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國家說唐朝修長城被學者打臉:唐朝從未修築過長城!

不同的文明在時間的流逝下,就會出現不同的文明的產物。可是有些外國人對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並不是十分的瞭解,因此就會出現錯誤的解讀。就像當年的土耳其人一直認為,

中國在唐朝的時候為了防禦突厥修建了長城,而且還曾向突厥人稱臣。

可是我們都知道,長城是為了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才在戰國時候開始修建的。當年的好多國家都曾經參與過長城的修建,而且長城也的確為防禦敵人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可是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唐朝可是從來沒有修築過長城。

在唐朝的時候,國家的邊界憂患非常的嚴重。在還沒有全國統一的時候,突厥人就給這個政權帶來了非常大的威脅,當時好多的漢人全都逃到了了突厥境內,使得那裡的實力增加了很多,

並且軍隊人數達到了幾百萬。

後來為了穩住這些人,唐朝的統治者確實曾經屈辱的向敵人稱臣,還接受了突厥的封號。在這一點上,土耳其人確實說的是對的,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對付敵人的手法上,唐朝並沒有沿用古老的政策,也就是說修建長城來防守敵人。而是組建了自己很強大的騎兵軍隊,對那個地方進行主動出擊!

在西元629年的時候,唐朝十幾萬的軍隊一起進攻突厥。最終,唐朝的一位大將,抓住了突厥的一個首領,從那之後,突厥也就因此而滅亡。唐朝便再也沒有受到過這個國家的騷擾,可以說是徹底的震懾了周邊的其他國家。

除了突厥這個政權,其實唐朝在古代的時候還和其他部族進行過很多次的戰鬥,而且也從來沒有用長城抵禦過敵人。他們一直都是以攻代守,主動的向敵人發起進攻,而且為了防禦唐朝軍隊的進攻,敵人甚至還修築起了長城這樣的建築。

後來為了更好的對邊疆地區進行鞏固統治,唐朝在邊境地帶設立了藩鎮的制度,

在戰爭的時候,這些地方可以自己組織防禦和進攻,這就使得周邊地區的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因此,我們在認識和瞭解不同文化的時候,一定要加以辨別。不能輕易的盲從別人的說法,因為很有可能就會鬧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