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基層黨建」雲霧鎮:以黨建為引領深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2016年以來,雲霧鎮堅持“黨建扶貧雙推進”, 將鎮內居住地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地理位置偏遠且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落後地區的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共涉及3個行政村11個自然寨的107戶449人。

易地扶貧搬遷為貧困群眾帶來了實惠,實現了“三保障”。截止2017年6月,該鎮107戶449人全部搬遷完畢。

為進一步落實搬遷群眾後續發展工作,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有保障”,雲霧鎮將搬遷後續發展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努力探索新思路,因地制宜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服務中心+社區黨支部+工會聯合會+社區管委會+就業協會”的服務模式,堅持科學統籌易地扶貧搬遷遷出點和遷入地資源,

積極探索“盤活三地、銜接三保、統籌三就、建好三所、用活三制”的“五個三”後續扶持服務機制,助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發展。

(圖為:雲霧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服務中心。)

在“盤活三地”方面,著力解決搬遷群眾的宅基地、耕地、林地的產權和產業保障。

一方面,配合農村工作局積極開展土地確權工作,確保搬遷戶能及時領取土地承包經營許可證。另一方面,積極與林業部門對接,依託全縣發展刺梨產業優勢,結合土地退耕還林或生態修復資金政策,落實好宅基地、耕地等刺梨產業種植,爭取讓搬遷戶在遷出點上有產業,遷入點上能就業,從根本上增加收入,擺脫貧困。

(圖為: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免費體檢。)

在“銜接三保”方面,整合各方資源,從高從優落實政策,著力抓好搬遷群眾遷出地到遷入地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的轉移銜接工作,織牢低保醫保養老安全保障網。截至目前,該鎮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醫療保險繳納實現全覆蓋,繳納率100%;養老保險辦理282人,

低保169人;並為每戶發放過渡時期臨時補助1500元。

(圖為:組織搬遷戶到企業開展技能培訓。)

在“統籌三就”方面,統籌遷出地和遷入地教育、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資源,保障搬遷群眾就讀有學校、患病有醫院、就業有崗位、創業有平臺。截至目前,

已實現大病救助1人、就近轉學37人,46家落戶雲霧鎮區企業提供就業崗位3000餘個。

(圖為:雲霧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服務中心及黨群工作室。)

在“建好三所”方面,該鎮平價超市已開張營業,10200余平米的綜合市場正式投入使用,並為部分搬遷戶劃分攤位5個,提供經營性場所;農耕場所方面,流傳13.6畝土地用於微田園,為45戶願意種地的搬遷戶提供農耕場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服務中心、社區警務室已入駐辦公,黨群工作室、老年活動室、少兒活動中心已完善設備並開放,為搬遷群眾提供公共服務場所的同時,更好地讓搬遷群眾在搬遷過渡期內儘快適應居民生活。

(圖為:陽光家園黨支部新當選支書作表態發言。)

在“用活三制”方面,該鎮立足集體經營機制、社區管理服務機制、群眾動員和組織機制,始終堅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易地扶貧搬遷最堅強、最有力的戰鬥堡壘,把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成精准扶貧‘攻堅拔寨’最精銳、最能戰的先鋒隊”放在重要位置。成立由13名黨員搬遷戶組成的陽光家園黨支部,把支部建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上,實現安置點党的工作全覆蓋。同時,將搬遷群眾集中管理、分類就業,組成了運輸組、鏟車吊車組、木工組、個體經營組、勞動服務男工組、勞動服務女工組等6個工作小組,抱團務工、打捆就業。從搬遷安置點建設到搬遷入住,再到後續服務,黨支部和黨員都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組織正能量。

(圖為:雲霧鎮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崗前培訓會。)

目前,已搬遷的107戶,均已實現每戶搬遷入住家庭就業1人以上。已簽訂“一申請兩協議”392戶1599人,其中貧困戶365戶1539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該鎮將繼續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有保障”的總體目標,採取“黨建+”管理模式,積極發揮社區居委會和管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充分整合脫貧攻堅各項政策,通過發展產業、鼓勵創業、增加就業,實現移民戶有業可就、勞有所得、業有所為,將易地扶貧搬遷這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轉載自“貴定黨建”

公眾號及時發佈“貴州最美茶鄉”建設最新動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醉美雲霧

Zuimeiyunwu

提供經營性場所;農耕場所方面,流傳13.6畝土地用於微田園,為45戶願意種地的搬遷戶提供農耕場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服務中心、社區警務室已入駐辦公,黨群工作室、老年活動室、少兒活動中心已完善設備並開放,為搬遷群眾提供公共服務場所的同時,更好地讓搬遷群眾在搬遷過渡期內儘快適應居民生活。

(圖為:陽光家園黨支部新當選支書作表態發言。)

在“用活三制”方面,該鎮立足集體經營機制、社區管理服務機制、群眾動員和組織機制,始終堅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易地扶貧搬遷最堅強、最有力的戰鬥堡壘,把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成精准扶貧‘攻堅拔寨’最精銳、最能戰的先鋒隊”放在重要位置。成立由13名黨員搬遷戶組成的陽光家園黨支部,把支部建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上,實現安置點党的工作全覆蓋。同時,將搬遷群眾集中管理、分類就業,組成了運輸組、鏟車吊車組、木工組、個體經營組、勞動服務男工組、勞動服務女工組等6個工作小組,抱團務工、打捆就業。從搬遷安置點建設到搬遷入住,再到後續服務,黨支部和黨員都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組織正能量。

(圖為:雲霧鎮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崗前培訓會。)

目前,已搬遷的107戶,均已實現每戶搬遷入住家庭就業1人以上。已簽訂“一申請兩協議”392戶1599人,其中貧困戶365戶1539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該鎮將繼續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有保障”的總體目標,採取“黨建+”管理模式,積極發揮社區居委會和管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充分整合脫貧攻堅各項政策,通過發展產業、鼓勵創業、增加就業,實現移民戶有業可就、勞有所得、業有所為,將易地扶貧搬遷這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轉載自“貴定黨建”

公眾號及時發佈“貴州最美茶鄉”建設最新動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醉美雲霧

Zuimeiyu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