真正想要,也不是團隊真正擅長的。“我不可能讓我的內容團隊轉成一個社交團隊,真正的主力產品肯定是橘子娛樂,橘子娛樂主打的是內容。”

唐宜青停掉了槽廠,也停掉了另外的一個視頻專案,專心做橘子娛樂的平臺搭建和圖文內容。

停掉槽廠和視頻專案並不是說橘子娛樂就與社交和視頻絕緣了,槽廠這個產品説明唐宜青更深地瞭解了90後的情感和習慣。

客觀來看,槽廠與橘子娛樂這兩個產品是融合的關係,因為橘子娛樂的第一批種子用戶都是槽廠的核心用戶。“今年花了大部分時間在做的視頻內容,也是那個時候沉澱下來的經驗。”

之後,他們在內容方面做了很多爆款,比如《Selina,說實話,我們挺為你這個決定高興的》等等,這些內容從娛樂視角出發,探討娛樂以外的社會意義。

2015年9月,橘子娛樂啟動了B輪融資,這時的唐宜青已經非常自信了,她在內容上都花了很大的精力,也在內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橘子娛樂也通過優質的內容被更多投資人和同行認可。

焦慮、秘密與野心

創業三年後,她有所總結:三年期間,除了融資帶來的不確定的焦慮之外,最大的焦慮是和人有關的事情。第一年是找不到人,第二年是辭退不合適的人,第三年是擔心用錯人。

在團隊管理上,唐宜青花了大力氣提拔年輕員工,光是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就提拔了30多名員工成為主管,賦予他們更多的許可權,讓他們去做不同的節目,快速試錯,快速成長。

用她自己的話說,自己更像是公司裡的“老幹部”。而一個公司的發展和壯大並不是靠創始人的故事和經歷撐起來的,而是靠所有員工日復一日地做一些重複且創造性的工作。

2016年1月,橘子娛樂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這次,唐宜青還是不急著做社群和商業,“未來半年到一年內還會專注於做內容”。同時,橘子娛樂希望能夠像湖南衛視那樣做出幾檔王牌節目,不只是娛樂,更要做用戶。

所以,才有了當紅明星貼身深度訪談紀錄節目《新青年》、最犀利麻辣的明星訪談《橘子辣訪》、最走心的明星故事採訪《大明星小故事》等40檔視頻欄目,以及各短視頻欄目全平臺播放量月超8億次、單期播放量最高超過6000萬的成績。僅2017年,橘子娛樂已經出品了3000支左右的短視頻。

拿到B輪融資後,唐宜青發力用技術來驅動內容向前發展。

互聯網產生的大量使用者資料,使得內容的生產機制發生了改變,在傳統的觀念中,大導演拍電影會找一線明星做主角,判斷標準是該明星是否有好作品。

但是,資料參與的製作過程,即便是非一線明星,只要資料好,也可以選來做主角,橘子娛樂的內容生產機制也是如此。

橘子娛樂有一套大資料系統,能夠對橘子娛樂的文章進行前面追蹤,對文章標題、圖片、展示位置、版式都有資料回饋。通過那套系統,橘子娛樂每篇文章的打開率比原來提高了20%左右。

這套系統還能對潛在熱點進行預測,依據目前主要明星熱門度、事件關鍵字、大V轉發數、互動數、網友態度等資料資料分析,得出結論。

內容和技術也成為了橘子娛樂向前推進的雙驅動旋轉拖把,技術驅動型原創內容平臺成為了這家媒體的標籤。

娛樂行業因為有明星的存在,也被賦予了不少的神秘感,比如藝人“難搞定”之類的,但事實上並非“陰謀論”所言那般。

Russian在橘子娛樂的工作是藝人統籌,對接明星藝人是她的日常工作,她對接的第一個明星藝人團隊是李榮浩團隊。

“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非常有禮貌,你和對方說‘辛苦了’,對方會給你90度鞠躬的那種。我覺得特別出乎意料。” Russian說。

“想像中他們會有架子吧,畢竟是藝人,會和別人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並不是,工作就是工作的樣子。” Russian補充。

唐宜青在招聘時非常看重一個人的媒體人特質:有擔當、有想法、敢做、能克制、夠專業。克制是從事明星報導工作最重要的一點,一旦破壞掉這道防線,積極正面的價值導向很可能跑偏。

橘子娛樂的成功秘密是什麼?有人說,除了技術和內容以外,就是對年輕人價值觀的深入理解。

中國有4億年輕人,他們關注明星、影視、時尚、生活、美妝、青年文化、搞笑等泛娛樂的方方面面,僅明星潮流、娛樂時尚就佔據了他們資訊消費的40%以上。

看膩了明星八卦、花邊緋聞,那群對優質內容無比饑渴的年輕人,需要新的展現形式,需要新的表達思維,這是市場的痛點,也是一家公司的機會。

而這,足以支撐起一家娛樂媒體的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