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湘潭人文清勝:“60年前,毛主席送給我奶奶一根拐杖”

1957年3月,毛主席和親人在中南海合影。前排左一為文清勝的太奶奶、毛主席的表嫂,

後排右一為文清勝的奶奶劉媛英12月12日下午2點,54歲的文清勝提前來到韶山幹部教育學院,她是學院的訪談嘉賓。當天,一個外地來韶山的團隊要來聽她的訪談——《娘親舅大,人民最大》。

這個訪談,她每個月要講十來次。文清勝是毛主席外婆家的後人,是毛主席八舅文玉欽的玄孫女。她的母家,至今珍藏著毛主席親手送給她奶奶的一根拐杖。文清勝雖然沒有見過毛主席,

但是她知道毛主席從不給親人辦違反原則的事,也不會給親人送“豪華”的用品。她說,一根樸實耐用的拐杖,代表著毛主席對親人真摯的感情。

主席贈送拐杖

1957年春,毛主席給家鄉的親人寫信,邀請他們去北京。“我們這一房是毛主席的八舅家,我的太奶奶、奶奶和父親去了北京。”文清勝說。她的太奶奶,是毛主席八舅的兒媳,毛主席稱呼她表嫂。

“毛主席很關心親人,

喜歡聽他們講家鄉和農村的情況,”文清勝說,奶奶劉媛英比毛主席小一輩,父親文澤湘是毛主席的孫子輩。毛主席問父親讀了什麼書,在做什麼事情。當時19歲的父親有些靦腆,奶奶劉媛英告訴毛主席,這個孩子只念了一年私塾,沒有參加工作。“毛主席對我父親說:你很年輕,回去自己找個工作,可以去當兵,到部隊去鍛煉,去學習,並且要好好學習。”文清勝多次聽父親回憶當時毛主席說的話,
記得非常清楚。

在北京過了幾天,親人們要回韶山了,毛主席拿出一些衣物讓大家帶回去。當時才50出頭的劉媛英右眼幾近失明,行動不便,毛主席特意送了她一根拐杖。

這是一根刷了紅漆的彎頭木拐杖,很輕便,上面刻了“萬壽山”三個字。文清勝1963年出生,她說從記事起就看見奶奶拄著這根拐杖;老人家1977年去世,20年裡沒讓拐杖離身,十分珍愛。

“奶奶過世後,拐杖一直珍藏在家裡,

我們會把它當成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文清勝說。

謹記主席教導

毛主席的“講原則”,深深地影響了文清勝一家幾代人。

她的父親文澤湘當年從北京回來後就報名參軍,在部隊待了10多年,努力學文化、學業務,一直兢兢業業,從沒因為是毛主席的親人而提出任何要求。他後來被選派到公安學校進修,安排到廣州市公安局工作。

1973年,奶奶劉媛英年近七旬而且身體不太好,

父親調回韶山工作,曾擔任過韶山市公安局長。文清勝說,父親一直是兩袖清風,沒占過公家半點便宜,她兄弟姐妹4人,也從沒沾過光。

文清勝的姐姐,一直在農村務農。文清勝1980年高中畢業後,自己找臨時工做,7年後通過招工考試到印刷廠工作,1992年下崗。文清勝下崗時,父親還沒退休,但並沒有利用職務便利為她找關係再安排工作。

文清勝後來開過雜貨店、火鍋店,跑過班車,後來自學考了會計證。去年,韶山幹部教育學院成立,邀請文清勝當訪談嘉賓,她花了幾個月努力學習,一次次試講,通過層層選拔才成功應聘。

文清勝說,“我們始終記得毛主席的教導,始終告誡自己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跑過班車,後來自學考了會計證。去年,韶山幹部教育學院成立,邀請文清勝當訪談嘉賓,她花了幾個月努力學習,一次次試講,通過層層選拔才成功應聘。

文清勝說,“我們始終記得毛主席的教導,始終告誡自己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