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州馬貴這次轟動了,馬來西亞拿督率100多人團來考察

馬來西亞組團考察楊公故里

12月14日上午, 由馬來西亞德教會紫陽閣閣長拿督黃雅蘭局紳、德教會濟陽閣閣長拿督陳鈺標局紳、紫和閣閣長黃省城為總率領,組織馬來西亞愛國華僑共105人,

參觀考察楊公故里——高州市馬貴鎮,瞭解楊公文化發源地的相關情況。

據史料考證,高州市馬貴鎮是我國地理宗師楊筠松的第一故里,也是楊公文化的發源地。楊筠松是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其一生創造了自唐代以來有系統理論、有具體實踐操作規程的中國理文化,開創了中國地理文化的新時代,在地理堪輿學上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被後人尊稱為“楊公”。

楊公宣導的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的理念,救貧的博愛精神,及其著述,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際影響深遠,對當代建築有指導意義,被喻為是東方的“人居”科學。

當天上午,馬來西亞代表團率先來到位於馬貴鎮山心村鳳凰山上的楊公陵謁拜,舉行了隆重且莊嚴肅穆的儀式,深刻地反映了楊公陵已成為海內外楊公文化愛好者的精神圖騰。代表團切們身體驗到楊公文化的獨特魅力,

紛紛表示,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對楊公文化之道,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禮。

隨後,

代表團及一大批楊公文化的追隨者詳細參觀瞭解正在建設中楊公文化廣場及楊公紀念館。楊公文化廣場與楊公紀念館毗鄰,位於馬貴鎮鎮街中心,是弘揚和傳承楊公文化的重要載體,預計明年3月份竣工。

馬來西亞代表團對高州政府及社會團體對楊公文化的開展工作給了充分的肯定。稱讚楊公故里的足跡挖掘、紀念場所的建設、《楊公文化》雜誌的持撰寫出版等工作開展有聲有色,並表示以後將加強楊公文化的海內外傳播與發展,多來往溝通,協同共進。同時,更希望當地黨政部門、社會團體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發展楊公文化,依託楊公故里文化這個獨有的稀貴資源,把當地打造成影響世界的旅遊聖地。

高州市楊筠松文化研究會會長、茂名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楊筠松堪輿文化”代表性傳承人葉炳輝透露,此次馬來西亞代表團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將楊公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在馬來西亞得到的發展。

相關資訊:

為挖掘楊公足跡,按“廣東竇州人”記述,國內外研究楊公文化專家學者第一站來到粵西信宜市,第二站來到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還是信宜市管轄的馬貴鎮,發現楊公文化的眾多古跡:其中有楊公陵留題“大西對小西,鳳凰金雞兩邊企……”,大西與小西是兩個村名,鳳凰指的是山名,是阿公髻(楊公嶺)下的鳳凰山,“金雞”暗指楊公陵的座向是酉山卯向。第二,馬貴石門古廟,根子鎮眾仙宮,內專門供奉楊公神像及兩名弟子塑像。第三,楊公羅盤,其主要特徵是用高涼俚人獨有的花碼字設計。第四,在馬貴最古老的練氏祠堂有“竇水開基”的對聯。第五,出米窿的故事也與楊公有關。第六,粵西唯一的“地母古廟”位於楊公陵旁……

國內外研究楊公文化的專家學者江西贛州市原政協主席、世界客家總會會長賴聯明先生,國家副研究員、全國文化系統勞模、《楊公足跡》作者曹景正老師,與江西贛州楊公文化研究會,高州地志辦,高州市楊筠松文化研究會共同研究,一致認定:高州馬貴為楊公的第一故里,是楊公文化的“發源地”,江西為楊公的第二故里,是楊公文化的“發祥地”。

高州馬貴鎮石門勝境中的八大美景

馬貴鎮石門勝境位於高州市東北馬貴鎮約3公里朗練村邊。這裡青山如黛,怪石嶙峋,古樹鬱茂,山鳥對鳴,溪水湍流,古刹卓立,風光秀麗,環境清幽。其景點頗多,諸如石山奇觀、石門迎客、出米孔壁、一樹三子、蓮花石座、盤王古殿、劉三太廟、文昌塔閣、浮碗石池、寶鴨石底、石形鳳梨、石鷹展翅、石鎖龍穴等都是引人入勝的景點。現採擷其中的幾個景點及其傳說略作描述:

石門迎客 石門位於石山的左下方。其由兩塊斜立的巨形花崗岩石塊並與石旁的古樹相交,搭成拱狀門,故稱石門。此門一側通馬貴(舊叫馬貴堡)至陽春,另一側通古丁(舊稱古丁堡)至高州。清同治年間進士、馬貴人李少朴以石門的鶴頂格撰聯曰:“石列四隅天獻巧,門通兩堡地鐘靈”。該聯把石門奇特景致表現無遺,極為恰當貼切。舊時石門是高州通往陽春古驛道必經的地方,旅客到石門時,往往被其奇觀勝境所陶醉,必定觀賞片刻才趕路。而遊客慕名前來攬勝者,也必定到石門一覽其景,故人們美其銘曰:“石門迎客”。

