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打仗軍中斷糧後士兵吃什麼?有一種食物想想都難以下口

俗話說當兵吃糧,在古代的戰事中,糧草是一支軍隊能否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正如古代軍事上常說的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三國時期曹操在官渡之戰取得勝利後,正欲乘勝進兵,

因軍中斷糧,士氣低迷,一度打算退回許都。後來在得到許攸的情報後,奇襲烏巢,焚毀了袁紹的糧倉,才得以戰勝袁紹。諸葛亮七出岐山,多次因糧草問題無功而返,明朝名將李如松率軍援朝,抵禦日寇,也是焚毀日軍的糧倉後,才得以扭轉戰爭局勢,由此可見,糧草是關乎軍隊能否持久作戰,戰勝敵人的重要一環。

那麼古代士兵都吃什麼?在宋代以前,由於大米和小麥種植規模有限,產量很低,軍糧普遍以小米為主。小米之所以能成為主糧,一是因為小米在北方種植技術成熟,產量高,另外唐朝文獻說,小米可保存9年,而大米只能5年。實際上小米可以保存更長時間,隋朝滅亡20年後,留在長安的存糧還可以食用。

在宋朝之後,

大米和小麥開始大範圍推廣,產量提高後,逐漸超越了小米成為了百姓和軍中的主糧。一般部隊出征,朝廷都會為大軍提前預備足夠的糧草,但孫武曾說:兵者,詭道也。意思是戰爭會隨著時局的發展變的詭異莫測,不可預知。那麼如果軍中斷糧了,士兵吃什麼呢?

一般情況下有以下幾種選擇,其一,就地取材。如果軍隊仍有控制的地盤和機動能力,通常會劫掠當地百姓,比如董卓的西涼軍在董卓死後失去了糧食來源,四處搶劫百姓,明朝的關寧鐵騎在內地打擊農民軍時也把附近的富戶和百姓作為軍糧的來源。如果部隊實在無可搶掠,就只好以野果子,野菜等東西充饑,《三國志》中就記載:袁紹糧草被焚燒後,

部隊在河北以桑椹為食,袁術稱帝失敗後,軍隊被圍困缺糧少水,無奈在淮南捉河蚌為軍糧。

其二,宰掉牛馬為食物。馬是士兵作戰的工具,在古代戰爭中,騎兵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牛通常用來運送糧草,也是農耕時期的重要畜力。一般情況下,馬和牛是不能輕易殺掉的,

但在非常之時,為了絕地求生,部隊也只好犧牲掉牛馬牲畜來換取士兵的戰鬥力,因為一旦戰敗,留下的牛馬無疑是壯大了敵人。

其三,以犧牲的同伴或者無辜百姓為食。戰爭是無情的,在糧草斷盡,饑腸轆轆的困境裡,人們都會做出超越常理,甚至不可思議的事情。如長平之戰趙括被白起包圍後,其部就有自相殺食的事發生。唐朝張巡死守孤城時也發生此類事件。除了這些不得已的情況,還有些變態的將領,乾脆以人為軍糧,比如五胡十六國和唐末、宋朝、元朝時均有此類事件發生。不過以人肉為食,嚴重違背了道德和倫常,想想都是一件難以下口的事情。

甚至不可思議的事情。如長平之戰趙括被白起包圍後,其部就有自相殺食的事發生。唐朝張巡死守孤城時也發生此類事件。除了這些不得已的情況,還有些變態的將領,乾脆以人為軍糧,比如五胡十六國和唐末、宋朝、元朝時均有此類事件發生。不過以人肉為食,嚴重違背了道德和倫常,想想都是一件難以下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