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獨家】獲千萬級人民幣 Pre A 輪融資,關茶想成為國內“抹茶食品”的代名詞

36 氪獲悉,抹茶食品品牌“關茶”已完成千萬級人民幣 Pre A 輪融資,領投方未透露。去年 8 月,關茶曾獲得 300 萬元天使投資,資方峰瑞資本和李康林(天圖資本合夥人)在這一輪都進行了跟投。

關茶的成長,走的是典型互聯網消費升級品牌的路徑。首先,在切入點上,關茶選擇了在發達國家很成熟、在國內尚屬小眾,並且代表健康趨勢的抹茶市場。對這個定位,創始人小關的看法是,抹茶在國內確實需要市場教育。不過,抹茶其實就是頂級的綠茶通過覆蓋種植、蒸氣殺青和天然石磨物理研磨而成的細達微米的粉末,在中國這個飲茶大國有天然的文化基礎;而且日本、韓國、臺灣甚至美國市場上都已形成了以抹茶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品牌;從日本霜淇淋市場資料來看,

抹茶已成第三受歡迎的口味,僅次於巧克力和香草,這都反映出抹茶在中國的市場潛力。

其次,在產品方面,通過對原料、配方的探索和研發,做出品質高於市場水準,或市場上沒有的產品。這也是人們一直在討論的消費升級,即以輕微上漲的價格和顯著上漲的附加值,

把產品賣給年輕的中產階級。關茶的第一個 SKU 抹茶牛奶醬即是他們研發的新品類,由日本優質抹茶、澳洲牛奶、韓國幼砂糖等原料製成,進行了幾次 500 或 1000 瓶的閃購,每次都在 3 分鐘內售光,全年銷售 30000 瓶。

經過一年多,現在關茶有 5 個 SKU,增加了兩種口味的抹茶牛軋糖,抹茶拿鐵以及最近上線的抹茶生巧。擴展品類的邏輯是,以抹茶為中心覆蓋不同的食用場景。關茶擴品類的速度不快,

因為每款產品的研發週期長,約為三個月,抹茶原料均由團隊在日本尋訪茶園後直采,配方在開售之後仍會不斷改良。比如製作抹茶生巧時,配方經過 100 多次調整;其中的抹茶原料,來自他們在日本一座山頂上找到的茶園,茶葉比一般的茶更翠綠,並且有粽香。

當然,對於食品初創品牌,完成前面三步之後,還要邁過工業化生產這個門檻。這首先要求銷量達到一定規模,同時還涉及到和供應鏈上游的不斷磨合,去實現配方的穩定、產品的標準化。關茶的產品曾經來自中央廚房(有齊全的資質),在去年年底他們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只有抹茶牛奶醬仍在中央廚房手工製作)。在生產過程中,關茶會有一名工作人員長期在工廠做監督品控,

管理流程。談到 SKU 多樣,供應鏈會比較複雜的問題,小關回應說,管理供應鏈的成本確實比單品高,但是在未來擴品類時會與現在的 SKU 有關聯,減少邊際成本。

完成規模化生產後,關茶開始進入淘寶、天貓、 ENJOY、小紅書、下廚房、百度外賣等多個線上管道。他們也計畫在今年開始進行行銷推廣,包括跨界合作,定向投放等方式。

在健康飲食的趨勢下,健康和美味變得越來越能夠並存。36氪之前還報導過健康飲食品牌菇滋菇滋,MorningLab,三隻松鼠,燕麥小姐,果析,必優格,Tmoji。

——————————————————

36氪之前還報導過健康飲食品牌菇滋菇滋,MorningLab,三隻松鼠,燕麥小姐,果析,必優格,Tmo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