石山奇觀 石山位於石門勝境內。該石山宛若巨型山石盆景。石山高30多米,方圓80餘平方米。山中怪石嶙峋,石身遍佈溶岩洞孔,大者如窯,可容納數人;小者若孔,僅可入拳。洞孔迂回曲折,幽深莫測。整座石山下大上小,以石為主,呈金字狀,故稱石山。山上古樹茂密,濃蔭匝地,野花競放,香氣襲人,古藤攀繞,異草叢生;山腰數間古刹掩影綠樹之間,更為石山平添了幾分神秘感。石山景致奇觀,美不勝收。

一樹三子 位於石山頂上。該樹是一棵奇特的大樹,春暖花開,夏秋結子。開花時分別開出三種花,結子時又分別結出三種子,故人們稱該樹為“一樹三子”。它緣何如此?其實該樹為“合三為一”的樹。先為二棵本地雜樹纏繞交錯一起生長,後又有一棵榕樹將它緊緊地包圍盤纏一起生長而成一巨樹。如今該樹高20余米,樹幹要二人合抱才能合攏,盤根錯節,枝繁葉茂,生長旺盛,遊客參觀該樹時無不稱奇。

蓮花石座 位於石山後半山腰處。石座直徑約1.4米,高1.2米,狀如蓮花,故稱蓮花石座。相傳慈悲為懷的觀世音菩薩常雲遊四海,瞭解民情,普濟眾生。一日,她雲遊到石門境地,發現這裡山青水秀,林茂石奇,特別是有塊像她常坐的蓮花石,於是撥開雲層,飄然而降,來到那塊蓮花石上坐下休息觀景,並詢問當地民情後,才又遠遊它方。後人在觀世音菩薩坐過的那塊蓮花石上塑了一尊觀世音菩薩神像,並立庵以祀。今庵稱慈雲庵。

劉三太廟 座落在石山右側。此廟建于清初,為紀念歌仙劉三姐而興建。廟通面寬9米,通進深13米,硬山頂,穿鬥式梁架結構。牆壁繪有精緻的工筆墨畫多幅。廟門前有較寬闊的空地,廟側一彎溪流繞廟而過,廟旁古樹枝繁葉茂,濃蔭蓋廟。該廟屬高州市(原信宜縣)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主編著入冊,可見它是高州市為數不多的古廟宇建築。馬貴鄉民緣何興建劉三太廟呢?相傳劉三姐曾到馬貴、古丁、深鎮等一帶傳歌,在馬貴石門村傳歌時,她與村民非常融洽,同吃同住同勞動。日落她荷鋤而歸,夜間她教村民唱歌,因而深受村民的愛戴。劉三姐病逝後,村民為紀念她,就在石門立廟塑像以祀。

浮碗石池 位於文昌塔閣右側的山溪裡。該池由幾塊花崗岩石圍壘而成。池水流動,清澈鑒人,掬水而飲,清涼甘甜。特別是石池會浮瓷碗。相傳仙人為幫助村民解決缺碗之需,特設置了這個浮石池,逢年過節,神日神誕,喜慶吉日,村民沒碗夠使用時,就可到石池前借碗,只要合掌閉目,口念“請借碗用”,隨即會從石池浮起個個瓷碗,故稱此池為浮碗池。人們借碗使用完後,必須如數歸還,不得欠缺。爾後浮碗石池被一個有借不還的人破壞了,從此石池尚存,但不再浮碗了。

依託楊公故里文化這個獨有的稀貴資源,把當地打造成影響世界的旅遊聖地。

高州市楊筠松文化研究會會長、茂名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楊筠松堪輿文化”代表性傳承人葉炳輝透露,此次馬來西亞代表團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將楊公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在馬來西亞得到的發展。

相關資訊:

為挖掘楊公足跡,按“廣東竇州人”記述,國內外研究楊公文化專家學者第一站來到粵西信宜市,第二站來到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還是信宜市管轄的馬貴鎮,發現楊公文化的眾多古跡:其中有楊公陵留題“大西對小西,鳳凰金雞兩邊企……”,大西與小西是兩個村名,鳳凰指的是山名,是阿公髻(楊公嶺)下的鳳凰山,“金雞”暗指楊公陵的座向是酉山卯向。第二,馬貴石門古廟,根子鎮眾仙宮,內專門供奉楊公神像及兩名弟子塑像。第三,楊公羅盤,其主要特徵是用高涼俚人獨有的花碼字設計。第四,在馬貴最古老的練氏祠堂有“竇水開基”的對聯。第五,出米窿的故事也與楊公有關。第六,粵西唯一的“地母古廟”位於楊公陵旁……

國內外研究楊公文化的專家學者江西贛州市原政協主席、世界客家總會會長賴聯明先生,國家副研究員、全國文化系統勞模、《楊公足跡》作者曹景正老師,與江西贛州楊公文化研究會,高州地志辦,高州市楊筠松文化研究會共同研究,一致認定:高州馬貴為楊公的第一故里,是楊公文化的“發源地”,江西為楊公的第二故里,是楊公文化的“發祥地”。

高州馬貴鎮石門勝境中的八大美景

馬貴鎮石門勝境位於高州市東北馬貴鎮約3公里朗練村邊。這裡青山如黛,怪石嶙峋,古樹鬱茂,山鳥對鳴,溪水湍流,古刹卓立,風光秀麗,環境清幽。其景點頗多,諸如石山奇觀、石門迎客、出米孔壁、一樹三子、蓮花石座、盤王古殿、劉三太廟、文昌塔閣、浮碗石池、寶鴨石底、石形鳳梨、石鷹展翅、石鎖龍穴等都是引人入勝的景點。現採擷其中的幾個景點及其傳說略作描述:

石門迎客 石門位於石山的左下方。其由兩塊斜立的巨形花崗岩石塊並與石旁的古樹相交,搭成拱狀門,故稱石門。此門一側通馬貴(舊叫馬貴堡)至陽春,另一側通古丁(舊稱古丁堡)至高州。清同治年間進士、馬貴人李少朴以石門的鶴頂格撰聯曰:“石列四隅天獻巧,門通兩堡地鐘靈”。該聯把石門奇特景致表現無遺,極為恰當貼切。舊時石門是高州通往陽春古驛道必經的地方,旅客到石門時,往往被其奇觀勝境所陶醉,必定觀賞片刻才趕路。而遊客慕名前來攬勝者,也必定到石門一覽其景,故人們美其銘曰:“石門迎客”。

石山奇觀 石山位於石門勝境內。該石山宛若巨型山石盆景。石山高30多米,方圓80餘平方米。山中怪石嶙峋,石身遍佈溶岩洞孔,大者如窯,可容納數人;小者若孔,僅可入拳。洞孔迂回曲折,幽深莫測。整座石山下大上小,以石為主,呈金字狀,故稱石山。山上古樹茂密,濃蔭匝地,野花競放,香氣襲人,古藤攀繞,異草叢生;山腰數間古刹掩影綠樹之間,更為石山平添了幾分神秘感。石山景致奇觀,美不勝收。

一樹三子 位於石山頂上。該樹是一棵奇特的大樹,春暖花開,夏秋結子。開花時分別開出三種花,結子時又分別結出三種子,故人們稱該樹為“一樹三子”。它緣何如此?其實該樹為“合三為一”的樹。先為二棵本地雜樹纏繞交錯一起生長,後又有一棵榕樹將它緊緊地包圍盤纏一起生長而成一巨樹。如今該樹高20余米,樹幹要二人合抱才能合攏,盤根錯節,枝繁葉茂,生長旺盛,遊客參觀該樹時無不稱奇。

蓮花石座 位於石山後半山腰處。石座直徑約1.4米,高1.2米,狀如蓮花,故稱蓮花石座。相傳慈悲為懷的觀世音菩薩常雲遊四海,瞭解民情,普濟眾生。一日,她雲遊到石門境地,發現這裡山青水秀,林茂石奇,特別是有塊像她常坐的蓮花石,於是撥開雲層,飄然而降,來到那塊蓮花石上坐下休息觀景,並詢問當地民情後,才又遠遊它方。後人在觀世音菩薩坐過的那塊蓮花石上塑了一尊觀世音菩薩神像,並立庵以祀。今庵稱慈雲庵。

劉三太廟 座落在石山右側。此廟建于清初,為紀念歌仙劉三姐而興建。廟通面寬9米,通進深13米,硬山頂,穿鬥式梁架結構。牆壁繪有精緻的工筆墨畫多幅。廟門前有較寬闊的空地,廟側一彎溪流繞廟而過,廟旁古樹枝繁葉茂,濃蔭蓋廟。該廟屬高州市(原信宜縣)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主編著入冊,可見它是高州市為數不多的古廟宇建築。馬貴鄉民緣何興建劉三太廟呢?相傳劉三姐曾到馬貴、古丁、深鎮等一帶傳歌,在馬貴石門村傳歌時,她與村民非常融洽,同吃同住同勞動。日落她荷鋤而歸,夜間她教村民唱歌,因而深受村民的愛戴。劉三姐病逝後,村民為紀念她,就在石門立廟塑像以祀。

浮碗石池 位於文昌塔閣右側的山溪裡。該池由幾塊花崗岩石圍壘而成。池水流動,清澈鑒人,掬水而飲,清涼甘甜。特別是石池會浮瓷碗。相傳仙人為幫助村民解決缺碗之需,特設置了這個浮石池,逢年過節,神日神誕,喜慶吉日,村民沒碗夠使用時,就可到石池前借碗,只要合掌閉目,口念“請借碗用”,隨即會從石池浮起個個瓷碗,故稱此池為浮碗池。人們借碗使用完後,必須如數歸還,不得欠缺。爾後浮碗石池被一個有借不還的人破壞了,從此石池尚存,但不再浮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